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林业部与世界银行达成的协议,在我国60个县市设立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环境监测点,并对监测信息进行科学管理。本研究建立了基本情况库、水土流失监测库、监测结果汇总库、土壤肥力监测库、病虫害监测库等数据库,采用foxPro2.6forWindows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站点分布、数据维护、数据浏览、报表生态、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构成。在系统软件编制过程中,采用了图文交互支持的信息管理方式,充分利用通用字段(General)的多媒体信息存储功能,且程序运行时可完全脱离foxPro的系统环境,在Windows平台下独立执行。  相似文献   

2.
对位于山东中南部的云蒙湖前置库系统进行了全年跟踪监测,通过春夏秋冬四季的数据反映了具体研究概况,原位监测前置库系统沉淀区、浅水生态净化区和深水生态净化区对水体氮磷及藻类的去除率,反映了复合前置库技术对水体的净化效率,结果表明:前置库系统全年对水体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及藻类密度在流经前置库各系统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前置库系统对水体总磷(TP),溶解性活性磷(SRP),颗粒态磷(PP),总氮(TN),硝态氮(NO3--N),氨氮(NH3+-N),藻类的净化率平均分别为47.83%,56.92%,46.94%,34.73%,33.40%,55.71%,34.41%。各净化区对水体氮磷及藻类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相对其他区域前置库浅水生态净化区对水体净化效率较高。PP 的含量在深水生态净化区由于水体的风浪扰动等作用呈上升趋势。植物生长将氮磷富集于体内是对水体净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数据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国际上主要的资源生态环境数据库的长期生态研究网络数据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数据管理工作必须加强5个方面的研究:①数据需求分析研究;②数据与观测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③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④数据文挡的编制;⑤数据的共享和发布。  相似文献   

4.
处在工业发展背后的正是科学,而且人们习惯于假设纯科学的风险分析就足以使事故的频率和严重性下降到接近零的数值.这已经差不多实现了.但是,社会仍然认为剩余的风险不是太高.因此,需要考虑可以从最近和不久前发生的事故和准事故中提取的反馈数据的实体.信息技术和通讯的发展,国际合作的普及以及公益意识的提高,已经使得有可能编制和不断更新有关工业事故的数据库.本文叙述了法国ARIA数据库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5):F0003-F0003
水和生态监测部是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骨干业务部门之一,业务主要涉及地表水和地下水、近岸海域、土壤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项目验收、遥感解译及规划编制等,同时承担天津市水环境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维护和数据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6.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概述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念、必要性、生物学基础和一般程序;论述了生态气候图、农业气候相似距库、生态气候评价的分析模型、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基于定性分析与定量估算相结合的数学模型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认为应用网络技术,建立基于分布式计算的全球入侵物种风险评价数据体系,可有效提高风险评价的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数据质量测试的一般过程,在分析数据差错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应用数理统计,模型预测,变量自身变化规律分析、模糊状态数据监测及数据文档检测分析等方法来预防,检测和减免这些差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土壤普查图件和剖面理化分析的成果资料编制了土壤可蚀性(K)值图,介绍了求取剖面点K值的查图表法、图斑分并与图斑K值的确定原则和编制程序等,应用上述方法,完成了我国第一张地区级K值图,经分析,与公式算法比,查图表法的K值精度为85.4%,与径流小区实测值比,用K值图上相应K值监测的土壤年流失量的精度为86.0%。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循环影响显著.文章基于实地采集的土壤、植物样品的测试数据和1989、2004两年8月陆地卫星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生态系统类型法分析吉林省通榆县1989-2004年耕地、林地、草地、盐碱地、沙地等11 种地类之间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989-2004年通榆县土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共损失了3.18 TgC(1Tg=106t),年均损失约为0.265 Tgc.其中,湿地、草地有机碳库分别损失5.54 TgC和3.71 TgC,盐碱地面积的增加导致有机碳库损失4.75 TgC.林地面积增加和沙地面积减少分别使有机碳库增加了4.58 TgC和3.75 TgC.研究区总体上为一个碳失汇,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沙化和盐碱化造成了有机碳库的碳损失,而植树造林、草地植被的恢复和重建等活动则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该研究对于评估自然环境与人为活动影响下,特别是大规模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增汇潜力和固碳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土壤遥感分类识别专家系统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炜 《生态环境》2004,13(1):63-68,73
介绍了土壤遥感分类识别专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阐述了土壤遥感分类识别专家系统的土壤分类决策判断树的构造原理,讨论了土壤遥感分类识别专家知识表示的基本原则和系统知识库中专家知识的组织方式,以及专家系统推理机的设计原理和推理规则的构建方法。系统采用压缩编码方式存储地学专题图形和遥感图像数据,具有数据与图像的存储更新、查询检索、分析处理、特征提取和信息输出等功能。该系统可以对遥感图像进行土壤类型的分类识别,并对分类精度进行监测与评价。用该系统对新疆天山北麓阜康试验区的土壤分类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许妍  吴克宁 《生态环境》2011,20(11):1777-1782
"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建立农用地质量监测体系。当前我国农用地质量变化监测技术仍然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欧盟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项目是较为成熟的监测项目,可为中国农用地质量监测工作提供借鉴。文章分别就欧盟土壤环境评价监测的相关研究和国内学者对农用地质量监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欧盟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项目在指标选取、监测网络建立、数据更新技术等方面建立了较为成功的机制。未来中国农用地质量监测工作可在关注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土壤退化原因、针对性地选取指标、应用DPSIR模型、确定监测点的方法、充分利用原有监测网络和监测数据等方面借鉴欧盟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在水环境修复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情况日益严重,其引发的水华问题频发,藻类生长代谢过程释放的各类衍生物对水生生态系统及原水处理工艺性能造成影响。为此,分析环境水体、废水处理系统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DOM)的组成、性质和来源,对水环境安全及水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三维荧光光谱技术通过在不同的激发波长上扫描发射荧光谱以获得激发.发射矩阵(EEM),基于EEM数据构建三维立体图或等高线(指纹图)描绘监测对象特性,可分析水体溶解性有机物、藻类及藻毒素等,近年来已在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湖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及废水生物处理性能评价等方面得到应用。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检测快速、试剂消耗量少等优点。文章从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出发,对三维荧光峰的分类、影响因素及其在水环境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该技术在环境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污染控制、污染环境修复提供先进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遥感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空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比较了“空”“天”“地”监测技术在监测范围、时空分辨率、作业条件、成本效率等方面的优缺点,介绍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管理系统的分层构架,指出了管理系统运行中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核心算法及分析建模等,并根据该技术在水环境、大气环境、水土保持、自然资源及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情况,对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土壤可蚀性(K)值图编制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土壤普查图件和剖面理化分析的成果资料编制了土壤可蚀性(K)值图,介绍了求取剖面点K值的查图表法,图斑分并与图斑K值的确定原则和编制程序等。应用上述方法,完成了我国第一张地区级K值图。经分析,与公式算法比,查图表法的K值精度为85.4%,与径流小区实测值比,用K值图上相应K值监测的土壤年流失量的精度为86.0%。  相似文献   

15.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编制导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编制及编制方法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生态建设中的热点之一,不仅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也引起各国政府部门的关注。本文就如何编制区域生态经济规划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的确定、规划应包括的内容以及编制规划的方法、技术路线和程序。文中还对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编制导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编制及编制方法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生态建设中的热点之一,不仅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也引起各国政府部门的关注。本文就如何编制区域生态经济规划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的确定、规划应包括的内容以及编制规划的方法、技术路线和程序。文中还对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城镇体系规划体系的作用的基本原则,并以衡阳市为例对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任务、编制重点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传统遥感技术在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存在无法获取垂直结构、精度较低和时效性较差等劣势,激光雷达(LiDAR)具有主动性强、穿透性强、扫描速度快和精度高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遥感技术在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不足。基于此,笔者通过对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类,介绍了LiDAR技术的原理、类型与特点,在与传统遥感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LiDAR技术在矿山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适用性,以及在典型矿山生态环境指标监测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LiDAR技术可用于监测矿山生态完整性损失、土地损毁、自然侵蚀等类型的大部分指标,且比传统光学遥感精度高,在植被垂直结构参数提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各指标提取的适用性,因矿山规模及生态环境监测的精度要求而存在一定差异;地基LiDAR数据不仅可作为光学遥感数据的补充数据源,而且通过与机载LiDAR相结合,可以满足高精度和较大范围植被结构参数提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市政污水TOC与COD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总有机碳(TOC)相对于化学需氧量(COD)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而且TOC测定仪操作简单,数据准确,用TOC监测代替COD监测有利于实现监测仪器化,自动化。通过对市政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COD与TOC监测数据的相关性研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理论值范围方程,为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TOC监测代替COD监测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鸟类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鸟类是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对鸟类的长期、系统监测工作在欧美已经有百余年历史,且野鸟多样性指数已经成为欧美一些国家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的官方指标.通过对国内鸟类监测现状的分析,结合监测对象、指标、抽样策略和监测方法等监测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鸟类监测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情提出了下一步开展鸟类监测工作的对策与建议.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尽快制定鸟类监测技术规程和标准,统一数据收集和分析平台,逐步构建政府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保护区、观鸟协会和志愿者等多方参与的鸟类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