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为人粗鲁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尊严。"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如此。教师只有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才能尊重信任教师,才能对教师无话不说,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诉教师,这样师生之间就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教学工作也得心应手,效果好。所以说,尊重、理解、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个庄严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很多人说:"爱是一种奉献。"它如一股甘泉,一股热流,穿透人的心田。其实爱除了是一种奉献以外,它还是一种责任,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就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幼儿,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提高自身素质去热爱幼儿,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幼儿,对幼儿负责,让爱与责任成为幼儿教师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3.
师生代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些学校出现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堂氛围反而不如年轻教师的状况。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是时代的变迁,学生与教师已经产生了代沟。师生代沟的存在让教师与学生对于课堂有了不同的认识进而影响了课堂氛围。要想避免这种状况的产生,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加强教师、学生、学校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4.
<正>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愉悦、满意、进取、收获、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一种享受甚至陶醉的感受。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呢?一、教师应该"心中有爱"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人说严厉打骂也是一种爱,但是在打骂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北大,其心理也是不健康的。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最大的幸福与快乐就在于与学生的交往,因为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眼神,甚至你的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会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人们常说有较高教学艺术的教师长了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这就说明高明的教师善于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肢体语言是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是促进师生之间正常愉快交往和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肢体语言的运用,有时胜似万语千言,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一想到批改数学作业,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尤其是错题多的学生在经常看到许多的"×"之后,也不知道错在哪里,不免对做作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作业上的评语和学生进行交流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了评语,让学生更清楚自己的作业为什么错,怎样做就可以得到教师的肯定,还可以把它当成师生间的交流的工具,从而达到让学生乐写、乐学的目的。一、具体问题具体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育者,我认为教给学生知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人这一辈子最该感谢的其实是我们的父母。可是因为父母太爱我们了,也就多了几分唠叨,我们也就多了几分反感。于是,指导孩子和父母处理好亲子关系就成了教育者刻不容缓且必须去做的工作。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有希望。  相似文献   

8.
<正>"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评价是人的行为中一种自觉性和反思性的体现,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师生教学活动的日益完善。这也是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真正含义——评价促发展。《美术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一、创设真实评价情境,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价尝试美术课堂中,教师随时发现每位学生的"亮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美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虽然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家庭教育,它对儿童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鉴于此,我们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以家长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的双向合作关系",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优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二者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达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让孩子在和谐的教育中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黑面"李鬼"     
李奇今年二十八岁,至今还是个未婚青年.朋友打电话告诉他傍晚去相亲,他一听,心里美滋滋的,哼着小曲就开始忙着"梳妆打扮".车间里熟悉李奇的人都知道,小伙子聪明俊朗,脑袋瓜儿转得快,经常一身休闲西装的打扮,皮鞋也擦得油光锃亮.班上的同事都知道他爱"臭美",闲着的时候也常偷偷地抹他的鞋油,顺便沾沾他的光也臭美一下.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生正处于天真、善良的年龄阶段,学习过程也是他们逐渐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促使学生牢固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自己善良天真的天性,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轻松快乐的茁壮成长。正所谓,教育是一种爱的传递,如果在教学中没有爱,教育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教育教学中,教师伟大无私的爱能够在师生之间筑建一座坚  相似文献   

12.
<正>学困生,一个沉重的话题,上学困生的课也是让老师头疼的事情。冯恩洪教授说:"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分类指导",这就是现在我们开县提倡的"三分教育"理念,对于学困生的帮助是非常有用的。教师若冷落或无意伤害,他们就会很敏感地在心理上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多年的教学生涯,在细心培养优生的同时,我也一直在关注着学习上的这一弱势群体。想帮他们,让他们像别的同学一样享受到学习、思考的乐趣,采取过各种方法,但收效都不尽如人意。没有想到"三分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互动。如果离开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课堂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就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一唱一和,一导一演,使教与学交相辉映,互动和谐统一,从而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教学的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教学的内容达到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知识的最高效率程度。我们知道教学是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的,也就是属于双边的活动,这就要求师生在教学中,要做到很好地了解学生,知道教学的情况,发挥学生的最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碳",一提到这个字,想必大家的脑海里都会出现一种黑乎乎的物质,稍有点化学知识的人会更进一层知道它的化学符号:C,原子量是12.01,甚至知道金刚石——这种目前为止人类所知道的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也是它的一种存在形式,不过这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学生的职责。当前我们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其全面发展。一个健康的人,是身体和心理双重健康,并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所以,在健康问题上不应只重视身体的健康,而更应重视心理的健康。这就对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学有信心,学有所得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师爱如水     
<正>有人说,师爱如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有人说,师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也有人说,师爱如春雨般滋润着我们、如夏日般照耀着我们、如秋果般充实着我们……可我却说:"师爱如水!"师爱如水样无痕教师的爱应该如水一样轻柔、舒适而又不露痕迹,它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中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尊人者,人尊之。"人心与  相似文献   

18.
<正>特殊教育学校将残障孩子集中起来施教的办学模式存在种种弊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这些孩子不能很好地与主流社会融合。孩子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非常不适应,缺乏社会沟通能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同时,普通人群也不了解他们,不习惯同他们打交道,还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排斥、歧视心理。我觉得健康人同残障人打交道的原则是"适度帮助,人格平等",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交流太少了。西方相对来说改革起步较早,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残障学生大部分在就近的普通学校上学,只有重度残障的学生才接受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或者送教上门,所以这些国家  相似文献   

19.
“认识你自己!”这是镌刻在古罗马阿波罗神庙里的一句警世箴言。号称为“万物之灵”的人,在探索宇宙的同时,也开始探索自身了。要认识自己是多么不易啊!古代的先哲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生物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本身就是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精美杰作!人的本性、本质令哲学家、科学家苦苦探索了几千年,现在还是个谜! 人类社会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两性之间的爱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所以“爱根岂是容易折断?人之大患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优化课堂教学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会、会学到善学呢?即"要我学到我要学",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浅淡一下课堂教学还学生发言空间的几点好处。1.还学生发言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性。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不少教师却把时间占为已有,发展成为"主讲"和"主问",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