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螯聚合物是六十年代才开始研制的。螯聚电解质具有耐热、导电、透磁等性能;在水中的溶解也较大。本文中螯聚电解质用作印染污水处理的凝集剂是多种用途中的一种赏试。  相似文献   

2.
阴离子染料能与水中阳离子聚合电解质形成胶体复合物,该复合物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通过离心分离去除.由体系中吸光度值的变化,可推出体系中阳离子聚合电解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聚天冬氨酸-丝氨酸接枝聚合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聚天冬氨酸-丝氨酸接枝聚合物的阻垢性能。方法以聚琥珀酰亚胺为母体,以丝氨酸为接枝单体,合成出聚天冬氨酸-丝氨酸接枝聚合物(PASPSE),采用静态阻垢法分别考察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原料配比对产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聚天冬氨酸-丝氨酸接枝聚合物合成的最佳条件为聚合时间18 h、聚合温度55℃、聚琥珀酰亚胺与丝氨酸原料配比(摩尔比)为1:1。该接枝聚合物对Ca CO3垢具有良好的螯合分散作用,其Ca CO3阻垢率随温度的升高、工作时间的延长、HCO3-与Ca2+含量之比的增大而降低。在90℃高温环境下,10 mg/L PASPSE的阻垢率可达95.5%。结论在高温水系统中,PASPSE对Ca CO3垢具有较好的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达到对溶液中目标痕量金属离子的分离和分析,采用了硅胶表面金属离子印迹聚合技术,活化硅胶表面羟基后,在硅烷偶联剂(APS)存在条件下合成了Zn(Ⅱ)离子印迹聚合硅胶。对其进行表征和吸附、再生等性能及合成机理研究,并将所得Zn(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填充于市售空白小柱制成Zn(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小柱,并对其固相萃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表征结果表明,Zn(Ⅱ)成功印迹于活化硅胶表面。与非离子印迹硅胶相比,Zn(Ⅱ)离子印迹聚合硅胶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其最大静态吸附容量可达12.87 mg/g,并可反复利用10次以上保持吸附率不低于95%。所得Zn(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小柱在不同初始条件下对Hg的相对选择因子可达15.5和13.8。Zn(Ⅱ)离子印迹聚合硅胶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成本的聚合物,可将其用于水溶液中Zn(Ⅱ)的分离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以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发展。生物质基长链化合物因富含多种官能团和多种结构,在制备高值化学品方面优于短链化合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生物质基长链含氧化合物可用来制备燃料、聚合物电解质和可降解塑料。生物质基燃料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和三丙二醇单甲醚(TPGME)具有高十六烷值和含氧量,且能与柴油很好地混溶而备受关注。聚合物电解质作为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新方向,目前更多采用石油基作为聚合物基质,而天然大分子聚合物纤维素、木质素和淀粉同样能用来制备凝胶态和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此外,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聚乳酸(PL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更容易被环境中的微生物降解并不产生其他影响。概述了PODE和TPGME的制备方法和燃烧特性,天然聚合物大分子制备凝胶态和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以及PLA和PBS的合成路径及其化学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制备生物质基长链含氧化合物及其他高值产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以荧光关联光谱、荧光光子计数直方图技术、单分子荧光成像、单分子荧光散焦成像等单分子荧光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展的关于聚合物单分子链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与介绍,重点介绍了本实验室在聚电解质单链构象转变及抗衡离子分布、表界面聚合物单链动态性质、空间受限状态下聚合物单分子链及单分子链段的平动扩散、转动运动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单分子荧光技术在研究高分子单链物理化学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发展新的技术与方法能够大力促进我们对于高分子体系微观结构与性质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潜艇中供氧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固体聚合物(简称SPE)作为电解质的电解水制氧方法,并将其与目前核潜艇上常用的碱性电解质电解水供氧方法进行了比较,证实SPE电解水制氧方法是一种适用于潜艇使用的供氧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对研究与应用辐射方法净化废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此目的1985年在联邦德国慕尼黑市召开了使用加速器与放射性辐射源的国际会议.在科学与专利文献中出现了有关以放射线源与电子加速器为基础的净化生活与工业废水的生产装置的信息.苏联进行了若干科研工作,并进行了设计实验检验.设计和建设着用辐射方法净化工业废水的建筑物.本文阐述的是电离放射净化废水方法中的一种——苏联研制成功的辐射聚合法.该方法的基础是依靠放射作用在水介质里形成的聚合物沉淀吸引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污染物质吸附在聚合物沉淀表面或者甚至构成聚合物的组成部分.这些沉淀很容易与水分离开来,还可以用作填料或用于其它目的,而净化水则回用生产。显然,上述方法首先适用于净化含有单质或未完全聚合的化合物的聚合物生产时的废水,因为它不仅可使污水中的聚合物与其它污染物排出,还能对污水中的聚合材料进行利废.能够合理利用聚合物沉淀以及被吸附的污染物——这就使得辐射聚合方法颇有发展前途,哪怕废水中不含单质而需要专门添加时也是如此.当然,对于每个具体的生产场合,该方法应予检验并评估其经济性. 以往,几乎总是同时采用若干种方法净化废水,例如,辐射化学氧化法最好同生物净化或吸附法配合起来使用,而辐射聚合净化法则无须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这就大大简化了净化过程.术文以制浆造纸工业及聚合材料生产的废水净化为例,显示苏联研制的一种利用在放射作用下构成的聚合物使污染物质沉淀的科学方法.阐述了辐射净化对各种放射源的作用。本书资料有助于从事一业废水净化问题的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应用辐射化学领域中的专家、原子能工业中研究生产裂变材料的产品贮存问题的设计师和上作人员。下面将分为若干章节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膜具有电催化、电传导、络合富集和选择性分离等性能,其化学响应很快。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寿命较长,制备方便,在分析测定中,有广泛的用途。因此,近年来,已成为化学修饰电极发展的主要方向。聚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氧化还原沉积,有机硅烷缩合,等离子体聚合,电化学聚合,浸涂、旋转涂层,溶剂挥发和蒸着等。通常,可根据单聚体和聚合物的性质不同,采用适当的聚合方法。某些单聚体,如含氨基和羟基的芳香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多芳香环的多碳氢化合物,含乙烯基的化合物等,可通过电解的方法聚合(见表)。电解的方式有电位扫描、恒电位电解、恒电流电解、矩形波电解和交流电解法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液体石蜡为油相,以一定质量分数的瓜尔胶水溶液为水相,以Span80-OP-10为复合乳化剂,以十六十八醇为助乳化剂,制备了稳定的反相乳液。研究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的浓度对聚合物转化率、接枝率的影响,得到较好的聚合条件为∶m(GG)∶m(AM)为1∶4、反应时间为5 h、反应温度为45℃、引发剂浓度为5 mmol时,聚合物的接枝率和转化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7%、48%。此条件下的接枝聚合物分子量达到最大值为4.1×106。并且对聚合物进行了红外表征,表明单体已经接枝成功。聚合物性能测定表明接枝聚合物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和絮凝性能,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絮凝剂应用在污水处理中。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水处理效率,开发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尤为重要.聚合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水处理剂,能够借助自身聚合特性与各类污染物通过静电力、氢键等作用力结合,从而高效分离水体中污染物.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高度支化、具有三维结构的大分子聚合物,该聚合物支化位点多、末端官能团丰富、分子链不易缠结,且易接枝改性、易修饰,能够合成多种功能化新材料.本文根据超支化聚合物的不同末端官能团结构,分别综述了3种超支化聚合物(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制备,并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接枝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由于超支化聚合物独特的三维大分子结构和丰富的末端官能团(—NH2、—COOH、—OH等),超支化聚合物及其接枝改性产物能够在多种污染水体(重金属废水、染料废水、含油废水等)中表现出高效去除性能.今后,可进一步对超支化聚合物的接枝改性进行深入研究,制备新型超支化复合材料,以提高超支化复合材料的循环再生及再使用性能,提升水处理效能,降低处理成本,为研发新型环境友好型的水处理剂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水处理效率,开发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尤为重要.聚合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水处理剂,能够借助自身聚合特性与各类污染物通过静电力、氢键等作用力结合,从而高效分离水体中污染物.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高度支化、具有三维结构的大分子聚合物,该聚合物支化位点多、末端官能团丰富、分子链不易缠结,且易接枝改性、易修饰,能够合成多种功能化新材料.本文根据超支化聚合物的不同末端官能团结构,分别综述了3种超支化聚合物(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端羧基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制备,并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接枝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由于超支化聚合物独特的三维大分子结构和丰富的末端官能团(—NH2、—COOH、—OH等),超支化聚合物及其接枝改性产物能够在多种污染水体(重金属废水、染料废水、含油废水等)中表现出高效去除性能.今后,可进一步对超支化聚合物的接枝改性进行深入研究,制备新型超支化复合材料,以提高超支化复合材料的循环再生及再使用性能,提升水处理效能,降低处理成本,为研发新型环境友好型的水处理剂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土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吸附实验、Scatchard分析方法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随后以该聚合物为核心材料,建立且优化出一种水溶液中微量土霉素测定的现场批量前处理方法,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实际样品的现场前处理与测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特异选择性,表观最大吸附量为21.47 mg/g,印迹聚合物对土霉素的结合量明显大于非印迹聚合物的结合量;在0.50~1000.00μg/L范围内,所建立方法的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0.78%~93.75%,相对标准偏差为0.26%~6.79%(n=6),方法的检测限为0.01μg/L。所采集的5种实际样品(红湖水、公园水、鱼塘水、牛尿及猪尿)中土霉素的含量分别为未检出、2.18、1.53、31.29和207.23μg/L。  相似文献   

14.
会议报导     
PHM-Y 型系列复合高分子多功能絮凝剂科技战果已于1991年6月18日~19日在洛阳炼油厂召开了技术鉴定会。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工业应用现场,认为这是一种复合聚电解质絮凝剂。该产品易水解,对含乳化油剂废水具有强化破乳和高效絮凝作用,与优质聚合氧化铝相比,具有药剂耗量少、污染物去除率高、絮凝颗粒大,泥水分离快、污泥  相似文献   

15.
通过溶液聚合方法,以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AA-HPA-AMPS聚合物。固定聚合物浓度为4mg/L,分别考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X1)、引发剂用量(X2)、单体配比(X3)对聚合物阻CaCO3垢性能的影响,并设计了正交实验,得出聚合物在90℃、引发剂用量为13.5%、M(AA)∶M(HPA)为7∶3时,阻CaCO3垢率最高为80.9%。为探究此聚合物是否有更高的阻垢性能,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验证,聚合物阻CaCO3垢效率y与各影响因素x之间基本满足y=-146.825+16.25x2,最佳聚合条件为X2=14.5,y为90.20%。  相似文献   

16.
几种聚电解质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5种水溶性聚电解质:①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AM-DM);②丙烯酰胺-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AM-TM);③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④阳离子化聚丙烯酰胺(CPAM)和⑤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酸(AM-DM-AC)共聚物。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并就絮凝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聚合物均具有絮凝能力且出现两个聚沉点,絮凝能力与聚合物的链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水和非水“分散相”聚合体系中残余丙烯酰胺单体的两种分析程序。这些程序包括聚合物的萃取——沉淀分出丙烯酰胺单体,然后用带UV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定量。对非水分散相,采用正相分配液相色谱法,检出限达到10ppm。而对水分散相,用离子——排阻液相色谱法测定丙烯酰胺,检出限为0.1ppm。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电渗泵中流体控制输送技术,研究了高zeta电势下非牛顿流体在多孔聚合物膜中的电渗流动,提出了改善电渗泵性能的理论手段。假设多孔聚合物膜为直圆柱形孔阵列,利用幂律流体本构模型和柯西动量方程推出圆柱型单孔内的电渗流模型;假设多孔聚合物膜上的孔径分布服从高斯分布,将多孔聚合物膜上的电渗流量视为流变指数、多孔膜几何参数、电解质浓度、外加电压和zeta电势等参数的函数,计算了不同参数下的流量,预测了以非牛顿流体为工作介质的电渗泵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合成橡胶、轮胎、橡胶技术制品,纸浆造纸、轻工、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都与聚合材料的生产或使用有关。同时,含有各种成分聚合物的污水量也在增多。排水管网(防止堵塞)以及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正常工作,乃至整个改善周围环境条件的实际任务,使得解决聚合物污染水质的处理问题具有了迫切  相似文献   

20.
从1960到1963年这段期间,我国塑料的生产量超过2千万吨.在最近这五年中,合成树脂和塑料的生产量将近500万吨.合成橡胶的生产量也与此相当.聚合材料生产量的增加,使环境保护、聚合物废料的加工和消费以及回收聚合物原料等问题迫在眉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研究合理地利用废塑料的方法[1].以利用废旧聚合物制品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