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指被告人的污染环境犯罪行为,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失,在对被告人提起刑事诉讼的过程中,由法律授权的国家机关、组织代表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相关民事主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诉讼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我国在立法上将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职权赋予  相似文献   

2.
基于犯罪经济学视角探究污染环境罪的刑事立法,发现其存在惩罚的严厉性和确定性不足的问题,以至于犯罪成本低、收益高,犯罪人犯罪意愿高.同为保护环境公益而产生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可以通过"并用"或"附带"*的形式,增加惩罚的严厉性和确定性,提高犯罪成本,降低犯罪收益,补强刑事治理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6月,环境保护部"12369"环保举报热线受理群众举报696件,与2014年同比持平,其中涉及大气污染的540件、涉及水污染的226件、涉及噪声污染的165件、涉及固体废弃物的48件、涉及项目审批的10件,目前已全部办结,按期结案率为100%。经各地环保部门查处,举报件中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有497件,占举报总数的71.4%,有199  相似文献   

4.
环境新闻     
正"12369"发布4月受理情况大气污染最受关注日前,环境保护部公布"12369"环保举报热线4月公众举报受理情况:公众反映大气污染最为集中,其次为水和噪声污染;被举报最多的行业是加工制造业,其次为化工业和非金属矿产加工业。受理的55件举报件已转交属地环保部门调查处理,根据要求,举报办理结果将于今年7月予以公布。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06-03环保部:2015年超五成地下水  相似文献   

5.
杨朝霞 《绿叶》2010,(9):38-44
从长远来看.让检察机关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力军”,不仅会造成司法体制上的混乱和实际运作上的困难.也不利于建构科学理性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应当通过积极支持起诉、督促起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以及作为”替补”性原告而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来参与和辅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以实现对环境公益的维护。在根本定位上,不是检察机关而是公众才是未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以完善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目的,通过梳理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的法律制度,并对美、日、德等国的相关制度展开比较,阐明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制度的发展阶段。同时,以法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为分析视角,批驳当下推动公民作为主体的主张。提出大约十年后,当制度发展到"充分的利益关系"阶段,将公民纳入法定主体范围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中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将散见于各种祛律中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犯罪纳入刑法典的体系之中。这~举措开创了环境刑事立法的新纪元。本文拟就增设“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专节的意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犯罪构成、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与其他类罪的区别等问题展开讨论。一、在刑法典中增设“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专节的意义在刑法典中增设某一在能有个小节,这一看似乎常的举动。对于环境刑事立法而言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意义在于为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立…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环境教育1+N发展至今,发展态势较好,其辐射范围、影响人数逐步增加,共建环境教育与科普基地的规模与数量在持续扩大。西华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与科普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筹建于2010年9月,2013年1月被南充市环境保护局命名为"南充市环境教育基地";2016年1月被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和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16年11月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GUPES)"。基地现有专兼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上半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近期10起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中华环保联合会诉江苏省江阴市梁平生猪专业合作社等养殖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位列其中。这是唯一一起涉及畜禽污染的公益诉讼案件,业内专家对此评价称"这是一份十分负责的判决"。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22日,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环境污染案,判处污染主要责任人两年六个月有期徒刑,该案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河南省第一起涉及环境污染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标志着河南省在环境公益诉讼案领域的新进展;同时该案也是全国首例涉及跨省固体废物运输的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对当前各地频发的跨省运输、倾倒固废案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正>45920件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全国"12369"环保举报量同比下降两成。2019年5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45920件,环比降低2.2%,同比降低23.9%。本月接到的举报中,已受理38525件,未受理7395件。675万人据人民网6月11日消息,入汛以来,全国出现14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降雨分布呈"南北多、  相似文献   

12.
环境侵权案件现有的赔偿方式,已无法合理地减轻环境侵权对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有必要规定"惩罚性赔偿"。通过对42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裁判文书的统计与分析得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现有"填平性赔偿"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无法赔偿环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并严重侵害生态与社会利益。在剖析司法审判实践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惩罚性赔偿"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立法构建,以期推动此类案件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立项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有31个项目获批立项。由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流域雨洪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项目(项目编号:2016YFC0400900)名列其中,王银堂教授级高工担任该项目负责人。项目国拔经费为3500万元,实施周期为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且水资源时程分配不均匀,降水和河川径流60%以上集中在汛期,雨洪利用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一直占有极其重  相似文献   

14.
同一环境侵权行为可同时引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两种诉讼类型在利益追偿、事实认定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学界主要提出了合并理论和融合理论,但都不能有效衔接环境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立足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辩证统一关系,援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构造,构建公益诉讼附带私益诉讼的解决机制,形成更完善的环境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环保法》第五十八条对于环境公益诉讼有了明确界定,今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受理条件、办理程序、责任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立案难、执行难的问题预计会逐步得到解决。"民事诉讼法、新环保法、《解释》中都有针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专门章节,这样‘三位一体’,环境公益诉讼今后没有了制度上的障碍。"刘林说道。刘林,安徽高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召开11月10—11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昆山杜克大学召开。会议以"建立中国环境决策费用效益分析制度"为主题,围绕费效分析理论发展、费效分析国内外实践、费效分析框架模型构建等方面展开探讨和交流。2016全国环境信息技术与交流大会在京召开2016全国环境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大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化分会年会于11月24—25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慧"集数据、"智"领环保。大会  相似文献   

17.
<正>"‘十二五’以来,安徽省环境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未发生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2016年11月22日,在安徽省淮北市召开的全省环境应急管理专题培训会上,安徽省环保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黄建树说道。充分肯定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纵观"十二五",盘点安徽环境事件发生数量,2011年以来全省共发生57起,其中2011年发生12起,2012年发生20起,2013年发生6起,2014年发生9起,2015年发生8起,2016年至今发生2起,2013年以后突发环境事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如果把生态文明比做一朵绚丽的花,那么检察机构就应该成为"护花使者"。在这方面,四川广元市旺苍县人民检察院以"绿色检察"护航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让伤天害人的企业违法成本高起来,成为当地生态文明的"护花使者"。旺苍县人民检察院在这方面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是创新民事行政监督,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职能。旺苍县人民检察院针对当地地表煤丰富,私挖滥采猖獗,现有的行政、刑事措施无法有效治理的现状,从民行为角度切入,深入开展"绿色检察"行动。如针  相似文献   

19.
正环境教育工作目前在克拉玛依市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中有序进行。2016年市环保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共创建市级环境教育基地15个,2017年创建自治区级环境教育基地1个,其中涵盖村镇、博物馆、科技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地质公园、中小学等企事业单位。截止到2015年底,市级"绿色学校"有42  相似文献   

20.
选取大鲵的养殖规模、饵料产量、深加工大鲵产值、生态投资、农村居民纯收入、政府对大鲵产业投资额等16项指标,收集了2012—2016年张家界市大鲵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张家界市大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6年张家界市大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分别为0.1467、0.1901、0.3173、0.7152、0.9458;评价指标的资源、经济、社会、环境4项子系统年增长率分别为5.36%、1.74%、3.42%、3.12%,说明2012—2016年张家界大鲵产业可持续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大鲵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的4项子系统中,资源子系统发展最快,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次之,环境子系统最慢。研究还显示,张家界大鲵产业还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总体规模不够大、与旅游产业融合不深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张家界市大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