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由一例起重机事故,提出了应特别关注起重机起升机构高速轴制动器的安全设计与使用的观点.通过分析起重机作业方式和事故的特点,指出制动器的设计仅由制动力矩单一指标控制,不能满足起重机的工作要求;制动器的安全使用要注重制动器的结构选用、调整及维修更换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得出制动器是起重机这种高危险的特种设备的重要主成部分,制动器的安全设计和使用是实现起重机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检测电梯制动器制动响应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存储记录仪的两个测量通道同时检测制动器断电信号和制动器微动开关动作信号,通过比较两个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得电梯制动器的制动响应时间。本文对电梯制动器制动响应时间专项抽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用电梯存在制动响应时间超标的情况,且制动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部件,其制动响应时间远小于不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部件的制动器。  相似文献   

3.
<正>早期国产的施工升降机在安全装置、设计理念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足,从而造成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的频繁发生。因此,如何预防并有效控制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的发生,对减少人员和设备财产损失促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造成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1.1驱动装置的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安全系数太小制动器是保证吊笼准确、可靠和安全停靠楼层定位的装置。一般采用的大致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标准的JWZ200型的块式制动器,其制动力矩为160N·m。属成熟产品,但其有外形尺寸大,制动块易磨损的缺点,检验中发现采用块式制动器的施工升降机。由于常年得不到维护和保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某款电梯曳引机为例,建立了电梯制动器的三维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然后对其制动力矩以及可能存在缺陷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电梯制动器检验的关注点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电梯制动安全系数的新概念,得到了六条结论,为检验方法和检规的修订,以及检验和维保人员对电梯制动器性能的判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梯制动器一般由线圈、铁芯、制动推杆、制动臂、制动带、制动轮、制动弹簧、制动器底座等组成,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应分为两组装设,以避免一组部件失效时引起另一组失效从而引发事故。当然,制动器必须要有足够的制动力矩,以保证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向下时,操作制动器应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  相似文献   

6.
电磁制动器是一种新开发的新型车用制动器,保证制动性能并对该制动器的关键部件电磁体进行优化设计十分重要。通过分析车辆制动过程中电磁制动器的工作机理,得到电磁体的受力与磨损状况,提出并设计了非轴对称准椭圆形电磁体磁路,采用Ansoft3D电磁场软件计算电磁力和磁密,选取合理磁密制作了样品。由仿真计算和试验表明,制动时工作平稳,磨损均匀,满足了特定制动器制动力及制动安全的要求,为开发不同型号的新型电磁制动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1、提升机制动装置的用途 提升机在矿井中担负着提升煤炭、矸石.升降人员和设备、运送材料及工具等任务.它是沟通矿井地面与井下的运输设备,是矿井的重要设备之一.而矿井提升机的制动和安全保护装置是提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提升机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因此对提升机的制动器和安全保护装置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强机房管理,为操作人员创造一个更好的更安全的工作环境.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的用途是:  相似文献   

8.
针对连续长下坡汽车王制动器失效的现象,研究了在排气制动下汽车下坡制动失效的坡长临界值问题.根据汽车主制动器制动毂温升模型,推导出在山区不同长纵坡路段,排气制动下汽车主制动器制动失效的坡长临界值,提出r伍5%、6%坡道上,采取Ⅳ档排气制动时,维持40km/h的安全稳定车速,主制动器制动失效的坡长临界值分别为3072m和1929 m,为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电梯制动器是电梯重要的安全部件,因电梯制动性能不足,而造成的电梯事故屡有发生。但电梯制动器制动力并不是决定电梯制动性能的唯一因素,本文依据标准对电梯制动器制动性能的要求,通过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对影响电梯制动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矿井提升机制动系统的制动器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仿真对其进行模拟。首先,对制动器的闸瓦位移和油压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出位移-时间和油压-时间图,通过对系统的仿真可以直观地了解系统的工作性能,比如改变参数后系统的输出与实际是否相符,以使系统达到最优。仿真模拟的重点是模拟制动器的工作过程,当设定仿真参数与实际制动系统的参数相同时,检查仿真输出是否由于实际的输出一致,从而可以更有利于系统的改进和完善;同时在测试曲线中可以得到制动盘的偏摆、空动时间、闸瓦间隙等参数,这些都是影响制动器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制动系统性能测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电梯制动器制动力不足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这凸显了在电梯检验中制动器制动能力验证的重要性。在电梯定期检验中需进行空载上行制动试验,通过制动距离或减速度评判电梯的制动能力。本文介绍了一种曳引驱动电梯上行制动试验装置,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来测量空载轿厢上行制动过程中移动的距离,然后参照电梯轿厢空载上行制动距离的合理范围,对电梯制动能力进行评价,相比传统钢丝绳划标线法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现有起重机制动下滑量几种主要的测量方法,从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角度分析了现有测量方法的特点和不足;介绍了加速度计用于机械工程测量的力学原理,分析了起重机起升机构下降过程中制动器介入的各阶段情况,研究了将加速度计应用于起重机制动下滑量测量的实现过程,对加速度采集的信号进行数学建模,阐述了加速度计用于起重机制动下滑量测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1、提升机制动装置的用途 提升机在矿井中担负着提升煤炭、矸石。升降人员和设备、运送材料及工具等任务。它是沟通矿井地面与井下的运输设备,是矿井的重要设备之一。而矿井提升机的制动和安全保护装置是提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提升机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因此对提升机的制动器和安全保护装置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强机房管理,为操作人员创造一个更好的更安全的工作环境。矿井提升机制动装置的用途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电梯制动器的两种新的二次制动模式:异步制动和分时制动。二次制动模式与一次制动模式用的是同样制动器,只是控制方法不同。异步制动和分时制动能将制动器的制动和制动器的二次保护有机融为一体,既能提高制动器的可靠性,又能实现制动器的二次保护。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汽车制动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制动性能检测指标,及现有的制动性能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动态检测系统的设计构想,并在理论上建立了汽车在该系统下制动时的动力学模型,用Matlab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进一步说明在进行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时应检测汽车的动态轴重而非静态轴重,为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起重机制动器装在高低速轴上的制动转矩参数分别进行计算探讨,得出两种工况下不同的计算推导公式,对制动器的设计及检验给出了一定的评判标准,从而对制动器合理的进行选择与检测。  相似文献   

17.
矿井提升机盘闸制动系统工作状态监控与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分析矿井提升机盘式制动系统故障原因,包括机械故障、摩擦系数故障、液压故障等,提出矿井提升机盘闸制动系统的故障树,并给出了系统状态计算机测控系统方案。采用现代检测与计算机技术,对盘闸制动系统的主要故障进行综合检测;对摩擦系数进行间接检测;研究成果,为故障报警与控制提供了保障,报警与控制结合,提高了提升机盘闸制动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制动器机械部件是制动器的执行机构,直接影响着制动器最终输出的制动力矩,关乎着设备本体、乘用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本文结合两起事故案例,深入剖析制动器机械部件存在的风险,如机械部件冗余度不足、运动部件非正常磨损等。针对以上风险开展对策研究,进一步落实维保单位的电梯性能安全的主体责任,从而避免伤害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矿井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一种基于LabVIEW的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在线监测装置,将LabVIEW和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相结合,充分利用LabVIEW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检测液压制动系统的状态参数,分析评价设备工况;并利用新型碟簧座传感器,建立制动正压力和应变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液压站和制动器的故障参数,采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诊断液压制动故障,实现对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的安全预警。结果表明:该矿井提升机液压制动系统在线监测装置通过8个功能模块的实时监控,利用液压系统故障树能够系统实时诊断故障,对于保证矿井提升机的安全和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列举了一起典型的电梯制动器失效事故并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查分析,最终发现该起事故主要原因为一个接触器触点位置偏移导致制动器闸瓦磨损较大从而制动力矩严重不足产生轿厢滑移。该事故最终导致一名乘客死亡,本文通过详尽的现场说明以及原理分析完好的还原了事故全貌,对于今后的电梯维保以及事故调查均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