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青道路景观配置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常见的3种道路景观植物——石楠(阔叶类植物)、小叶黄杨(中等叶子类植物)和雪松(针叶类植物),研究常青道路植物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结果表明:(1)在相同排列条件下,3种植物的降噪能力依次为石楠>小叶黄杨>雪松。对单一植物种,植物间交叉排列的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比平行排列好。(2)不同种类植物对噪声的插入损失峰值所处的频段不同。针叶类植物对低频(<500Hz)噪声有很好的衰减效果,阔叶类植物对高频(>2 000Hz)噪声有很好的衰减效果,中等叶子类植物对中频(500~2 000Hz)噪声有很好的衰减效果。(3)选择针叶类植物和较大冠幅的阔叶类植物搭配种植,如雪松和石楠,可有效地提高绿化带对各频段的交通噪声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选择主要铁路干线经过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城市,通过大量的铁路噪声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理论计算,研究铁路噪声特点及其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规律;确定铁路两侧过渡带区域范围,提出过渡带区域噪声环境标准,指导环保部门对铁路两侧区域的环境管理和功能区的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系统的构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基于GIS技术开发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系统的构架与实现.该系统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噪声数据库设计、噪声数据管理、交通噪声的模拟和交通噪声影响统计.系统采用了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对城市噪声环境进行管理和模拟.从实例结果分析可见,模拟结果能达到实际使用的要求.该系统能为城市规划、城市环境评价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内环路交通噪声模拟与降噪措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车辆噪声排放模型,考虑距离衰减及声屏障的遮挡作用,建立了高架道路交通噪声模拟模型,计算了广州市内环路的交通噪声分布,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了内环路的交通噪声地图。同时,以环市东路路段为例,评估了限速、限行及加装声屏障等降噪措施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1)内环路昼间的噪声污染较严重,靠近道路的第1排建筑物大部分处于65~70dB的噪声环境之下,面对路面的建筑物的开窗位置,噪声达到70~75dB。噪声较严重的地区为环市东路路段、火车站路段、中山一路路段、南岸路路段、环市西路路段等,这些地区都可能成为内环路噪声投诉事件的高发地区。相同地区的噪声在夜间下降了一个级别,能够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的限值要求(55dB)。(2)加装声屏障的措施,能够在不影响现有路面行车状态的情况下达到降噪要求,是比较推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室声环境的主观反应及烦恼度阈限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测和问卷调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调查对象对教室声环境主观反应的所有信息,得出了在教室学习时的烦恼度阈值为49.2dB,并和国家标准值进行了比较。同时还采用了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Ridit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所得烦恼度阈值的合理性,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人们对噪声的主观反应,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心理物理法计算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在夏冬两季监测柳州市柳长路绿化带的噪声值,分析全乔型、乔灌结合型、全灌型3种标准配置方式的典型绿化带降噪效果季节差异。结果表明:各类型绿化林带对城郊公路的交通噪声都有一定的降噪效果,能达到标准要求,但不同配置方式降噪效果不同;从夏冬两季绿化林带降噪效果分析,整体上夏季的降噪效果强于冬季,全灌木型夏冬季的降噪效果接近,乔灌结合型夏冬季降噪值差值为2.24~3.16 d B,全乔木型差异最明显,夏季降噪量比冬季大3.84 d B;在30 m绿化带范围内,0~10 m处可以得到很稳定的降噪量。  相似文献   

7.
固体声在建筑物内的衰减、反射和透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声波在建筑物内传播会产生衰减、反射和透射。文中对居民楼内的固体传声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建筑物内固体声传播过程中存在扩散衰减、结构突变衰减和阻尼损失衰减。同时,固体声波在墙体或楼板内反射使声能密度大大增加;固体声在传播过程中会向空气中透射,使得居民室内产生结构噪声污染。文中对某小区变压器房结构噪声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预测了变压器房上方室内的结构噪声级,计算结果表明,当设备基础上振动级达到90 dB时,二楼居民室内的结构噪声级可达到41.3 dB,这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较为吻合,说明理论分析和预测计算基本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在试油测试期间,燃烧器喷射和燃烧产生的噪声会对人员和坏境造成较大的危害,故有必要对燃烧过程中噪声预测展开研究,其结果对于评估平台燃烧噪声危害、优化作业设计及进一步采取降噪措施有重要意义。结合测试燃烧器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声学计算模式。基于经典燃烧噪声理论及流体动力学噪声的Lighthill理论,通过相似准则的量纲分析方法推导出喷射及燃烧噪声计算公式,并通过声波叠加原理得到声源噪声。同时考虑指向性、扩散衰减、空气吸收、水喷淋消音等减噪因素建立测试燃烧器的噪声计算模型。结合测试燃烧器高压喷射的湍流及多相流特点开展CFD数值模拟计算,数值模拟计算噪声声压级结果与噪音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通过该噪声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及某西方公司软件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该计算模型可以较好的应用于测试燃烧器噪声预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我国长期以来使用的两种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即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模型和德国RLS90模型的预测精确性,通过理论分析,比较了RLS90分段模型、RLS90长直线模型、FHWA模型的差异,并通过实际测量值对3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RLS90模型在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中略优于FHWA模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交通流的运行特性,根据能量叠加原理建立了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以下简称信号控制路口模型)。将实测交通噪声数据分别与信号控制路口模型的预测值及只考虑车辆匀速行驶的长直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信号控制路口模型更能正确反映路口实际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最后利用该模型对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附近的交通噪声分布进行计算,得到了噪声空间分布的若干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简称交通噪声)日趋严重。交通噪声已是现代城市中最主要的噪声源。七十年代以来,在交通噪声预报理论和车流的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上取得不少进展。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针对发达的大中城市,对于小城市交通噪声的研究很少涉及。如我国1979年开始对城市交通噪声进行调查,但只限于大城市。截止1989年底,我国共设市450个,其中县级市262个,占百分之五十八,且大多是近几年设置的。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这些城市的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声源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主要类型、基本特性、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预测及测量分析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总结比较,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主要成就和局限;最后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的噪声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路的建设,对改善南京交通状况、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地铁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城市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从施工期的城市景观、大气污染、噪声与振动、水土流失等,与运营期的改善交通、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一号线南延工程对城市生态环境正、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符合广东省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在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FHWA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原理,引入等效车流量等概念建立了理论噪声预测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市政路和高速路的交通噪声实测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广东省交通噪声预测统计模型。经验证,在广东省交通噪声预测评价中该模型预测精度非常高。该研究思路与方法值得在全国各地区处理交通噪声环境问题的工作中加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情况,以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噪声预测模型为主,各国相继开发了基于当地实际情况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中国也以导则和规范等形式相继发布了各种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中国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用得较多的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推荐的噪声预测模型,此外也有部分评价工作采用了德国的Cadna A软件。通过对比分析,HJ 2.4—2009的衰减及修正因素在综合考虑FH-WA噪声预测模型及JTG B03—2006基础上更加全面,而JTG B03—2006和Cadna A软件在源强和车速确定方面则均较成熟。有必要根据区域道路特点,选择适合特征区域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合理修正,最终形成一些可供区域参考的统一的模型修正参数,积极推动中国的声环境评价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借助多功能动态生理检测仪、现场道路交通噪声信号采集系统及室内道路交通噪声信号回放系统等精密仪器设备,研究了道路交通噪声对人体心电的短时影响,并运用统计学、时间序列理论对噪声影响心电指标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解释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人体心电指标规律及确定噪声安全阈值的理论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噪声声压级对心电低频(LF)、高频(HF)之比(LF/HF)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系数衰减速率影响不同,声压级越高,LF/HF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系数衰减到0.500时的速率越慢,经历的延迟期越长;当道路交通噪声超过43dB时,有可能对人体心电状态造成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TOXI模型是美国环保局的WASP(水质分析模拟程序)中的一部分。由于该模型考虑了污染物质在河流中溶解态,颗粒态和底泥态的分布关系,对于模拟重金属在河流中的浓度变化效果较好。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应对重金属浓度的衰减变化特性进行研究,本文重点讨论的是重金属在河流中迁移转化的过程,并如何将这一过程用数学公式来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预测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实际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各种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验证各预测方式与实测值之间的相符性,通过对选取的高速公路和市政快速公路采用各种预测模型计算比较,并用实际监测值对各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不同的预测方式会造成预测结果之间昼间4~9 dB、夜间5~10 dB的差异,采用2006版规范计算车速和单车噪声源强,距离衰减考虑车流量大小的预测方式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
根据道路交通现状与规划情况,通过分析,简化运用FHWA和灰色GM(1,1)模型,对徐州市2005年的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情况进行定量预测,并对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徐州市声环境质量保护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也为其它城镇预测交通噪声提供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岭土制备 PAS的研究尹荔松 周克省 周良玉 孔德明(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 10 0 83 )研究了以高岭土为原料 ,制备净水剂聚合硫酸铝 ( PAS)的方法和工艺。结果表明 ,高岭土经过 70 0℃高温煅烧 1h,再酸浸 ,氧化铝的析出率达到 92 .1%。在高岭土制备聚合硫酸铝的工艺中 ,用氨水调整聚合硫酸铝的盐基度 ,得到盐基度的上升与氨水的添加量成正比。关键词 :高岭土 ,聚合硫酸铝 ,净水剂绿化带对公路交通噪声衰减的效果研究丁亚超 周敬宣 李 恒(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 3 0 0 74 )通过对 8处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