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BP模型对城市交通噪声的数据处理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噪声的预测和评价技术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直接为城市交通规划中环境容量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服务。本文通过实测的大量数据,运用神经网络中的BP模型及其算法建立车辆数、道路宽度和交通噪声之间的关系,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数据进行处理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德国重视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化和城镇发展的影响。首先,推进可持续的低碳城市交通。鼓励减少出行距离,从而减少能量消耗,减少空气污染,采用比较健康的交通模式。同时,可持续交通系统还应该推进经济发展,减少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张飞飞  刘蓓蓓  毕军  陈锦 《四川环境》2012,31(3):132-138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大,交通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调查南京居民出行交通方式,并通过多项logit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探究影响居民交通选择的关键因素,为城市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根据估算结果分析不同政策下交通方式改变带来的节能减排效应。结果显示:出行特性(如出行距离)、出行者的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与出行者的家庭特征(如是否有私家车,是否有小孩)都对交通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如果通过有效的交通政策引导,使私家车出行转变为轨道交通出行,南京每天大约可减少1573.5吨碳排放。  相似文献   

4.
综合信息     
为了促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畅通工程”深入开展,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日前,建设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设市城市范围内开展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活动。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推广应用交通工程设计新技术、交通运营管理新方法,建设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率、低公害、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多元化城市交通系统,营造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或城区均可申报:制定了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的行动计划,实施一年以上并取…  相似文献   

5.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2,(6):4-4
第七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可持续发展市长论坛”目前举行。与会的47位中部城市市长发布联合宣言“低碳交通、绿色出行”,庄严承诺:深化城市间交流合作,完善低碳交通设施,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助推城市交通方式转变i倡导以步行、自行车、城市公交为主的出行方式,让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成为公务用车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举足轻重,其碳脉研究则是城市碳控的重要路径。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对无锡市城市道路交通的碳脉,特别是碳转化系统中"脉络盲区"的碳脉驱动要素矢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均道路面积、机动车数量与人口数量是影响城市交通碳转移的主要因素,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城市交通碳转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公交车日均载客量、车辆总数和客货运周转量对城市交通碳转移的影响水涨船高,科研投入对城市交通碳转移的贡献有待提高。从高起点布局智慧城市的邻里设计,高标准推动低碳交通的技术创新,高规格聚合低碳交通的管理工具,高要求构建道路交通的"倒三角"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碳脉优化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谈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及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立庆 《环境技术》2005,23(4):32-33,35
清洁生产是世界各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所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是《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工业、交通、能源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措施。本文简要论述了清洁生产的内涵、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实现清洁生产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交通污染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城市化和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加快,交通污染已成为城市乃至全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并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发展。通过对城市交通污染产生原因的系统分析及对身体健康危害的分析,以成都市为例,提出了我国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减少交通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低碳交通是一种效用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京 《绿叶》2010,(8):91-95
城市交通拥堵主要是交通设施的供给无法满足需求造成的,是交通供需不平衡的直接表现。交通问题有诸多因素制约,不能就事论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中,低碳交通应是一种效用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的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事业发展很快,机动车迅速增加,尤其是大城市增加更快。目前,我省机动车辆达30万辆左右,一些城市干道流量达每小时2000辆。由于机动车辆增长快,城市交通拥挤,加上主要交通路口车辆阻塞严重,汽车怠速率高,汽车排气污染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能忽视能源问题。四川是一个能源生产与消费大省,能源问题对全省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增强能源意识,对于四川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清洁汽车对环境和能源利用的影响,并根据北京城市交通环境污染和能源发展现状的研究,对北京发展燃料汽车的环境和能源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能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述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3):173-175,178
分析了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指出现行能源结构给能源开发和消费带来的三个主要问题:能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环境污染严重、现行能源战略不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现行能源结构、发展洁净煤技术、加大我国西部天然气开发的投入、发展核能和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这里所说的新能源是指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能源,即不会产生污染的能源。新能源的发展将催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新能源是能源和谐行动,能够推动能源民主化。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推进能源和谐行动,促使经济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记者为此专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中国节能降耗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GDP能耗降低20%的量化指标,节能降耗已经上升为基本国策.通过对2000-2007年中国能源利用状况的分析以及各省能源效率的测算,得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效率区域差异较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相关配套措施也将很快出台,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将迎来艳阳天,权威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可再生能源法》将催生千亿市场。《可再生能源法》是我国诞生历程最短的一部法律,其中的“强制上网、税收优惠”等条款均会对我国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这部法律表明中国政府已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环境、消除贫困的重要举措来实施。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发展可再生能源更是能源消耗“内忧外患”大环境下的必然趋势。可再生能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高宇雷 @晓张…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和车辆的剧增,城市中出现了与交通有关的环境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已十分突出,以至发展成为公害。本文仅就目前城市交通公害综合整治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城市交通公害包括下列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信息     
我国开征燃油税的战略环境评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院长在该文中指出:燃油税在国外一般称为汽车燃油税、燃油消费税和汽油税等,被视为是最有效的财政调节手段之一。按照国际惯例,它是一项以提高油品价格来控制消费总量、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财政政策。使用功能完善的市场手段,制定、执行合理的价格政策,以确保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已经成为国际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征收环境税就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燃油税就是一种典型的环境税,全面开征燃油税取代养路费,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紧缺、机动车污染严重、城市交通拥堵、税费制度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并实证分析了各类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农村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显著,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负向效应明显。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村能源和文化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正效应,农村医疗和水利基础设施未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部地区农田水利和文化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正效应,而农村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则有显著负效应;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正向影响显著,而农田水利、农村能源、医疗和文化基础设施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给我国能源和环境保护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如何结合中国能源的特点,解决能源与环保的问题,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政府及有关各方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