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沈阳市地表水环境特征及水质达标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地表水变化趋势,提出了实现地表水持续稳定达标的技术路径,要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达标,必须采取优化经济结构及布局,持续推进污水集中控制,强化污染源治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河流生态环境质量和水体自净能力,强化水环境政策制度建设及环境监管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沈阳市地表水水质现状及实现功能区达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实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的阶段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7,(9)
正广东空气质量虽总体连续两年达标,但面对复杂的天气形势和巨大的减排压力,如何确保实现国家要求"全面稳定达标,为全国大气治理树立标杆"的目标,切实打好蓝天保卫战?经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及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强化方案》)。《强化方案》在落实国家《大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蔷薇湖净水型人工湿地运行监测,分析了湿地在2017年3月-2018年10月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蔷薇湖净水型人工湿地运行总体情况良好,CODMn、NH3-N、TN、TP出水稳定达标,出水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标准,实现了对饮用水水源的有效净化。四季运行中,TN平均去除率均在60%以上,温度变化尚未影响去除效果。蔷薇湖净水型人工湿地中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使得TN去除率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5.
新乡市5条河流都没有新鲜地表径流,本文从控制排放总量、提高处理效率、增强调水能力、形成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举措,旨在改善地表水质量、确保出境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6.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和水质保护目标,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确定为超标项目。  相似文献   

7.
以西安市地表水环境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各河流常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的分析,指出西安市地表水水质变化规律及存在问题,提出防治对策.并通过各河流入渭口COD及氨氮浓度与标准浓度比对,测算出西安地区各河流主要断面功能区达标的目标减排量,其中,COD需削减2.977 7万吨,氨氮需削减0.664 9万吨.西安市在2012年-2015年通过实施全面减排,COD将削减纯量1.512 6万吨,氨氮将削减纯量0.248 2万吨,分别占地表水体功能区达标需削减量的51%及37%,因此本文预测至2015年西安市地表水体环境将得到整体改善.  相似文献   

8.
事件     
《环境》2018,(9)
正2018年上半年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城市名单公布8月23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18年上半年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城市名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2018年上半年,共有39个地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难度较大。其中,广东省达标滞后的是广州市、揭阳市及深圳市。《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生效一周年2018年8月16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生效一周年,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了交流会并指出,中国政府积极参与汞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南玉溪东风水库多年常规监测资料分析,结合调研成果,评估流域水环境风险及影响因子,并提出对策措施。结果表明,东风水库面临较大水质污染、水生态破坏等风险影响,主要风险来源于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且发展方式粗放,各类污染源排放量持续增加,水库水源补给单一,库区水质难以稳定达标,入库河流水质状况较差,流域生态破坏突出。主要对策措施为强化水资源保护,提升水污染防治力度,实施流域生态修复,完善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39个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9个地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74.6834亿元据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年1—7月,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共罚没款74.6834亿元。15987人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大检察官研讨班透露,2018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犯罪15987人。  相似文献   

11.
将辖区内各县市地表水出境断面责任目标与财政挂钩,通过财政渠道促进地方政府的环保工作力度与积极性,确保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首创了地表水责任目标与财政挂钩的经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自动化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环境管理中日益体现出快速便捷、信息量大、代表性强的优势。近十年,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各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强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创新运维模式、加强数据质控管理,确保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等,为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政府环保责任目标考核、流域生态补偿、总量减排、监控预警等环境管理工作发挥着El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顺市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抚顺市地表水系和水域功能区划的分布情况,采用了定额达标分配、治理费用最小,及按现有排污总量进行达标分配的方法对水污染物进行总量分配,从而对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水体污染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我国PM2.5浓度分阶段改善目标情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晋瑜  燕丽  王彦超  雷宇  汪旭颖 《环境科学》2019,40(5):2036-2042
分析了部分发达国家、地区PM_(2. 5)改善经验和我国74个重点城市2013~2016年PM_(2. 5)年均浓度的改善情况,得出不同浓度区间城市所能达到的PM_(2. 5)年均浓度降幅,并据此设计了我国城市PM_(2. 5)浓度改善情景,通过自下而上的计算方法,测算了全国城市、31个省(区、市)及重点区域的PM_(2. 5)浓度分阶段改善目标.结果表明,在2种情景下我国PM_(2. 5)年均浓度均将在2025年前实现达标,在2030年下降到30μg·m~(-3)以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2030年实现达标;长三角地区在2025年达标,2030年区域内城市实现全面达标.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基准年PM_(2. 5)年均浓度高,在2030年实现达标的压力较大;在重点区域强化情景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30年仍有接近40%的城市PM_(2. 5)浓度超标,应持续加大重污染地区PM_(2. 5)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以推进PM_(2. 5)浓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黔东南州凯里市“十三五”期间水源地水质数据,确定出地表水型水源地中影响水质不能稳定达到Ⅱ类水质的污染因子为总磷,影响地下水水源地不能稳定达到Ⅱ类水质的因子主要为硝酸盐等6个污染因子。经分析,总磷和氨氮等指标呈逐年向好趋势,预计随着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将能实现地表水型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质以上,地下水型水源地因污染因子类型广泛,且硝酸盐类污染因子不呈逐年向好趋势,预计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将持续在Ⅱ类与Ⅲ类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16.
正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娟)昨日的市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以下简称《强化方案》),提出14项强化措施,以断面首要污染物氨氮减排为重要目标,努力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高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方案明确提出,流溪河、白坭河和东江北干流等重点河流的一级支流水质2018年消除劣Ⅴ类,2019年基本达到Ⅳ类,2020年稳定达到Ⅳ类。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广  相似文献   

17.
环保部8月10日对外发布消息说,要推行更严厉的执法手段确保今年年底实现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主要指标达标。在过去5年,国家环保总局为遏制我国违法排污的高发势头,曾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万人次,检查企业300多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2余万家次,取缔关闭违法排污企业2万多家。  相似文献   

18.
平顶山矿务局近几年来,强化环境管理,努力改善矿区的环境质量,全面完成了各项环保任务,为煤矿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了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环保考核指标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ArcGIS Engine(组件式GIS)技术,利用VB结合ArcGIS Engine开发"城市地表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并对系统目标、结构、数据库的建立、主要功能以及水质模型与GIS的集成方式和具体实现做了阐述.该系统将组件式GIS技术与水质模型相结合,为城市地表水环境评价管理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数字化工具,对于控制城市地表水环境污染、改善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成都市江安河武侯区段2010年11月-2011年3月的水质监测数据,结合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四川省实际确定水体中各污染物因子的本底浓度对该区段污水处理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污染经济损失模型计算COD、BOD5、NH3-N、TP、SS和硫化物对水经济价值的损失率,然后在讨论COD、NH3-N、TP和硫化物减排情况的基础上计算了各种污染指标减排至达标后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江安河武侯区段水体污染的综合污染损失率高达99.99%,如果各种污染物减排达标至IV类标准产生的环境经济效益14 912万元人民币/a,而减排达标至III类标准产生的环境经济效益更是高达15 786万元人民币/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