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日常监测中,实验人员素质、设施和环境、方法选择、采样布点、样品采取保存和运输、监测方法、试剂、分析过程、数据处理报告等因素都会影响监测结果质量,除强化以上各项资源配置以外,必须采取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手段来强化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本文结合实际监测情况,选择利用实验室内部质控手段包括质控样监测、标液期间核查、人员与仪器对比、加标回收等方法确保实验监测数据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包括环境监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措施,实验室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将分析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度内,以保证数据(检验结果)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达到要求的质量。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精密度偏性实验(AQC实验)是对一组样品的连续多日测试,将所得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检查试验是否存在影响测试结果的偏性,其目的是确定实验室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是环境监测实验员培训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统一规范环境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工作,分析了环境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对象、主要内容、核查方法,提出了具体实施流程和结果处理方法.应加快期间核查相关标准的制定,以便统一规范环境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和要求,及时评价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增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依思 《环境》2011,(Z1):19+24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实验室中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内部实施质量管理的基本手段,它主要包含有对监测人员素质、实验设备与环境、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监测样品、检验和校准样品的处置、检测和校准结果的质量保证等方面的质量管理要求,以保证我们水质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应当如何改进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完善实验室中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本文将尝试从前期保证、过程控制和数据保证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环境实验室对标准物质期间的核查问题,文章阐述了环境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的具体定义。此外,还结合进行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详细的分析了具体的核查方法。其目的是为相关行业的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环境实验与检测中心主要从事水、气、土壤、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环境样品的采集和测试分析,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研究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和噪声等环境质量调查以及相关的技术咨询。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及辅助用房约600m2,现场采样监测设备、实验室前处理及分析设备共计200余台(套)。其中主要大型仪  相似文献   

7.
完善的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措施,是一种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学管理实验室的有效措施。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质监测的质量,为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做保障。现阶段,我国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主要从采样点位置、实验样品的采集和运输、样品存储、实验室分析及分析结果的报告等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个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证水质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随着技术发展及分析化学等理论基础学科的进步,我国卫生理化检验水平不断提高,实验项目质量不断优化,更好满足了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需求。然而卫生理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为确保实验项目数据的准确、客观及科学性,必须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严格环境、人员、设备、报告、评价及制度标准管理,以便为卫监工作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9.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占有重要比重,环境监督检查的质量的评判环境工作的主要标准之一。根据目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控的具体状况可知,不但监测过程出现不足,并且环境监测出现监测度不够与结果精确度不高的情况,促使当前环境监测隐藏很多问题。在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控的标准,提升环境监测实验室质控方法的有效性和具体性,是有助于增强环境监测质控水平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依据环境监测实验室质控的内容、规则及主要方法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因其测量方便快速,结果稳定,数据准确,干扰少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地表水、地下水及生活污水的监测中。根据《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HJ 506-2009)标准10.2线性检查章节要求,新仪器投入使用前、更换电极或电解液以后,应检查仪器的线性,一般每隔2个月进行一次线性检查。由于标准并未明确线性核查应该采取何种检验模型进行判断,导致监测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理解偏差,影响核查效果。因此本文通过对几种线性检查模型的效果进行比对分析,希望选出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使用Lachat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四个常规项目总磷、总氮、挥发酚和总氰来介绍兀A技术在水质分析领域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各项目的标样测定值均在保证值范围之内,相对标准偏差在0.2%-3.7%之间。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较好,加标回收率在91%-102%之间,满足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灰色聚类关联评估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方法是环境质量评价理论的核心,水质评价是水环境容量计算和水资源系统规划管鲤的基础,有其独特的重要性。文章以沱江内江段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应用实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聚类关联评估法对其水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计算污染物的权重,构造改进的白化函数,进一步计算出灰色关联度,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通过理论阐述与计算,得出评定结果:沱江内江段水质等级为Ⅱ类。  相似文献   

13.
文章报道了利用一种新型的环境矿物材料一羟基磷灰石处理实验室高浓度铅、镉污水的方法,该方法与《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中的消石灰处理法相比具有去除速度快、经济有效、无二次污染、安全环保等显著优点。本文还采用消石灰处理法对一次处理后的废水的上清液进行二次处理,这样能使实验室含高浓度的铅、镉废水,在处理后达到地表水三级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对固体废物浸出液中挥发性有机物顶空前处理条件、气相色谱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固体废物浸出液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顶空前处理条件和气相色谱分离条件,分析了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及回收率等质量控制参数。在最佳条件下,方法检出限为0.57~10 g/L(以10 ml样品计),精密度为0.5%~9.9%,回收率为89.2%~110%。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应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GB/T16489-1996)测定废水硫化物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为硫化物标准溶液、标准曲线拟合、随机效应、分光光度计和取样体积这五部分。本测量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0.025 9;其中由测定样品质量引入的不确定度为0.024 7;由样品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为0.007 7。本次废水中硫化物测量结果为:0.110±0.006 mg/L,k=2(包含概率约为95%)。  相似文献   

16.
摘要:文章采用实验室内部的非标准方法《底泥中阿特拉津残留量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测定底泥中的阿特拉津残留量。通过对影响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求出被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给出各分量对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相对贡献,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表述。对实际河道底泥样品中的阿特拉津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得到阿特拉津农药残留量的拓展不确定度为0.23ug/g,k=2。  相似文献   

17.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及示范工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以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NF)处理技术为例,选取常州夹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作为示范点.重点介绍该处理技术的实际工程远行情况,示范工程渗滤液出水水质达到GB 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一级标准,运行费用(含折旧)为19.55元/m^3,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优势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环境质量公报中的数字表达时数位太多,不利于简明扼要地表达各类监测结果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根据国家标准在数字用法方面的一些规定结合环境监测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下建议:化验室等原始记录中分析结果的数字表达应根据具体监测项目规定的标准分析方法的检测限所规定的数字精度来表达,而在报出结果时应根据各分析项目的质量标准指标确定的表达方式(关键是有效数字的位数)来表达。  相似文献   

19.
抚顺市TSP中的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抚顺市区5个监测点位,2002年1月和7月TSP样品中10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抚顺市的5个大气例行点位中,只有清洁对照区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而望化、新华、东洲、站前4个点位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说明抚顺市的颗粒物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市区各功能区之间元素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望化区的TSP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它4个点位;通过富集因子分析显示:Cu、Cr、Zn、Pb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