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身居高层建筑当中,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其中火灾时如何逃生位居第一。现今世界上的消防高车最高只能伸到20层楼,更高处就鞭长莫及了。这就是说,住高楼大厦的人,在火灾突发事件中,要想逃生,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自救。由此可见,学习和掌握一些在火灾中逃生的技...  相似文献   

2.
孙磊  巴哈 《安防科技》2013,(11):37-38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极大地美化城市空间格局的同时,诸多的安全问题突现出来,而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如何逃生尤其需要引起重视。据有关资料显示,如今西安市最高的登高消防车能伸到101米,再高的位置就无能为力了。也就是说,居住在高楼大厦中的人们,在突发的火灾事件中,要想逃生,很大程度上要靠自救。因此,学习和掌握一些在火场中逃生的技巧,就很有必要。利用建筑内的消防设施扑灭火灾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首先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要迅速找到着火的部位,若是初起火灾,要设法扑救。如是电器起火,先关上电源,如是天然气、煤气、液化气起火先关上气,然后用灭火器将火扑灭。确实无力扑救时,尽快设法打火警电话报警。逃生开门前应先触摸门锁。若门锁温度很高,则说明大火  相似文献   

3.
从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特点和以往事故教训可以看出,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且火灾中多数死亡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因此,掌握公众聚集场所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以提高自救能力尤其重要。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火灾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下由于烟气及火的出现,多数人心理恐慌,这是最致命的弱点,保持冷静的头脑对防止惨剧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火灾中,有些人盲目逃生,如跳楼、惊慌失措,找不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失去逃生时机而死亡。在发生火灾时,保持心理稳定是…  相似文献   

4.
火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浓烟弥漫,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发生时,必须及时报警、及时组织疏散自救、及时组织扑救。下面就重点介绍火场逃生的一些有效方法:1.职工和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火灾的预防、扑救和火场逃生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工作和居住场所疏散路线;出差住宾馆后要及时了解宾馆的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2.发生火灾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在穿过浓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沿疏散方向或在救护人员的指引下逃离火场。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各地连续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遭遇森林火灾如何逃生,真的值得我们关注. 在森林火灾中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浓烟和一氧化碳.因此,一旦发现自己身处森林着火区域,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湿.然后要判明火势大小,火苗燃烧方向,逆风逃生,切勿顺风逃生;在森林中遭遇火灾一定要密切关注风向的变化,这不仅决定大火的蔓延方向,也决定了你逃生方向的正确与否.当烟尘袭来时,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  相似文献   

6.
环球要刊     
<正>美国Occupational HealthSafety 2015年第10期企业消防指南美国消防部门向民众强调,公司员工不要救3类火灾:火势超过桌子大小的火灾、冒黑烟的火灾和火焰燃至天花板的火灾。但雇主应给企业配备灭火器以应对某些可救火灾。灭火器距员工的距离要根据灭火器种类进行确定。雇主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灭火和逃生的基本原则,比如灭火要靠近门口站立、逃生时不要使用电梯等。此外,雇主还应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预案中要包含火情上报方法、逃生步骤、紧急逃生路线指示图和员工疏散前进行现场指挥的人员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王铭珍 《安全》2003,24(1):28-28
不久前,北京一家旅游饭店发生火灾。有两位来京旅游的客人不幸在火灾中丧生。火起于夜间,这两位客人当时已经入睡。他们没有听到火警广播,没有来得及逃生而被夺去生命的,假如在火灾初起阶段能收听到饭店方面的火灾应急广播,及时逃生避难就不致于死于异乡。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各地连续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遭遇森林火灾如何逃生,真的值得我们关注。在森林火灾中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浓烟和一氧化碳。因此,一旦发现自己身处森林着火区域,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湿。然后要判明火势大小,火苗燃烧方向,逆风逃生,切勿顺风逃生;在森林中遭遇火灾一定要密切关注风向的变化,这不仅决定大火的蔓延方向,也决定了你逃生方向的正确与否。当烟尘袭来时,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时,应选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地避烟。不可选择低洼或坑、洞,因为低洼…  相似文献   

9.
火灾逃生管     
不幸在火场遇难的,多是躲避不及,以致在烈焰中丧生。美国一家公司最近为高楼大厦展出一套火灾逃生设备,叫做“逃生管”。它是一条长30m的管子,外层由可抵挡高热与浓烟的铝合金制成,内层是可伸缩的柔软材料,当发生火灾时,救生管被送至建筑窗口固定,困在火海中的人钻进逃生管的入口便能一路平安地滑到地面。逃生管每隔2m左右还设有一个拉链做逃生口,万一卡在管中,稍稍移动位置就能找到逃生口,拉开拉链便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这套设备引起了美国很多消防部门的兴趣。火灾逃生管  相似文献   

10.
火灾逃生管     
不幸在火场遇难的,多是躲避不及,以致在烈焰浓烟中丧生。 美国一家公司最近为高楼大厦展出一套火灾逃生设备,叫做“逃生管”。它是一条长30多米的管子,外层由可抵挡高热与浓烟的铝合金制成,内层是由可伸缩的柔软材料,当发生火灾时,救生管被送至建筑窗口固定,困在火海中的人钻进逃生管的入口便能一路平安滑到地面。 逃生管每隔两米左右还设有一个拉链做逃生口,万一卡在管中,稍稍移动位置就能找到逃生口,拉开拉链便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这套设备引起了美国很多消防部门的兴趣。火灾逃生管  相似文献   

11.
火灾逃生面具是为逃避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氰氢酸、毒烟和其他有害气体而使用的头罩式带滤毒罐的面部呼吸系统的保护装置。它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适合成人及儿童使用,可为佩戴者在20分钟内从浓烟和毒气中逃生提供机会。火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据统计,85%以上的受害者不是死于烧伤或热辐射,而是死于建筑结构和装饰材料燃烧时放出的一氧化碳和毒气。多数受害者在被烧伤前就已窒息,而这是可以预防的。带滤毒罐的TF-8型火灾逃生面具(见图1)能有效滤除一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并阻燃隔热,为佩戴者从浓烟和毒气中逃生提供机会。1TF-8型火灾逃…  相似文献   

12.
为在火灾发生时给逃生人群规划最优的安全疏散方案,基于CCRP算法开发1种火灾情况下受容量限制的动态疏散算法。该算法模型将发生火灾的建筑布局信息表达成节点连接弧形式,鉴于可预测危害蔓延对火灾逃生过程中疏散通道封锁时间的影响,为建筑网络图上的节点赋予“危险时刻”属性,逃生人员通过节点的时刻必须小于该节点的“危险时刻”才能规避火灾危险;基于eclipse软件平台,通过动态疏散算法与相似Dinesh算法应用实例对比仿真分析,验证基于CCRP的动态疏散算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结果表明:通过该算法计算出的逃生路径保证逃生人员在最短时间疏散出去;且其具有安全性高和耗时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矿井火灾中受风流变化和烟流蔓延影响的人员逃生路径规划问题,构建火灾时期人员逃生三维仿真模型。首先,建立巷道网络三维结构模型,作为展示平台;其次,基于通风网络解算模型与烟流蔓延参数模型,解算巷道网络中的风速风向、火灾温度和烟气质量分数;然后,确定矿井火灾巷道当量长度的影响系数,并依据火灾逃生路径规划算法得到人员逃生路径规划结果;最后,以国内某矿山为例,对火灾时期人员逃生进行三维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依据矿井火灾情况的不同,可以掌握火灾时期的风速风向、火灾温度和烟气质量分数等参数,得到理想、可行和紧急等3种类型的逃生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从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特点和以往事故教训可以看出,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且火灾中多数死亡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因此,掌握公众聚集场所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以提高自救能力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美国纽约的西格玛医药公司,推出了一种名为“安全出口”的火灾逃生用透明尼龙袋。这种透明尼龙袋,由特种尼龙制成。它附有一条绳子。遇火灾时,逃生者只要将其套在头上,然后拉紧绳子,不仅可以防止浓烟窜入袋中,避免眼睛、喉咙等遭受浓烟的侵袭;而且袋内的空气,可以让逃生者维持7分钟的正常呼吸,以便让逃生者在这段时间内逃离火灾现场。该透明尼龙袋能承受178℃的高温。套在火灾中逃生者的头上后,能保持袋的形状。逃生者逃离火灾现场取下后,只要放在没有浓烟的地方,袋内便会再度充满新鲜空气。火灾逃生用透明尼龙袋@成茹 $《纺织科普》…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 ,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 ,不少人葬身火海 ,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只有绝望的人 ,没有绝望的处境” ,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 ,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 ,就极有可能拯救自己。因此 ,多掌握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 ,困境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逃生预演 临危不乱 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 ,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应急逃生预演 ,使大家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请记住 :事前预演 ,将会事半功…  相似文献   

17.
三、火场逃生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报警、逃生与抢险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的现实问题。火场逃生的原则可用16个字说明:确保安全、迅速撤离、顾全大局、救助结合。“确保安全、迅速撤离”是指被火灾围困的人要抓住有利时机。就近利用一切可用的工具、物品,想方设法迅速离开危险区,不要因为抢救贵重物品而贻误逃生良机,如果逃生通道封死,在无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要采取过急行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顾全大局、救助结合”包括三层含意,一是自救与互救结合,特别要帮助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弱智精神病人逃生,二是自救与抢险结合,应设法扑灭火灾,消除灾情,抢救财物,防止更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三是火灾确实难以扑灭时。应坚持“以人为主,救人第一”。  相似文献   

18.
谗猫  泛泛 《安防科技》2013,(5):39-39
原路脱险原路脱险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向光朝亮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  相似文献   

19.
为增强虚拟现实(VR)技术在地下空间火灾逃生训练中的应用,从仿真和硬件设计2方面展开研究,开发配备基于火灾动态模拟(FDS)热感单元的逃生VR系统。通过PyroSim软件模拟地下空间火灾过程,并将模拟结果作为系统数据来源;通过Unity二次开发,创建增加热感单元的场景交互火灾逃生视景,以模拟火灾现场高温环境,真实展现火灾场景。试验人员通过系统可充分体验真实的火灾烟气和高温情况,从视觉和热感2方面感受火灾环境。结果表明:精细的火焰和烟气视景模拟以及外部热感单元会对试验人员产生较大刺激感,影响其对逃生路线的选择;试验人员均在70 s内完成逃生,达到逃生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研楼潜在火灾源与高密度人流共存,火灾逃生疏散是保障灾后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探索火灾逃生疏散最优逃生条件,应用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FLUENT,数值分析防火分隔导致多种通风方式的起火分区温度、烟气场分布规律,研究火场逃生疏散的最优通风方式。结果表明,火灾初期开启防火分隔设施更有利于人员逃生疏散;关闭防火分隔设施条件下,防排烟系统开启略优于关闭;研究背景条件下,开启防火分隔为逃生疏散最优方案;火灾后关闭防火分隔设施可以控制火灾蔓延,降低财产损失,但应在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后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