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以含铝、钴的化肥废催化剂为原料制备硫酸铝钾(明矾)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化肥废催化剂粒度为300目、硫酸浓度为9 mol/L、浸取时间为30 min、用K2CO3调滤液pH至1-2。在该条件下制备的KAl(SO4)2·12H2O产品纯度为98.2%,达到日本工业标准(JIS K1473-1970)工业级纯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废锰液制高纯碳酸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生产对苯二酚大部分采用苯胺法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锰液 ,若不加处理 ,不仅浪费资源 ,而且污染环境。高纯碳酸锰是理想的高性能强磁性材料 ,是近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生产锰硅合金、锰铝合金、铁氧体、高活性二氧化锰产品的重要原料。本试验研究以废锰液为原料制备高纯碳酸锰。1 试验部分1 .1 试剂与原料氯化钡 ,硝酸铵 ,N-苯代邻氨基甲酸 ,硫酸亚铁铵 ,均为分析纯 ;某厂苯胺氧化废锰液 ,硫酸锰的质量分数约为 1 5 % ,杂质较多 (见表 1 ) ;工业碳酸氢铵 ,硫化钠。1 .2 试验步骤( 1 )过滤除去废锰液中的固体残渣 ,检测滤液中是…  相似文献   

3.
邵建新  高景华 《化工环保》2001,21(6):367-368
1730聚酯绝缘漆最早由西德 Beck公司研制成功 ,并用于 B级漆包线 (使用温度低于 1 30℃ ) ,现已有 5 0多年的使用历史。我国于 1 962年后将 B级绝缘材料大量用于机电工业 ,至今仍在使用。目前 ,国内外普遍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单体为原料 ,经过与多元醇醇解、缩聚的工艺路线生产 1 730聚酯绝缘漆。我们以废聚酯塑料制品 (主要是废弃的矿泉水瓶 ,其化学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为原料 ,经醇解、解聚一步完成 ,然后进行缩聚等工艺制得1 730聚酯绝缘漆。研究了原料配比、醇解温度和反应时间、缩聚反应温度、真空度等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  相似文献   

4.
用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席国喜  孙晨 《化工环保》2004,24(6):452-454
用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考察了醇解时间对醇解产物、聚合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该方法的主要工艺参数为:废PET:PG(摩尔比)等于1:1.5,废PET:MA(摩尔比)等于1:1,醇解温度190~200℃,醇解时间3.5~4h,聚合温度190~210℃,聚合反应时间1.5~2h。试验所得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的性能符合企业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用蒽醌生产中的废硫酸制备硫酸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娉  程秀莲 《化工环保》1999,19(5):298-302
研究了以蒽醌生产中的废硫酸为原料,通过缔合,置换,解缔等步骤,制备硫酸钾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可使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从23%降至0.60%,废硫酸成盐率为89.01%,硫酸钾纯度为95.85%。  相似文献   

6.
以废腈纶为原料,经碱法水解反应和扩链反应制取乳液用高分子增稠剂。水解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95℃,水解时间4h;水解配方为m(PAN):m(NaOH):m(H2O)=1:0.6:5;扩链反应温度95℃,扩链反应时间约4h。对不同乳液体系进行的增稠性能评价及应用表明,利用该技术制备出的高分子增稠剂性能优良,应用范围广泛。现已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1000t/a的工业装置。  相似文献   

7.
专利资讯     
<正>专利名称:以废红色内胎为原料制备浅色再生橡胶的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0910063452.3公开号:CN101628997申请日:2009.08.01公开日:2010.01.20申请人:仙桃市聚兴橡胶有限公司一种以废红色内胎为原料制备浅色再生橡胶的生产方  相似文献   

8.
童孟良 《化工环保》2006,26(4):318-320
研究了以废镍铝合金粉(废镍渣)为原料、H2SO4为浸出剂、尿素为沉淀剂制备镍催化剂的方法;考察了Ni浸出条件对其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催化加氢实验对镍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Ni的浸出条件:w(H2SO4)25%、酸浸时间3h、n(废镍渣):n(H2SO4)=1.0:1.4。在该条件下,Ni的浸出率为92.85%。Ni的回收率在90%以上。催化加氢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120~125℃、压力大于或等于1.2MPa、催化剂用量1%(质量分数)的条件下,可将异丙叉丙酮经一步液相催化加氢反应制备成甲基异丁基甲醇(MBC),异丙叉丙酮转化率为100%,MIBC的收率达99.3%。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九台市溶剂厂以玉米为原料,采用发酵法生产丁醇、丙酮、乙醇总溶剂,年产量约5000吨。生产过程中,每小时约排出废醪液29吨(平均),其水质见表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含铝废泥和工业盐酸为原料制备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通过对物料配比和反应条件的考察,成功制得了有效含量(以Al2O3计)8%,盐基度50%的符合GB/T 22627—2014《水处理剂聚氯化铝》标准的聚合氯化铝产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条件,在传统一步法、两步法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利用含铝废泥和工业盐酸制备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工艺加以优化,使得改进后的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既能实现含铝废泥中铝资源的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可实现含铝废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是一种具有实际生产改良意义的聚合氯化铝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1.
1.概述亚氨基二乙酸盐酸盐(简称二酸盐)是合成除草剂草甘膦的一个中间体。每生产1吨100%的二酸盐就有10吨废母液产生,排弃后造成环境污染。关于二酸盐废母液的利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1985年8月我厂进行了利用二酸盐废母液作冷冻剂的研究,并于同年10月利用研究成果建成了一套处理装置。用处理后的二酸盐废母液作冷冻剂,用于实际生产,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专利资讯     
用废旧循环回收玻璃粉末作为填充物的乙烯基聚合粘合物;废显像管碎玻璃专用清洗设备;废显像管碎玻璃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废碎啤酒瓶生产无气孔微晶玻璃板材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用废玻璃制作的微晶玻璃板;利用废旧荧光灯管制备泡沫玻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莱州市府前科技中心开发成功一项利用废泡沫塑料制保温隔热砖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平顶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问题 . 该技术用废泡沫塑料为原料,选用来源广、价格低、阻燃性能好的新型结合剂,将隔热砖制成5~7 cm厚,其保温隔热效果可达到水泥聚苯保温板10~12 cm厚的水平. 该产品现已在新疆、宁夏等地投入生产,生产1 m3隔热保温砖可获利150~180元,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干凝胶转化法对甲醇制烯烃(MTO)废催化剂SAPO-34进行再生,将SAPO-34分子筛晶化所需的硅、铝、磷原料同时作为黏结剂使用,经干凝胶转化制备出再生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及MTO反应活性评价。表征结果显示,再生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粒径分布、孔结构、耐磨性及酸中心均得到了恢复与改善,磨损指数可达0.35%/h。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加入量为1.0 g、进气中甲醇质量分数为95%、甲醇质量空速为3 h-1、反应温度为450℃、反应压力为常压的条件下,再生催化剂的甲醇转化率接近100%,双烯(乙烯和丙烯)选择性较废催化剂提高了约3百分点,可达87%以上;同时,再生催化剂的寿命也较废催化剂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用铝灰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铝灰、废盐酸为原料,用酸溶法(一步法)生产液体聚合氯化铝,对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熟化温度、熟化时间等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得到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的净水效果进行了模拟试验,净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用废铅蓄电池制备黄丹和红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铅蓄电池为原料,采用湿法、火法联合冶炼技术制备黄丹和红丹。该技术可靠、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铅尘处理效果好,且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用该法制备的红丹产品,Pb3O4质量分数达到97.44%。  相似文献   

17.
以含锌废催化剂为原料,经酸浸、除杂、锌粉置换、合成等工艺制得碱式碳酸锌,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煅烧制备纳米氧化锌。考察了酸浸工艺硫酸溶液含量和液固比(硫酸与含锌废催化剂的质量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对纳米氧化锌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质量分数为30%、液固比为5的最佳酸浸工艺条件下,锌浸出率为92%;在最佳煅烧温度为400℃的条件下,氧化锌质量分数大于95%,比表面积大于50 m2/g;纳米氧化锌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小于50 nm。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是以硅氧为主链 ( - O- Si- O- )的半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在其生产中未反应硅粉和催化剂的混合物称为废触体 ,主要成分为硅粉、铜、碳和水等。目前 ,国外生产 1 0 0 kg有机氯硅烷产生废触体3.5 kg,且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而我国则为 1 0~ 1 1kg,尚未得到妥善处理。国内年产废触体约 1 40 0 t,若能回收利用 ,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某厂的废触体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有机硅废触体的处理方法主要有 :( 1 )氧化还原法回收单质铜 ;( 2 )利用废触体合成苯基单体 ;( 3)回收二价铜盐 ;( 4 )利用硅粉合成四氯化硅。由…  相似文献   

19.
以某医药企业产生的含铝废盐酸为原料制备了液体聚合氯化铝(PAC)。确定了适宜的有机物去除方法和碱化剂,考察了碱化剂投加量、废盐酸铝离子含量等合成条件对PAC产品指标的影响,并比较了自制PAC和市售PAC对该企业污水站二沉池出水的混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废盐酸中有机物,选择固体Ca O作为碱化剂,在活性炭投加量1‰(w)、吸附时间1 h、铝离子含量9.5%(w,以Al_2O_3计)、CaO投加量80 g/L、反应时间24 h的条件下,制备的液体PAC达到行业标准HG/T 2677—2017《工业聚氯化铝》中的Ⅲ类标准;自制PAC对废水COD和SS的去除率均优于市售PAC,不仅可替代其使用,还可外售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以环己酮生产废水(以下简称废水)为溶剂,以木质素、三乙烯四胺及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制备了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木质素胺。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木质素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 h,n(甲醛):n(三乙烯四胺)=3.0。经FTIR表征,以废水为溶剂和以去离子水为溶剂所制备的木质素胺结构相同。以实验制备的木质素胺为乳化剂制成的乳化沥青的性能指标达到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