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盐粒子含量测定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海盐粒子含量采用不同测定方法的变化趋势和规律,采用纱布法和湿烛法这2种采集分析方法,测定了海南三亚、万宁、厦门和青岛4类大气环境中海盐粒子含量。通过对测定数据的讨论与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海域、不同环境气候条件下海盐粒子含量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探讨了2种采集分析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般环境样品和可综合利用的废物中的放射性水平是很低的,且大部分为天然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中,均有α粒子的发射。核热电站所排放的“三废”中,α放射性的比例不大。但在核电站环境放射卫生监测规范中,规定了对环境样品作总α放射性的测量。因此,低水平α放射性的测量,是监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黄山夏季气溶胶吸湿性及与化学组分闭合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大气气溶胶的吸湿性对其光学性质、云凝结核的活性以及人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利用2014年7月在黄山光明顶观测获得的气溶胶的吸湿增长因子(GF)和多尺度气溶胶离子化学成分的观测数据,进行气溶胶吸湿性与化学组分的闭合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夏季气溶胶(在70~230 nm范围内)中硫酸铵、有机物(OC)、不可溶的物质含量最多,硝酸铵含量次之,硫酸氢铵含量最少,其中主要无机成分含量随着粒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气溶胶在白天的吸湿性强于夜间,并且气溶胶粒子的吸湿性随粒径增加有逐渐增强的趋势;根据所有粒径的气溶胶粒子化学组分计算出的吸湿性参数κ值与κ观测值呈现大致相同的波动变化趋势,并且较接近观测值,决定系数r~2达到0.60.  相似文献   

4.
应用HPGe γ谱仪测定了5种辽宁省进口的远洋鱼类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并估算了食鱼所致城镇居民内照射剂量当量。放射性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鱼肉和鱼骨中天然U、226Ra和232Th含量接近,而鱼骨中40K和137Cs含量仅为鱼肉的1/6。  相似文献   

5.
运用原子吸收火焰发射光谱法对矿泉水中锂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并做回收率实验,对整个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按照国际通用方法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了评定和合成,得到原子吸收火焰发射法测定矿泉水中锂离子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原子吸收法火焰发射测定矿泉水中锂离子的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回收率测定和标准溶液配制。采用本方法测定的矿泉水中的锂离子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69μg/L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广东某铀矿下游水系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利用HPGe-γ能谱仪测量了池塘底泥、溪流沉积物和水稻土剖面中238U、235U、226Ra、232Th和 40K的含量.结果表明,该铀矿水系沉积物中238U、235U和226Ra污染较严重,其中池塘底泥>溪流沉积物>水稻土,而232Th和 40K的变化较小.水稻土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相对较低,证明稻田没有利用铀矿排放的溪水进行灌溉;而受铀矿生产影响的池塘沉积物中238U、235U和226Ra平均含量分别是水稻土的100、87和155倍,且随所采底泥样品垂直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在40cm左右含量最高.溪流沉积物中238U和226Ra含量随深度增加有小幅增加,而且238U和226Ra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艾比湖流域春季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crotopsⅡ太阳光度计观测数据,得到艾比湖流域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AOD550)、Angstrom波长指数(α).结果显示,艾比湖流域春季AOD主要集中在0.1~0.4之间;受盐尘迁移过程中粉尘扩散、沉降等影响,精河地区和乌苏地区气溶胶光学性质存在一定差异.精河、乌苏两地AOD平均值分别为0.290和0.242,变异系数分别62.966%和47.444%,α平均值分别为0.609和0.894,变异系数为33.368%和56.946%,精河地区大气气溶胶主控粒子粒径相对较大,而乌苏地区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AOD和α的关系复杂,当地主导风向是沙尘气溶胶的主要来源,温度变化并不是导致艾比湖流域AOD变化的内在原因;α0.5时,乌苏地区AOD随RH的增大而减小,精河地区受盐尘中可溶性离子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吸湿性,α1.0时,细粒子吸湿增长造成AOD随RH的增大而增大,当0.5α1.0,气溶胶表现出一定的吸湿性,但当50%RH时,可能存在降雨对气溶胶大颗粒的冲刷从而导致AOD的降低;精河地区AOD高值的主要原因是大粒子的增加,小粒子气溶胶引起高污染现象的可能较小;乌苏地区气溶胶组成成分复杂,AOD高值受细模态粒子和粗模态粒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苯并[α]芘(B[α]P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含量、溶酶体膜和DNA损伤以及凋亡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α]P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存活率在96.72%~97.71%,而B[α]P对血细胞ROS含量、溶酶体膜稳定性和DNA损伤以及凋亡指数影响显著(p<0.05),且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各处理组血细胞ROS含量在实验时间内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与B[α]P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同时在12、24 h时,各B[α]P处理组血细胞ROS含量大小为:1 mg/L>4 mg/L>16 mg/L>0.25 mg/L。除0.25 mg/L处理组血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拖尾率和任意值在12 h和6 h内以及1 mg/L处理组血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拖尾率在6 h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处理组血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以及拖尾率、任意值、凋亡指数在实验时间内分别呈现下降或上升趋势,同时各处理组血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和DNA损伤程度、凋亡指数分别与B[α]P浓度和作用时间呈负、正相关性。因此,作者认为B[α]P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毒性损伤效应,且与B[α]P胁迫程度直接相关,同时B[α]P在血细胞内代谢产生的ROS及其代谢产物是造成血细胞损伤、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大亚湾核电站周围海洋生物中放射性本底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1988—1990年对大亚湾核电站周围的港口,鹏城、东山和澳头四个测站海洋生物中的多种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其结果是,各测站的马尾藻中~(238)U、~(232)Th、~(226)Ra的含量顺序为港口>鹏城>东山>澳头,~(40)K和总β含量顺序为东山>鹏城>澳头>港口;各测站的鱼类(兰圆鯵、小工鱼)中~(238)U、~(232)Th、~(226)Ra的含量顺序为东山>鹏城>港口>澳头;各测站几种生物中~(137)Cs的含量较接近,都在0.4—0.9Bq/kg之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2种不同施锌和施铜水平下苗木和离体菌丝中铜锌含量研究了接种外生菌根(Suillusbovinus)对欧洲赤松(Pi-nussylvestris)苗生长和微量元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结果表明菌丝的侵染增加了苗木生长同时也增加了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然而菌根植物中的重金属大部分分布在根部在铜处理中菌根植物地下部分的铜含量是无菌根植物的2.6倍在锌处理中锌是无菌根植物的1.3 倍. 说明菌丝侵染使植物将过量的重金属滞留在根部从而增加了植物对过量重金属的抗性.通过进一步测定培养在过量重金属中的离体菌丝的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随着外界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菌丝分泌物内重金属含量比菌丝内重金属含量增加快说明滞留在根部的重金属可能并没有进入根系而是以某种形态滞留在菌丝分泌物和菌丝内.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光散射式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尘埃粒子的颗数和大小的原理是根据光的微粒散射的物理性质:当单个粒子随空气流经某一特定的“光灵敏区”时,就产生一个散射光脉冲,这个光脉冲经过光电转换为一个电脉冲信号,电脉冲的个数就是粒子的颗数,而粒子的大小可用已被标准粒子标定过的各档电脉冲的幅度来比较确定。问题在于当被测粒子的浓度过大时,记录下的电脉冲的个数会小于真正的粒子颗数。这种少记数而造成的误差现象,称为重叠误差。产生少记数的原因有二种,一种是二个或二个以上粒子同时进入光灵敏区,而它们各自的散射光合并为一个光脉冲;另一种是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光脉冲经光电转换后只记录下一个电脉冲。本文只讨论由于粒子在光灵敏区(以下简称光区)重叠而造成光脉冲个数少于真实粒子数的这种重叠误差。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核素土壤-植物吸收与钍、镭富集植物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志强  陈迪云  宋刚  岳玉美 《环境科学》2011,32(4):1159-1163
对采集珠江三角洲从化、台山等地的11种植物以及对应的土壤样品,采用HPGe-γ能谱分析了其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238U、226Ra、232Th和40K的平均含量为151.8、 146.3、 226.6和665.5 Bq/kg,高于我国和世界的平均值.植物样品中的238U含量较低,大多数样品低于检出限,而226Ra、 232Th和40K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铁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样品中226Ra、232Th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285.9 Bq/kg、 968.5 Bq/kg,对应的生物富集系数 (bioconcentration factor)的平均值为2.20、 4.23,而其它10种植物226Ra、232Th的生物富集系数均在10-1~10-2的范围.铁芒萁226Ra和232Th 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都大于1,可以认为是226Ra和232Th的超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水下枪炮类武器发射问题的研究意义,并对其军事需求进行了分析。之后对常见的水下枪炮发射方式进行了介绍,并简述了各自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目前对水下发射问题内弹道的研究进展,结合水下枪炮发射问题自身特点,阐述了燃气射流的形成机理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过程,比较性地总结了空气中枪炮发射膛口流场与水下枪炮发射膛口流场的研究进展及对应典型波系结构。最后,对水下枪炮发射领域仍存在的科学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对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中粒子电极感应电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粒子电极材料、无机盐含量和有机物含量均对粒子电极电位有影响。对不同的粒子电极材料 ,粒子电极电位随无机盐含量和有机物含量变化的趋势不同。结果为处理实际有机废水操作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电解铝厂进行样品采集,根据厂区内部环境特征,分为8个样地,共采集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 exile)样品24份。利用Optima 5300 V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该厂区内纤枝短月藓植株及其基质8种金属元素(Al、Ca、Fe、K、Mg、Na、Pb、Ti)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金属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厂区Al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金属元素含量(基质中其平均含量达到154011.28 mg/kg,植物体内平均含量为28 998.63 mg/kg)。纤枝短月藓可以很好地反映Al、Mg、Na、Ti这4种元素变化,在一般环境下可以较好的指示Ca元素含量,对于Fe、K、Pb这3个元素含量变化不能很好的反映;因此纤枝短月藓对铝厂部分金属元素具有监测意义。  相似文献   

16.
1.原理和方法根据文献[1],假定地面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主要天然来源是土壤和土壤粒子的再悬浮,则可以认为空气中的放射性浓度决定于当地土壤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和空气中的含尘量。1980年Jacobi在慕尼黑测量地面空气中放射性浓度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1982年报告中的有关地面空气中  相似文献   

17.
<正> 导言~(10)Be,是一种宇宙成因核,是通过宇宙射线与上层大气作用形成的。其主要核反应为~(14)N(P,X)~(10)Be 和~(16)O(P,X)~(10)Be。~(10)Be 是β~-发射体,半衰期为1.5×10~6年。大气中产生的~(10)Be,是通过各种途径(主要是通过降雨)而沉积在地球表面上。目前已测定各种地球物质中~(10)Be 的含量极低,约为10~4—10~9原子数/克,估算的全球平均产生速率为2.1×10~(-2)原子/厘米~2·秒。自从1956年 Arnold 第一次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  相似文献   

18.
在沈阳市张士地区采集蔬菜和植物样品,采用(PE-AA30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对样品中的铜、铅、镉进行分析测定。通过对植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发现菊科中铜的含量最高,槐树叶中铅的含量最高,菊科镉含量最高。通过对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得出蔬菜中各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铜的平均含量为6.197mg/kg;铅的平均含量为1.419mg/kg;镉的平均含量为0.137mg/kg。  相似文献   

19.
<正> 对低浓度元素进行电子探针分析的关键问题是要获得有关特征发射线的净X射线强度,并具有足够精度和准确度。由于净强度不能直接测量,而只能从峰值强度中扣掉背景获得,故峰值强度和背景强度的测量都必须具有很高的精度,例如,我们在ARL-EMX电子探针仪上,使用30kV的加速电压时,Fo_(80)橄榄石中20ppm Nd的Lα发射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钍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广泛地分布在自然界中。虽然钍在食品中的含量均较低,不足以造成危害,但随着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核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使放射性废物的排放量与日俱增。由此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内部分省、市曾对地区性居民食品中~(232)Th的水平作过调查,取得了大量数据。但上海地区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1987年至1990年5月,对上海市各类食品和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钍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监测钍对食品的污染,及进行食品卫生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部分 2.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本试验的样品,为本市各类食品和部分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