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国内简讯     
“化学汽提”脱除聚氯乙烯中残留的氯乙烯氯乙烯是一种致癌物质。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树脂产品中,一般残留有氯乙烯数百至数千 ppm。这些残留的氯乙烯在树脂加工及产品应用中,将会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脱除聚氯乙烯中的残留氯乙烯单体,是当前国内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外降低聚氯乙烯树脂残留氯乙烯普遍采用塔式汽提法。我厂采用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就是选用具有某些特性的化学助剂于聚合配方之中,在改进树脂  相似文献   

2.
电催化还原CO2转化为清洁能源或有用的化学品被认为是减排CO2的一种有效方式。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由于分散的金属中心和可调的化学结构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催化领域。综述了MOFs材料用于电催化还原CO2的研究进展,对比了近年来MOFs材料及其衍生物电催化CO2化学转化的效率及产物选择性,并对MOFs材料作为电催化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国内简讯     
《化工环保》2004,24(2)
欧盟禁用6 0多种中国农药我国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紧急预警:欧盟将于2 0 0 3年12月31号起正式禁止32 0种农药在欧盟销售,其中涉及中国正在生产、使用以及出口的农药达6 0多个品种。这6 0多种被禁用的农药中,杀虫剂有31种,还有杀菌剂和除草剂等。这些农药是中国种植业中常用品种,有一定的生产量和使用范围。欧盟禁用的农药有:氧乐果、三唑磷、甲氰菊酯、丙溴磷、稻瘟灵、盖草能、恶霜灵、敌磺钠等,这些农药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于苹果、柑橘、番茄、黄瓜、谷物等的生产中。从2 0 0 4年1月1日开始,含有这些化学活性物质的32 0…  相似文献   

4.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5,25(3):224-224
日本Teijin化学品公司开发出一种采用新的纯化工艺来回收和循环利用高纯度的双酚A(BPA).从而再生利用废弃聚碳酸酯(PC)树脂的化学方法。这项新技术可望将能量消耗降低到从新鲜单体生产BPA所需能量的66%。  相似文献   

5.
《化工环保》2004,24(5):335-33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近日表示,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于2004年5月17日正式生效之后,全球将投人超过5亿美元用于清除这些有毒化学品。该公约将削减和淘汰9种危险杀虫剂以及二噁英、呋喃、多氯联苯等共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产和使用。这是继《保护臭氧层公约》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后,人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国际化学品安全卡 (中文版 )网络查询系统》已于 2 0 0 2年 4月 12日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国际化学品安全卡 (ICSC)是联合国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 (IPCS)编辑的一套权威性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片 ,扼要地介绍了 2 0 0 0多种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接触危害、爆炸预防、急救 /消防、储存、泄漏处置、包装与标志和环境数据等。目前 ,英文版卡片已被世界各国翻译成十几种文字。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还在因特网上建立了 8种语言文字的ICSC网络查询系统 ,极大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对多菌灵农药废水进行化学预处理,减少某些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类的影响,提高可生化性。采用活性污泥-活性炭生物膜二段生化处理法,出水可达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废聚苯乙烯的化学回收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以荣 《化工环保》1998,18(6):332-337
废聚乙烯(PS)转化为燃料油和化学品的化学回收方法,分为废PS单独裂解及废PS与其它废塑料混合裂解两种方式,分别阐述了两种回收方式的研究成果和工艺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膨胀石墨(EG)作为一种新型功能碳材料在油类、染料、农药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EG在废水处理中主要发挥吸附剂及光催化剂载体的作用。对将EG作为纳米铁及其二元金属复合材料的载体制得负载型纳米铁系金属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废水处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化学溶剂吸收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燃烧后CO2捕集技术。介绍了化学溶剂吸收法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化学溶剂吸收法的研究现状,比较分析了几种常用CO2吸收剂的优缺点。重点阐述了两类新型相变吸收剂(液-液相变溶剂和液-固相变溶剂)的研究进展。指出:新型相变溶剂是理想的CO2吸收剂,用其捕集CO2可有效降低吸收剂的再生能耗;相变溶剂吸收CO2的传质反应动力学以及不同类型相变溶剂的挥发和降解特性应作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国外动态     
欧州委员会提出在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限定值议案Chimie Actualites,〔162〕,13—14(1986)为协调欧洲各国在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的限定值,布鲁塞尔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提出一项议案,呈报欧洲议会和经济与社会委员会。法国《当代化学》1986年第162期转载了此议案,并同时公布了西欧主要国家的限定值.该议案包括的有害物质共101种,现将部分有害物质限定值摘录于下表。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与动态     
采用生物还原法去除废水中的铀及其他重金属Chemical Engineering,2005,112(6):15硒、钼、铬和铀是炼油废水、冷却塔排放液及采矿、冶金、电镀、纺织等工业废弃物中常见的污染物。尽管这些金属质量浓度较低(一般为1×10-5mg/L),采用常规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即便是可行的,通常也会消耗大量的化学品,而且会产生大量的难处理废物。荷兰Paques B.V.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生物处理工艺,称为BioMeteq工艺。该工艺几乎不使用化学品,而且减少了废物的生成,可将以上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降至10-9mg/L。该工艺最近在德国某处一套0.2~1.0m3/h的装置上进…  相似文献   

13.
叶晶菁 《化工环保》2007,27(6):583-583
有30国参加的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发表了一份报告,汇总了工业化国家着手解决人造纳米材料蕴涵的健康及环境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在2007年4月于柏林举行的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关于人造纳米材料的第2次会议上,长达77页的报告综述了最新发展信息。报告指出,由于纳米技术的影响还基本未知,世界各国均没有关于纳米材料的管理规定。但很多国家正在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研究那些可能的影响。比利时和爱尔兰等国家称,他们目前没有特殊的法规,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全球公认的纳米材料的定义。位于日内瓦的国际标准组织的技术委员会正在解决这一问题。法国也没有确定实施法规的日期,但法国劳动及环境健康安全局正努力确保将纳米材料划入欧盟的化学品注册、评估及授权项目中。  相似文献   

14.
国外动态     
电镀废物蒸发回收系统 Process Engineering, 69[1], 23<1988> 美国能源部开发了一种用于从金属精加工废物中回收金属和化学品的闭路、高效蒸发法。在美国,金属电镀和精加工工业一般是采用化学“自毁”系统来处理废物。这种方法会沉淀出大量的污泥,必须将其运到具有许可证的填埋场。这种处理方式是非常昂贵的,并且由于将建立更严格的环境立法,而变得更加昂贵。开发的闭路系统能达到接近于零排放,从而可解决水污染问题。该系统从淋洗作业回收干净的水  相似文献   

15.
新型绿色溶剂--室温离子液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有旺 《化工环保》2004,24(6):429-432
室温离子液体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液体,具有较低的熔点、良好的导电性和可以忽略的蒸气压等优点,已被应用到诸多领域。作为一种高效绿色溶剂,室温离子液体在化学分离、催化、电化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离子液体的种类、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国外动态     
美国巴斯夫公司、道化学公司、埃克森公司等9家企业主动提出,在14个州所属工厂六种有毒物质(丁二烯、环氧乙烷、四氯化碳、氯甲烷、氯仿及二氯乙烷)的排放量到1993年年底削减83%(946万磅)的计划。美国环保局要求600家大型企业也主动削减化工、金属、塑料及其制造和运输有关的11000套设施每年排出的14亿磅的有毒化学物质。其中,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化和贸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对贸易中的隐含碳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梳理了隐含碳的概念及估算方法,首先对隐含碳概念以及渊源进行阐述;其次,归纳分析3种碳排放责任的认定原则,由此判定共同负责制应是断定一国隐含碳责任的依据;第三,对目前3种估算隐含碳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关系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在农药和化学品的风险评估工作中,环境动力学模型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Stella软件、Matlab M文件和Matlab Simulink 组件3种建模方式分别构建了微宇宙、湖泊和海湾系统的多介质环境动力学模型,并对3种方式的建模难度、计算耗时及模型直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tella模型最直观,但提供的计算方法有限,更适用于微分方程数量不多且计算周期短的模型;M文件模型建模速度最快,但在直观性和计算速度上没有优势,不建议在环境动力学模型中使用;Simulink模型兼具直观性和计算速度快的优点,无论微分方程数量多少,在需要进行长周期计算的模型中都最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采用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的过程中 ,常常有大量的高浓度二氯乙烷废气排出 ,有些场合其质量浓度高达数十万毫克每立方米。由于二氯乙烷是生产氯乙烯的原料 ,它的排放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提高生产成本 ,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回收净化高浓度二氯乙烷废气 ,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对某厂高浓度二氯乙烷废气的治理实践 ,介绍一种利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装置处理高浓度二氯乙烷废气的工艺。1 废气的性质及处理要求废气流量为 2 0 0 0m3/h ;废气中二氯乙烷质量浓度为 2 0 0 0 0 0mg/…  相似文献   

20.
CO2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CO2分离捕集最新工艺——电化学法、膜法、化学循环燃烧法的研究进展。评述分析了CO2的各种资源化应用前景:CO2气体用作生物碳源、辅助注射成型剂及有机物(如氨基甲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原料等;液态CO2用于人造金刚石、热泵干燥、超临界CO2萃取及固体干冰冷喷射清洗等。CO2作为一种潜在的丰富碳源,应不断研发其新的应用领域,加快其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