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地方煤矿职业危害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华东、东北、华北、西南4个地区4个省市的1个地方国有集团公司、16个地方国有煤矿的调查,了解我国地方国有煤矿的职业危害现状.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抽取4个省市的1个地方国有集团公司16个地方国有煤矿,对其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职业危害监测、职业危害防护及健康监护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地方国有煤矿47.06%有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采煤工作面总尘浓度平均超标10.7倍,呼尘浓度平均超标4.6倍;职业健康监护岗前体检100%,离岗体检为0,专家抽检尘肺病检出率5.12%.结论 我国地方国有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尘肺病危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华东、东北、华北、西南4个地区4个省市的1个地方国有集团公司、16个地方国有煤矿的调查,了解我国地方国有煤矿的职业危害现状。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抽取4个省市的1个地方国有集团公司16个地方国有煤矿,对其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职业危害监测、职业危害防护及健康监护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地方国有煤矿47.06%有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采煤工作面总尘浓度平均超标10.7倍,呼尘浓度平均超标4.6倍;职业健康监护岗前体检100%,离岗体检为0,专家抽检尘肺病检出率5.12%。结论:我国地方国有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尘肺病危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石英粉尘所致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目前常见且危害最为严重的职业病,也是甘肃省危害最突出的职业病。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年6月27日,对某石英砂公司63名破碎工(均为农民轮换工)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职业史、内科检查、高仟伏X摄线胸片、肺功能检查等。其中检出尘肺病0 的4例,Ⅰ期(包括Ⅰ 期)8例,Ⅱ期11例。63名破碎工平均发病工龄为2.8年,发病最短的工龄为1年,最长的为5年。平均发病年龄31岁,23名肺部呈0 以上状况的破碎工发病最小的年龄仅23岁,其中有3例尘肺病Ⅰ期患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前首席专家李德鸿长期关注农民工尘肺病问题。近期,本刊独家约请李德鸿撰文,谈破解农民工尘肺病问题的症结所在。尘肺病一直是我国病人最多、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近年来,我国对保护劳动者健康、加强职业卫生,特別是在防治尘肺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11,(3):5-5
我国职业病形势严峻,职业危害防治监管工作时不我待。据2010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煤矿职业卫生情况调研结果,2010年,煤矿新增职业病4524人,其中新增尘肺病4476人,新增尘肺病死亡762人。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针对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缺乏的实际,为夯实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基础工作,普及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知识,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1月7日印发通知,将对全省煤矿职业危害管理人员、检测人员、从业人员分别开展不少于32学时、90学时和32学时的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将煤矿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教育培训,使煤矿企业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知法、守法、知防、会防,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全面夯实基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在各部门、各煤矿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11月9~10日,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暨全国煤矿尘肺病防治现场会在枣矿集团召开,会议推广典型煤矿企业加强职业危害和尘肺病防治好的做法,提高煤炭企业防尘、降尘和尘肺病防治水平。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  相似文献   

8.
郑君 《劳动保护》2012,(1):46-48
2011年11月30日~12月1 日,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暨全国煤矿尘肺病防治现场会在广西右江矿务局召开.会议总结了我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和煤矿尘肺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新进展,表彰了15家先进单位,8家煤矿企业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做法和经验,探讨提高煤矿尘肺病防治的综合措施.为全面了解我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取得的成效及推进措施,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监察局局长赵铁锤.  相似文献   

9.
<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矿尘肺病患者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左右,推进煤矿行业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必要且必须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职研所)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尘肺病诊断、尘肺病人的治疗方面有着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尘肺病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职业病,每年新增尘肺病病例一万例以上,其中煤炭行业尘肺病病例约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煤炭行业由尘肺病引发的矿工伤亡人数,远远高于各类工伤事故伤亡人数的总和。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我国煤矿企业多,从业人员数量大,职业危害严重,其中以粉尘危害最为突出。煤矿尘肺病不仅危及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煤矿尘肺病现状堪忧,尘肺病发病病例不降反升,分布更加广泛,矿工检查诊断和求治不及时,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煤矿尘肺病现状,从管理、技术、资金以及法律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导致如今现状的原因,最后针对各方面原因提出了煤炭行业尘肺病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煤炭企业粉尘控制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择具有粉尘危害的5个煤炭企业作为研究现场;调查对象包括企业负责人、接尘人员、职业病防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粉尘监测人员。调查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粉尘防治的制度和措施,接尘工人对粉尘防治知识的知信行等。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定性访谈和查阅档案等方式。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以SAS 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随着诊断年代的推移,新发尘肺病例Ⅰ期所占比例呈逐渐增大趋势。各类人员对粉尘危害及其可预防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对基本防尘措施认识程度高;对国家相关法规认识程度低。在所调查的478名接尘人员中,只有59.4%的人知道发过宣传材料。接尘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为72.6%,而且每次都使用者不到总人数的1/2,防护用品的舒适性差是其不使用的主要原因。企业中仍有18.8%的职工没做过岗前体检。所调查的五个煤矿防尘设施较为完备,运转情况基本良好,但防尘效果一般。粉尘浓度监测工作开展不规范,企业粉尘管理工作不完善,存在粉尘危害及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职业健康体检体系不健全、防尘措施不到位、粉尘浓度监测可能存在漏洞等问题,在粉尘管理方面仍需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防止煤矿工人吸入过量粉尘而导致职业性尘肺病,基于Keras框架利用YOLOv4 (you only look once)目标检测算法对井下人员佩戴防尘口罩情况进行高精度且快速的检测与识别,并与MTCNN(Multi-task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和FaceNet构成的人脸识别算法相结合,进行煤矿工人口罩佩戴监测的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对井下人员口罩佩戴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识别已佩戴口罩的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平均精度达到92.78%,识别未佩戴防尘口罩检测的平均精度为91.63%,与其他主流算法相比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检测效果。研究结果为预防煤矿工人职业性尘肺病提供1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金龙哲 《安全》2020,(1):1-6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作业场所粉尘职业危害问题,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践行《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本文采用资料分析、问卷调查、政策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与梳理了我国作业场所的粉尘职业危害现状、尘肺病发病的主要特征、粉尘防控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分析与研究,提出加大防尘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力度、加强粉尘防治重点科技攻关、提高粉尘防治信息化水平以及职业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等粉尘危害防控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煤矿井下工人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采用特征化分析和货币化法,提出煤矿井下不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风险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井下主要作业场所进行划分,收集各作业场所粉尘、噪声和热环境的清单数据,进行特征化分析,将粉尘、噪声和热环境对工人的健康风险影响量化,最后进行货币化,使评价结果赋予经济意义。结果表明:平煤某矿的职业健康风险为715.47万元,主要作业场所职业健康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回采、掘进、煤仓口、锚喷作业点和胶带运输转载,评价结果可为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我国群发性职业损害,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对国内近30年文献记载的77个典型职业健康损害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群发性尘肺病主要集中于金属矿山、煤矿行业中小微型用人单位;群发性职业中毒多发生在电池制造、化工、鞋和箱包制造等用人单位。在典型案例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有效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呼吸性煤尘与尘肺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6个煤矿3082名煤尘接尘工人,其中包括51名尘肺患者接尘资料,首先通过比例换算法,按总煤尘EIC/TWA为1.5、总煤尘TWA/呼吸性煤尘TWA为3.82,将总煤尘EIC转换为呼吸性煤尘TWA;再用寿命表法分析累计接尘量与尘肺发病的剂量-反应关系,得到回归方程logit=5.714lgd-18.902(r=0.939),采用区间估计法,得接尘30年尘肺累计发病率为1%时,呼吸性煤尘TWA为6.52mg/m3,对估算结果取1.2的安全系数,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限值为5mg/m3。  相似文献   

17.
根据煤矿井下粉尘的特性及其危害和对井下空气污染的状况,提出针对井下各产尘源的治理措施和治理方法,通过对粉尘污染的治理,改善煤矿工人的作业环境,实现清洁生产,降低矿工职业病发病率和事故率,提高煤矿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生产性粉尘是我国作业场所最普遍且严重威胁劳动者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接触生产性粉尘引发的尘肺病是我国发病最高的职业病。为控制尘肺病的发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依据,我国已经进行了大量配套职业卫生标准的研制工作,同时,在生产粉尘健康危害评价、接尘人群的健康监护和呼吸防护用品研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要达到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矽肺病目标,我们的尘肺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不同接尘经历劳动者的尘肺病风险,提出一种尘肺病风险评估方法.先进行粉尘种类识别、工作场所粉尘接触评估、劳动者累积接尘量评估,并确定粉尘与尘肺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进而将劳动者累积患病率的现值和增量值作为尘肺病风险评估指标,评估劳动者当前尘肺病风险、继续接尘后尘肺病风险、尘肺病风险增量、尘肺病风险增长率;最后以...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和职业健康水平,降低煤尘尘肺病等职业病危害,快速且准确判断不同抑尘剂的抑尘效果,研究煤尘抑制剂的固化层厚度、抗风蚀特性、单轴抗压强度(UCS)、贯穿阻力等常用性能评价指标,通过各评价指标的试验方法、不同影响因素下性能差异分析各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固化层厚度、抗风蚀特性、UCS评价指标来判断煤尘抑制效果较差,贯穿阻力能较好地判断煤尘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