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叶》2020,(Z1)
正生态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土壤,既继承了"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生态整体观,又发展了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等生态道德观,还发展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生态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建设生态文化是强化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实现永续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习近平提出的"五个追求"给出了答案。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表达,其中传递的绿色发展理念直抵人心,进一步丰富了其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9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滨海湿地是本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特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但在自然和人为双重退化因素的驱动下,滨海湿地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威胁着本地区的生态安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秦皇岛"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和滨海湿地的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根本遵循。秦皇岛市应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八大内涵的指导下,切实加强滨海湿地的保护,促进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强调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协调发展的文明。介绍了宽甸满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该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努力打造辽宁生态旅游示范区,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调整、环境保护与经济振兴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2月15日)过去一年,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有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局良好,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新的一年,希望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三个最大"省情认识,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场  相似文献   

7.
正儒、释、道文化包含丰富的生态智慧,如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节用养物"思想;释家奉行的"众生平等""依正不二"思想,道家主张的"道法自然""自然无为""见素抱朴"思想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应该充分利  相似文献   

8.
《青海环境》2020,30(1)
正2019年,全省生态环境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扛牢责任,实干担当,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环保领域改革、推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谨向同志们表示亲切问候和感谢!新的一年,希望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嘱托,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共识,聚焦长江黄河国家战略,抓好重点举措落实,创新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为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绿叶》2021,(1)
正2021年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主编的《大地文心——第三届中国生态文学优秀作品集》出版发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为该书撰写序言。2020年5月,"大地文心"第三届中国生态文学作品征文活动启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踊跃参与,推出了一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和成效的优秀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抓环保、促发展、保安全、惠民生”工作主线,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各界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做出新的贡献。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理论读物,深入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总结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上海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经验,生动讲述上海生态环保历史,展示推动绿色发展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8月10日,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的"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行动在美丽的青海湖畔启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提出工作要求。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于丛乐讲话并向志愿者代表授旗,副省长田锦尘宣布"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王建军指出,开展"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行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重要载体。希望参与行动的广大志愿者,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怀,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还青海湖以宁静、和谐、美丽,让生态文明之花在青海湖畔绚丽绽放,让志愿行动成为青海湖畔  相似文献   

12.
张厚美 《绿叶》2023,(6):20-21
<正>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一步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过去一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守牢了青海的蓝天、碧水和净土,交出了一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谨向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新的一年,希望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高标准抓好生态环保问题整治和执法监管,高质量推进污染防治、减污降碳、综合治理,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守牢护好青海的蓝天、碧水和净土。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2]。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3]。  相似文献   

15.
正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生态资本来运营,实现其保值增值,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今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四川省广元市生态资源富集,大山、大水、大  相似文献   

16.
正环境意识同样需要利用各种方式,植入环境教育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植入到人们的价值观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内嵌在人们的观念中,是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7.
高层信息     
<正>习近平青海考察时要求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习近平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  相似文献   

18.
<正>《青海环境》杂志是由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主管、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青海省环境科学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期刊。刊物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特别是"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紧紧围绕打造高原一流生态环保学术交流平台目标,突出高原生态环保特点,反映高原生态环保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自然保护地现状及保护地内油气田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对油气田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调整的契机,合理布局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推进能源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绿色高校"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建设不仅要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还要做到节约能源、污染减排,更要实现人文环境的绿色开放式发展,做到多元民主、兼容并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