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气候!     
郭因 《绿色视野》2008,(2):55-56
去年春节前后,插在花瓶中的菊花依然鲜活,长在院子里的腊梅花在落的落、开的开,迎春花也开始绽放,连一直放在院里的许多盆仙人掌和玉树都一冬毫发无损。家中没用暖气,而且经常门窗大开,却一直没有什  相似文献   

2.
白忠德 《绿叶》2014,(2):92-96
正在一个欲雨未雨的日子里,我走进陕西秦岭深处一个叫西河保护站的地方,与这里的守护者有过一场使我终生难忘的心灵的对话。这个保护站的驻守者是3位临时工。他们以质朴的情怀、辛勤的汗水和执著的付出,守护着这片山林,保护着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斑羚、青羊、麻羊、黑熊、金鸡、角雉、血雉们的安全与幸福。  相似文献   

3.
痛兮银锭桥     
日本作家立松和平是我的老朋友了,他写过一篇令人心酸的短篇小说,名为《手边的彩虹》:一群向往大自然的年轻人到海边去游泳,然而,大海还在,蔚蓝却已经没有了——工业排放的污水吞没了蔚蓝。最后一幕是——小说的主人公们只能在一间公厕的门外滋水打闹,用水雾营造一道道彩虹,寻欢找乐。10月5日那天下午,站在银锭桥上,我想起了这篇小说。因为,身边就站着立松和平。更因为,银锭桥还在,“银锭观山”也没有了。我只能告诉立松,我们北京,有过“居庸叠翠”,有过“金台夕照”,有过“蓟门  相似文献   

4.
走吕梁     
自太原西行近百里,即入吕梁山。刚刚落过雨,一派清凉。植遍峰岭的山杨、云杉、落叶松湿翠如笑。坡上开满野百合、山丁香和黄刺玫,深深浅浅。巍巍乎吕粱,不全是秃裸的荒岭呀! 山势渐雄。树木也愈加繁茂粗茁。歇雨后的山谷中轻浮着一层雾气。崖润中的溪岸已涨满了水,鸣响着,腾溅着,越过一滩圆圆尖尖的碎石朝低处穿绕,闪射蛇身一样细瘦的白光。深山的流泉择地而泻,一脚踏下去,仿佛会涌出清亮的泉水。万泉汇而成流,从吕梁山中  相似文献   

5.
到月亮做客     
在我十周岁生日的那个晚上,我望着月亮,忽然,天空出现了一个白点,恍如天上掀起了一朵“浪花”,那朵浪花越来越大,好像要落下来似的,真的,那个东西落了下来,原来是一朵云,上面站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开口了:“你好,我是嫦娥。”嫦娥,是嫦娥!我不会在做梦吧,我心里想。  相似文献   

6.
<正>太阳炙烤着大地,很久没有下雨了,地里的禾苗眼看就快枯死,农夫们都在祈雨。鸟妈妈最近找不到虫子吃了,也许是天旱的缘故。鸟妈妈告诉了轻松鼠:"农夫们都在虔诚地祈雨。"她给轻松鼠唱歌,希望他施法降雨……鸟妈妈领着轻松鼠,来到了农田旁边的树林里。虽然烈日当头,可是轻松鼠还是在这里看到有水汽聚集。他到一棵大树上开始摇尾作法。天空中渐渐飘来了云彩,瞬间雨就落了下来,而且越下越大。农夫们又惊又喜,眼望苍天,感激涕零。  相似文献   

7.
王维《游春曲》有诗句:"万树红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诗中文字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春的美景图。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吟诵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8.
正"铃铃,铃铃……"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也许,是几年前的那个雨季,我就听到了这种细微的声音,清脆的,明亮的,充满温馨的,令人难忘的……那时候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一丝丝,一缕缕,轻快而有节奏感地拍打着窗户。像一个个美丽的音符,敲奏着一曲雨的赞歌。在记忆中,这雨是一片深绿的。如果没有记错,那正是周围草木和枝叶的绿,那么活跃,那么生动……雨中的草木非常茂盛,窗户外面是一片种满葡萄  相似文献   

9.
醉人的三月     
《绿叶》2016,(3)
正三月,风和,日丽,天蓝,景明。清清爽爽的三月风,吹得树梢嫩绿浅黄;淅淅沥沥的三月雨,洗得林荫透澈清亮。沐浴着三月清新醉人的春风,撩开三月濯枝润叶的春雨,聆听三月的春雨滴打在树叶上那美妙的声音,伴着三月春风吹佛晨雾荡开的帷幔,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三月迈着轻盈的步伐,染绿了大地,丰润了旷野,装点着秀美河山。梁  相似文献   

10.
杨冬胜 《绿叶》2023,(7):39-43
<正>穿过被雨水淋湿的六月,胜利或者失败,有的人在内心陈述,有的人习惯于外在表现。当满城的黄枞菌以熟稔的姿态,淆乱视觉的时候,我却被影响到内心深处。不想以钞票慰藉故乡标志的枞菌,总觉得购买是站在故乡的外围,虽能挑逗舌尖,却不能真正进入故乡。于是我想回到故乡,把自己放牧一回。逐日的雨,虽使大地之上的事物,变得失败,却暗藏着补偿。比如,多雨回赠给乡民以蘑菇,足以印证了祸福相依的论断。  相似文献   

11.
早晨的阳光在村庄里散步村庄比我早醒来这是个很美丽的村庄一朵朵的花开始与村庄对话与村庄对话,就是与母亲对话美丽的村庄,美丽的母亲村庄在花开的声音中醒来我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丰满的村庄,踏着花开的声音陆续播种,延续着生命村庄在花开的声音中醒来我必须承认,花开的声音就是  相似文献   

12.
观秋     
卢永 《绿叶》2023,(10):44-49
<正>秋,总是伴随着一场淅沥的雨而来。这场雨过后,夏的燥热几乎在一夜间悄然隐退了。阳光,虽然明亮,却敛去了光芒,褪去了锐气,渐次温和平淡,于是早晚便有了凉意。秋凉如水。秋的凉,如同岁月在一个人身上,打磨掉浮躁后的沉淀,没有了火急火燎。秋的凉,是一种静美。尤其是落日的黄昏或晚饭后,手捧一杯香茗,一握黄卷,静坐阳台,听秋虫在窗下的草丛中低吟,自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13.
谈村夜雨     
潘敏 《绿色视野》2009,(7):54-55
雨是庄稼的支撑。谈村的夜雨就是为庄稼而来的,庄稼青时雨赶早,庄稼黄时雨住脚,无论是一连几天落个不停,或是匆匆地从村头走过,一年四季它总是适时而来,适时地和谈村人谈论节气和收成,谈论村庄里的琐碎事情和庄稼人点点滴滴的情绪。  相似文献   

14.
正芦笙本不在我们"湘西寻艺"的计划中。我们坐着绿皮车在雪峰山诸峰中穿来钻去,终于来到湖南通道县牙屯堡镇。按照计划,我们会在牙屯堡镇下面的侗寨寻找会织侗锦的姑娘,但不巧,相邻的侗寨正在举办婚礼,这侗寨全寨的人都出动到邻寨吃喜酒了,侗寨和我们玩起了空城计。无奈,我只能和摄影师坐在进侗寨的风雨桥上,看着风雨桥上飘扬的侗锦发呆。  相似文献   

15.
虫子 《环境教育》2008,(1):25-26
北京是座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城市,因此北京人十分注意“节水”。在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水资源节约得到了广泛的落实,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如雨洪利用、建立污水处理站、充分利用中水(污水经处理后获取的非饮用水)……究竟北京奥运在节水方面有哪些亮点,本刊将为您一一揭秘。  相似文献   

16.
    
"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世界上最后一滴水."不停按着遥控器的手指不由地停止了. 电视中,一张面无表情,女人的脸出现在荧幕前,那滴刺眼的泪水定形在空气中,声音一起一落敲击着我的耳膜. 我呆呆地望着电视,思绪却不知飘向何方.  相似文献   

17.
    
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晶莹剔透。雨,悄悄地来了。雨,是一位纤细的少女,穿着透明的衣服,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校园。她用自己洁净的脸庞偷偷地亲吻正在熟睡的小草,小草被惊醒了,伸伸懒腰;雨轻轻地滑过小草,那晶莹剔透的长裙拂过小草,像盖上了一层绒毯,惹得小草又慢慢地合上了双眼,沉睡  相似文献   

18.
江南雨雪记     
冷江 《绿叶》2022,(9):36-40
<正>池州的雨到北方二十多年了,若有人突然问我,北方与南方最大的差异是什么,我必毫不思索地回答:是雨。北方的雨,来得稀少,虽然珍贵,可毕竟来去匆匆,未及品味,雨已经来无影去无踪了。而南方的雨,无论春夏秋冬,似乎总是情意绵绵。在我的印象中,雨在南方不分四季,也不分早晚。睁眼闭眼,也都是雨。雨似乎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里,雨时时刻刻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在我们的梦里、思想里。我的家乡在池州。池州一端伴着长江,一端靠着九华,山水相连,既有大江大河的壮美,亦多青山绿水的婀娜。但若论池州的美来,我还是要说这个字:雨。池州的雨,不是单纯的雨。春天,雨淅淅沥沥,潮湿的空气,让大自然混融的味道无所不在。桃花开了,映着鲜红的脸,  相似文献   

19.
吴波莲 《环境教育》2013,(11):85-86
残冬的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之间的亮丽色彩全都熄灭,不复存在。小院里的那抹爱笑的桃花落尽了叶子,苍黑的树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佝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着。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20,(5)
正山上的金银花开了,我和妈妈一起去滴水岩摘金银花,这是每年五月的固定活动。以前需要到很远的山上去摘,自从在滴水岩找到这一大片金银花以后,这里就成了我们的根据地。一到金银花快开放的时候,我就密切关注着这里的花事。我们要采的是金银花那些将开未开的花蕾,专门用来制作金银花茶,因为花开了,香气就散掉了;而如果花苞还太嫩,花的香味还没有孕育好,拿来做金银花茶,品位也会打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