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长沙地区典型树木蒸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沙地区的桂花树、樟树、马尾松和枫香等典型树木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15年监测的树木茎水势、树干液流、土壤水分和各气象因素,探究树木蒸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利用MJS、BTA和MBTA蒸腾模型模拟4种典型树木的蒸腾,选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在非干旱期间,树木蒸腾对降水和土壤水分的敏感性较弱,太阳辐射对桂花树和马尾松蒸腾的影响最大,敏感系数>0.75,而樟树与枫香的蒸腾对太阳辐射和水汽压亏缺的敏感性均强.在2013年夏季干旱期间,土壤含水量是树木蒸腾的主导因子,敏感系数>0.71,气温和水汽压亏缺对树木蒸腾均有抑制作用.3个模型中,MBTA模型对树木蒸腾的模拟效果最好,相对误差低于5%;BTA模型未能模拟出2013年夏季干旱时树木日蒸腾量的下降过程,且明显高估2014~2015年生长季马尾松的蒸腾水平;MJS模型对树木蒸腾的模拟效果一般.3个模型对2013年生长季树木蒸腾的模拟效果均较2014~2015年生长季的模拟效果差,这表明当环境胁迫超出树木的适应范围时,树木生理结构会发生改变,并导致基于环境因子构建的蒸腾模型模拟精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池州地区位于长江南岸 ,安徽省西南部。国土面积 8391km2 ,人口 1 5 2万 ,呈“七山半水分半田 ,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格局。该地区建国后三建两撤 ,失去许多发展的机遇 ,工业欠发达 ,但生态环境非常好 ,境内处处山清水秀 ,树木郁郁葱葱 ,人和自然比较协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池州地区最宝贵资源 ,是池州形象的反映 ,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和优势。早在 1 988年池州地区重新组建时 ,地委、行署就明确提出“不会治山治水 ,就不会治区”的发展思路 ,并坚持治山治水不松懈。长期以来 ,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仅没有破坏生态环境 ,而且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3.
以杨梅(Myrica rubr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木荷(Schima superb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6个亚热带常见树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在模拟酸雨胁迫下幼苗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等9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单项指标的耐酸系数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树种耐酸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中度酸雨对植物的气体交换和质膜没有造成明显影响;但在重度酸雨胁迫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明显下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上升。通过主成分分析将与幼苗耐酸性相关的生理指标转化成2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达88.064%;采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将6个树种按耐酸性强弱划分为3类:杨梅和湿地松为高抗酸树种,香樟、枫香和木荷为中等敏感树种,水杉属敏感型树种。该评价结果与其田间试验结果一致,因此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方法可用来对幼苗耐酸性强弱进行客观、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4.
要成为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品,生物燃料必须能提供净能量收益,能产生环境效益,具有经济效率,且在大量生产的情况下不引起粮食危机。麻疯树作为第二代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作物,在国内得到大力推广,但实际效率尚不清楚。基于将麻疯树种子油与化石柴油直接混合使用的技术选择,利用生命周期评估法分析了麻疯树种子油生命周期的经济、环境和能量效率。结果表明:(1)在当前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下,生产和使用麻疯树种子油的财务净现值为负,要促进麻疯树种子油的生产,需要每年为种子生产者提供8817 元/hm2以上的补贴,为榨油厂商提供268 元/L的补贴;(2)生产和使用每升麻疯树种子油可减少约13 kgCO2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固碳价值为补贴生产提供了部分经济依据,但是仅考虑种子油和固碳的价值时,生产和使用麻疯树种子油尚不具有经济可行性;(3)当仅考虑种子油的能量产出时,只有当种子产量达到795 kg/hm2以上才具有能量效率;当把树枝和果壳等所包含的生物质能计算在内时,在较低种子产量的情况下,也具有显著的能量效率。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麻疯树种子产量的增加,财务净现值趋于下降,但是种子油的成本下降,减排温室气体的贡献和能量效率都增加。最后,基于麻疯树种子油的生命周期分析,提出了提高经济、环境和能量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横断山区干热河谷气候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横断山区一种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由于气候条件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以及人为干扰,植被及土壤严重退化,水热平衡失调,环境干热,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难度极大。通过对多年来干热河谷区域植被恢复经验的总结,认为干热河谷属于我国北热带气候下的一种干热类型,具有季节性干旱的本质气候特征。在植被恢复的适宜树种选择方面,除选择乡土树种外,树种引种的相似区域应该是季节性干旱明显的热带地区。同时,该地区植被恢复应以稀树灌草为主体,通过人工促进植被恢复,充分利用雨季丰富的天然降水资源,可以在干热河谷的局部地区恢复以乔木为主的森林植被,在一定区域恢复相当面积的稀树灌木草丛植被。〖  相似文献   

6.
岷江上游干暖河谷与元江干热河谷的气候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岷江上游和元江(红河上游)河谷区的多年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两河谷区的光、热、水、风等气候因子的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两河谷区的日照时数均较多,日照充足,干热河谷的日照时数要比干暖河谷多。干热河谷的平均温度要比干暖河谷要高。两河谷均是气温的年较差较小,月较差较大;降水的地区差异大,有明显的干雨季之分,降水均集中在雨季,降水量干热河谷多于干暖河谷;两河谷均是山谷风大,定时风显著,风速均是干季大,雨季小。两河谷局地小气候均呈现复杂多样特征。在干热河谷中上段,光热资源较丰富,而水分资源不协调,导致水分构成了该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在干暖河谷中上段,光照可满足需要,热量和水分不足,构成了限制因子,特别在中段河谷的部分地区缺水更甚,干旱年份可影响到树木生长。对两河谷气候特征的对比、分析, 可为两流域在退耕还林、山地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森林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青藏高原东部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的森林植被是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要天然屏障。本区森林资源能否持续发展整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通过对四川森林资源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表明,四川森林资源丰富,具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发展潜力大,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天然林多、人工林少、林地土中退化严重,资源分布不均,树种单一,森林结构不合理,引种与林副产品的开发也存在许多问题,经济、生态效益差,也是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区之一。要促进该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发挥潜力,增强生态屏障作用,必须走以保护为主,多渠道开发,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的综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两院院士宋健在日前召开的中华环保联合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上指出,目前中国的环境状况对人民健康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威胁。会上,中国科学院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环境与健康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高危病种的发病因素中,因环境污染而患病的占。75%;预计到2010年,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而患癌症并死亡的人数可增加到200万左右。原因是:首先,汽车尾气排放不达标情况仍然存在,并有恶化趋势。这些尾气含有大量的一氧化铅,而铅在人体内积存过多,会破坏血液细胞,造成肌肉痉挛,伤害神经系统,造成流产或早产。  相似文献   

9.
攀西地区果树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攀西地区光热资源丰富,集南北果树于一地。从商品化、规模化的要求出发,规划,构建该区果树树种的合理布局和良种结构,培养发展果品市场和技术市场是攀西地区果品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田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已有研究结果分析土壤呼吸一般规律,探讨土壤呼吸与温度、水分的关系,归纳不同影响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呼吸日最大值一般出现在中午至午后时段,而最小值出现在凌晨,季节变化中冬小麦土壤呼吸最大值出现在拔节期后;指数模型更适合温度与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而土壤呼吸与水分之间没有固定的模型;翻耕、覆盖、施肥会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呼吸速率,而灌溉方式和灌溉量对土壤呼吸速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围绕影响能源需求的各主要因素,建立了五种体现不同技术、经济发展状况的情景,并将中国划分为东北、京津、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中部、西北和西南八大经济区域,应用自主开发的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对2020年各情景下区域的能源需求进行情景分析与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英国议会的一个科学和技术委员会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对于越来越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来说,从燃烧的化石燃料中捕捉并封存碳似乎是可行的权宜之计,碳的捕捉和封存技术(CCS)将得到迅速发展。英国将在该项技术研究中“领跑”,而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将成为该技术的最大需求方。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30年到2050年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50%。到21世纪下半叶,老年人口总量将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3亿以上,老龄化程度为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规模将保持在8000万-9000万,高龄化水平为25%-30%。重度老龄化和高龄化问题将显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4.
树木年轮宽度指标在气候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利用树木年轮宽度重建古气候遇到了困难。因此寻找其他代用指标就成为一项急迫而重要的任务。一些研究发现,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是否所有的树种的树轮碳同位素对气候的响应都同样的敏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工作来验证。为了了解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区马尾松树轮δ13C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选取了南京紫金山的两个马尾松树盘,进行了树轮δ13C的分析,建立了1939~2002和1955~2002年两个树轮δ13C变化序列。与降水、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时数、风速等气候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树轮δ13C对于气候的响应是敏感的,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代用指标;(2)坡向对于马尾松树轮δ13C对气候的响应敏感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树轮δ13C平均值西南坡比东南坡高,西南坡比东南坡对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度的响应更敏感;(3)紫金山马尾松树轮δ13C与该地区生长季(尤其是夏、秋季)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与月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系统的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在空间上发展不均匀,无明显垂直分带,且分布分散,人为干扰严重。目前,在70多个植被类型中,森林类型占25个,江岸两侧海拔800 m以下地区森林已经很少。森林类型中,马尾松、柏木林的分布面积最大,并在许多疏林中成为主要树种,主要是飞播或人工种植。库区大于25°的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17.5%。库区薪炭林仅能满足农村用能总需求量的10.78%。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对森林的不合理砍伐导致脆弱的土壤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生产力下降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库区土壤年侵蚀量达到2.9亿t。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对库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影响将是长期的。调查结果同时表明,库区植物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在5 032种以上,而且乡土树种多。分析认为,只要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契机,紧密结合国家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充分利用良好的生物学基础,科学地封山育林,分带逐步恢复,同时,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发展森林能源,建设多目标复合和多种模式并存的林业经营体系,发展经济,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森林经营环境,实现森林恢复,形成合理布局的水库森林防护系统,促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许多专家、学者反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一些省、区,一些专家、教授预期,改革后获得的养老金将会降低,纷纷提前退休。笔者认为,事业单位是不同于企业的单位,是不创造利润的单位,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不宜推行以缴费为核心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麻栎混交林空间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分空间结构是指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格局,以及林木之间树种、大小、分布等空间关系。林分空间结构决定了树木之间的竞争势及其空间生态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的稳定性、发展的可能性和经营空间的大小。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麻栎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为林分空间结构调整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空间结构参数,以及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等物种多样性数量指标,分析了青阳县麻栎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乔木层优势树种麻栎多为中度以下混交,小叶栎和枫香多为强度和极强度混交;麻栎在空间大小和重要值对比上占有优势地位,小叶栎处于次要地位,枫香处于劣势地位为受压树种;从林分平面布局上看,该林分空间分布多为随机分布。分层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依次是乔木层<草(含藤)本层<灌木层;而均匀度Pielou指数则是乔木层<灌木层<草(含藤)本层;生态优势度Simpson指数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灌木层有17科18属21种植物,淡竹占优势地位,野茉莉、山胡椒等占亚优势地位;草本层有10科12属13种植物,禾叶土麦...  相似文献   

18.
年轮宽度和气候要素的相关或响应分析已大量应用在气候 树木生长的相互作用研究中。以川西南区瓦屋山自然保护区速生树种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的71个样芯,探讨了温度和降雨与柳杉早材、晩材年表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材径向生长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早材年轮指数序列与当年4月的平均温度、4月平均最高温度、上年9、10月平均最高温度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当年7月平均温度以及上年11月最低温度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晚材年轮序列与当年10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柳杉早材年轮的生长过程中气温“滞后效应”表现明显,特别是在上个生长季的9~10月,最高温度的变化对柳杉当年生长季节形成较宽的年轮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季节温度、降水量变化影响早材、晚材年轮的形成与生长  相似文献   

19.
亚热带丘岗区降水丰沛 ,全年降水总量大于蒸发量。以试区为例 ,平均年降水量是蒸发量的1.32倍 ,每年 4~ 7月下旬降水在时间上的分布较为均匀 ,降水频数大 ,8~ 10月底 ,则会出现水分亏缺 ,降水频数少 ,时间上分布不匀。对于第一季水稻的生产 ,耕灌雨养 (天灌 )与传统的灌溉方式在产量形成方面没有多大的差异 ,最大减产率仅为传统灌溉方式总产量的 6.68% ,晚稻则会造成大量减产 ,减产率达 2 0 .98%。因此 ,考虑到在广大的亚热带丘岗区水分调蓄的特殊性 ,可针对区域内具体的水分条件适时插秧 ,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完成第一季水稻的生产 ,第二季则可种植旱地作物以避开季节性干旱 ,这样既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 ,又可以节约因水稻灌溉带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特别是特大型矿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西玉龙铜矿是国内仅次于德兴铜矿的特大型矿山,它的开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有利于带动昌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开发玉龙铜矿既面临着矿产资源开发机制、模式及矿产开发区功能与结构第一系理重大变革,又出现许多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必须面向下一世纪和国内外两个市场,按照新的机制,造反融合式发展,努力建立一个综合功能型的昌都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