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工环保》2001,21(6):372
美国得克萨斯洲Harlingen市建成第一套超临界水污泥处理装置,现正进行试运行,待第二套装置建成后,污泥总处理能力约为35000加仑/d(污泥固体质量分数为7%~8%),可处理掉2座城市污水处理场和1座工业废水处理场产生的全部污泥. 这是超临界水氧化法首次工业化用于处理污水场污泥.在1100、3400磅/英寸2及有氧存在的条件下,有机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重金属被氧化成不能被滤出的状态. 该装置的投资为300万美元,污泥(干泥)处理费约为180美元/t,而土地施用法和土地填埋法对污泥的处置费用为275美元/t .该装置处理1 t干泥产生的废热及CO2产品可销售120美元,从而使处理费用降至60美元/ t. (以上由陈殿英供稿)  相似文献   

2.
国外动态     
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微乳液处理危险废物ChemicalEngineering ,2 0 0 2 ,10 9( 5 ) :19  LosAlamos国家实验室正在开发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微乳液工艺 ,用于去除混合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和有害金属。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物的处理费用一般约为 2万美元 /桶 ,而采用该超临界技术将有害金属去除可降低其处理费用。试验中 ,在温度为 4 5℃和压力为17 5~ 2 4 5MPa条件下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微乳液将废物中 99%的铜和铕 (一种放射性代用品 )去除。金属在二氧化碳中是不溶解的 ,而仅用水时 ,只有当水的用量很…  相似文献   

3.
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和新菱冷热工业共同开发用高温高压水将生活垃圾分解成 CO2 和 H2 O的装置。高温高压水具有使常温常压下无法分解的有机物分解的性质 ,这种过程称为水热反应。该装置就是采用水热反应技术来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是先将生活垃圾除去金属和塑料 ,然后与水在反应装置内混合 ,在压力 1 0 MPa、温度30 0℃条件下使生活垃圾液化。减压后通入空气氧化 ,使生活垃圾分解成 CO2 和 H2 O。用高温高压水分解生活垃圾@洪蔚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 Solmecs公司开发出一种从气流 (电厂烟道气 )中去除 CO2 的新方法。该法被称作化学 -温度 -交替吸附 ( CTSA)法 ,使用一种由该公司开发出的具有专利权的固体吸附剂。这种高孔隙度吸附剂在 4 5~ 65℃利用化学吸附将 CO2 从气流中吸附去除 ;吸附的 CO2 在 1 0 0~ 1 2 5℃被解吸 ,同时使吸附剂的活性再生。据估计 ,该法的投资为 60 0美元 /( t CO2 ·h- 1 ) ,而传统的胺吸附法的投资为 90 0美元。新法的运转费用为 2 0美元 /t CO2 ,而胺法为 35~ 4 0美元。新法费用低的原因是因为其设备简单 ,能耗低及运转稳定。该法已完成实验…  相似文献   

5.
新型污泥回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 Kemira Chemical Kemwater公司开发出一种新技术 ,将在 Malmo water建一座装置 ,用于连续回收城市污水污泥。该装置两年后投入运行 ,可处理干固体污泥 80 0 0 t/a。虽然该法比将脱水污泥撒到农田的方法贵 ,但后者在北欧国家正被逐步禁用。在该法中 ,污泥与硫酸混合 ( p H<2 ) ,以使重金属、沉淀物及磷酸盐溶解。酸化污泥在污泥 -污泥热交换器被加热至 1 0 0~ 1 1 0℃ ,然后进入玻璃衬里反应器 ,被加热至 1 40℃ ,并在 3.6 bar压力下水解约1 h。由固体有机物和溶解的无机物组成的经过处理的污泥在热交换器被冷却并降压。经离心脱水后…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动态     
《化工环保》2006,26(1)
利用废物制氢的方法ChemicalEngineering,2005,112(8):17,18日本静冈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从造纸黑液市政垃圾、碎纸甚至猪粪等生物质中一步法生产氢气的方法。该过程在超临界水(SCW)中完成,可产生比常规的重整—气化工艺多2~5倍的氢气。用废塑料制氢时,通常采用两步工艺:首先在0.5~2MPa压力下生成蒸汽,然后在1300~140℃、0.5~2MPa压力下进行气化—氧化。这一工艺的氢气收率仅为每克废物(以有机碳计)中不到1L。而采用SCW工艺时,生物质于700℃、10MPa压力下在高压反应器中气化和反应。当总进料中的水与碳的摩尔比为20、并加入质量…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莉  陆晓华 《化工环保》2002,22(2):115-118
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实例及使用范围,对比分析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与焚烧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技术特点,经济实用性,指明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在化工环保等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国外动态     
利用高效嗜热菌将有机废物转化成肥料Chemical Engineering,2 0 0 1(2 ) :19   IBR(国际生物回收 )公司开发出一种被称作自体嗜热好氧消化 ( ATAD)方法 ,利用自然存在的 60~ 75℃嗜热菌将有机废物转化成肥料。 IBR公司将对该法进行扩大试验。该法处理废物所需的停留时间为 60~ 1 0 0 h,而同样利用嗜热菌的堆肥法则需要 3~ 6月。该法的改进之处在于 ,将有机废物浸解成浆液并将其 p H提高到细菌能够快速生长的范围。该法所用的关键设备是一种具有专利权的浸没式曝气装置 ,可保证最佳消化所需的氧气供给。消化完成后 ,将浆液脱水干…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水氧化装置氧化有机氯化物ChemiealEngineering,100[12],17(1993)首座工业规模的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迪尔帕克建成。这座耗资6M美元、处理能力为5000gal/d的装置可以处理多种污染物,包括废水中的...  相似文献   

10.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焦化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方法及装置。具体方法如下:将焦化废水及双氧水加入反应釜中,在300~500℃、16~28 MPa的搅拌条件下反应1~5 min;反应完成后,分别收集气体及液体产物,从而实现焦化废水的净化。该专利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将焦化废水与双氧水在反应釜中进行加温、加压反应,可高效去除焦化废水中的COD、挥发酚、总氰化物和苯并(α)芘等有毒有害污染  相似文献   

11.
国外动态     
超临界水热分解煤制 H2 和 CH4资源环境对策 ,2 0 0 0 ,3 6(10 ) :5 1  日本工技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和煤炭利用综合中心共同开发成功用超临界水热分解煤等有机物制造 80 % H2 和 2 0 % CH4 气体的新技术。每克煤可生成 2~ 3L气体 ,煤中碳或氢几乎可全部按理论量进行反应 ,生成的气体中不含硫化物。同时氢气生成时能和副反应生成的 CO2 分离 ,使 H2 能高质量浓缩 ,用作燃料。新工艺产生的氯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都能以无害化形式被分离。  该技术除煤以外 ,还可用于分解其他有机物 (碳源 ) ,如生活垃圾、家畜粪尿、动植物残体、…  相似文献   

12.
贵溪化肥厂与某高校合作成功开发出用磷石膏制取硫酸钾两步法新工艺 ,并通过了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在完成小试的基础上 ,于今年 1月中旬动工兴建 50 0 0 t/ a硫酸钾中试装置 ,力争 3个月建成试车。中试成功后 ,将投资 30 0 0万元兴建 5万 t/ a硫酸钾工业生产装置。该厂现已形成 4 5万 t/ a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能力 ,每年排出废磷石膏 6 0多万 t,兴建用磷石膏制取硫酸钾新工艺装置 ,将为处理建厂投产以来历年堆存在渣场上的废磷石膏找到出路。主产品硫酸钾和副产品氯化钾可作肥料或生产复合肥的原料 ,副产品碳酸钙可制作水泥。这既可解决磷石…  相似文献   

13.
国外超临界水氧化法在有机危险废物处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介绍了以超临界水为反应介质的超临界水氧化法的特点及其在处理多氯联苯、二恶英等有机危险废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国内简讯     
有机氟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用物化—生化工艺处理有机氟工业废水的研究 ,其中生化阶段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试验废水为氟橡胶、树脂工业的排放水和生活污水的混合 ,主要污染物为氟溶剂(CHF2 CF2 CH2 OH)、氟系表面活性剂 (C7F15COONH4 )等卤代有机物和SO2 - 4、Cl- 、Al3+ 等无机盐类 ,COD为 15 0~ 2 2 0mg/L ,pH为 7.0~ 8.5 ,水温为 2 2~2 6℃ ,BOD5/COD为 0 .0 7,可生化性差 ,无机盐浓度高 ,毒性大。试验结果表明 ,水解酸化可将含氟废水的BOD5/COD由 0 .2 …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城市生活垃圾属废弃物的再利用范畴,不仅可作为再生物质的原料,而且还可作为能源.利用垃圾焚烧方式回收其能量的垃圾处理技术在近20年得到迅速发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大量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这些发达国家还利用无机垃圾制RDF(垃圾衍生燃料),利用废塑料制汽油,利用有机垃圾制取甲烷,这些制取能源的方法被认为是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一个重要方向.深圳市1988年投产了从日本引进的两台三菱马丁式垃圾焚烧炉,日处理垃圾150吨/台,发电装机容量为3000千瓦,开我国焚烧工艺处理垃圾并利用余热发电的先河.预计到2010年,各地将建有各类垃圾能源工厂150~200座.  相似文献   

16.
四川维尼纶厂于 1 996年建成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精甲醇装置合成气碳氢不平衡 ,每小时需补充CO2 2 50 0 m3。 1 997年初该厂采用了成都华西化工研究所提供的利用 MEA水溶液常温常压吸收烟道气中的 CO2 ,再升温解吸获取纯 CO2 5万 t/ a的技术方案 ,并委托成都华西化工研究所完成设计和工程建设。该装置于 1 998年初建成 ,一次试车成功 ,按合同正常运行 1 a后于 1 999年 4月验收正式转交。该装置可处理常压、1 45℃、CO2 体积分数为7%~ 8%的烟道气 4 80 0 0 m3/ h,年产纯度大于99.5%的 CO2 气体 5万 t。该装置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 1 )低…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技术与装置”(简称FSB),2000年11月26日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研究成果鉴定。该垃圾处理装置通过采用以垃圾炮、垃圾粉碎机、色分机等装置,配以生产系列环保肥料及建筑材料,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其中垃圾炮、垃圾粉碎机、色分机的研制成功,属世界首创。 据介绍,FSB法是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方法,其投资仅为焚烧法的1/5至1/10,为卫生填埋法的1/2至1/3,并且无二次污染。 该装置单元生产线日处理能力为50~60吨,在垃圾炮中实现对生活垃圾消毒、灭菌、除臭、水解、减量五大作用。通过垃圾粉碎机可把软硬物同时粉碎到80目以下。再经过有色金属和电池分离器(色分机)将垃圾中的电池、铜、铝、不锈钢分离出去。剩下的无害化原料可生产环保肥料和其他环保制品。 FSB法是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五研究所利用高新技术和军转民技术,历时15年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了五项专有技术:垃圾炮技术,特殊粉碎技术,电池和有色金属分离技术,30种新型环保肥料配方工艺技术,30种新型建材修路制品配方工艺设备技术。以上五种技术配上分离、烘干、磁分、制肥、建材等生产设备和全套软件,形成一整套工业化、规模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工厂化。 (侯铁中)  相似文献   

18.
国外动态     
一种从废物中回收高质量苯乙烯聚合物的低费用方法ChemicalEngineering ,2 0 0 3,110 (2 ) :19  日本Recycletec公司开发成功一种新工艺 ,用其回收的苯乙烯聚合物的性能与新的聚合物的性能一样。据估计 ,一座规模为 30 0 0t/a的装置 ,苯乙烯聚合物的回收费用为 4 3美分 /kg ,而新的聚合物的生产费用为 1美元 /kg。废苯乙烯聚合物经粉碎后 ,用气动法使其与较重的杂质分离 ,再用甲苯或乙苯在 75℃条件下将其溶解。溶液经过滤去除污染物后 ,经顶针阀被注入带有夹套的多管式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管为真空 ,且每根管都带有螺旋 ,以强化热交换。…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处理煤气化生化污泥,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考察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含水率为90%(w)的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80℃、反应压力25MPa、氧化系数(初始反应加入的H_2O_2的摩尔数与理论上废水完全氧化所需的H2O2的摩尔数之比)4.0、反应时间2 min。SCWO处理后的气相产物为O2、CO2和少量N2,清洁环保,可直接排放或回收利用。液相产物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均大幅降低,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或回用。固相残渣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可直接进行填埋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0.
John Zink公司向市场推出一种可以利用烟道气循环减少燃气锅炉NOx排放量的燃烧器 .在现场试验中,该燃烧器NOx的排放体积分数稳定达到30×10-6,最低达到10×1 0-6. 该技术被称作冷燃料法,因为烟道气与燃料气混合使燃料气的热值从1200 Bt u/英尺3降至400 Btu/英尺3,使绝热火焰温度降低,从而减少NOx的产生量.该技术的关键是一个具有专利权的文丘里喷嘴.该喷嘴可利用燃料气的驱动力将烟道气循环引入燃料管线中,从而避免使用风扇. 由于技术简单,该法的投资要低于其他方法.对于一个100 MM Btu/h的典型燃气锅炉,该法去除1 t NOx的费用为527美元,而常规烟道气循环法则需要1 120美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则需要3148美元.该技术可适用于任何一种常规燃烧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