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循环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60,自引:4,他引:5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粗略地估算了我国单位GDP的环境负荷在21世纪中叶以前需要降低的倍数;讨论了工业物质在3个不同层面上的循环,以及对于这3种循环需要给予同样关注的问题;指出了在大循环中工业物质的分类;分析了在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依靠大循环提高资源效率的有限性;说明了生态工业园(中循环)要向大循环方面拓展的看法;提出了深入研究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小循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X24200600698物质代谢与循环经济/段宁(中国环科院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5,25(3).-320~323环图X-58定义了循环经济的内涵,提出了循环经济的5条标准和4个发展阶段。研究了近30多年来工业化国家物质消费量的演变规律,提出了人类物质消费总量的上升多峰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盟国家物质消费总量中,可再生物质、可循环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和不可循环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的比例大约为15%、24%和61%,同期美国这一比例大约为10%,16%和74%。图3表2参9X24200600699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郑博福(…  相似文献   

3.
X32200700134铅酸电池系统的铅流分析/毛建素(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7(3).-442~447环图X-5探求铅的工业流动规律,寻求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在构建铅酸电池生命周期铅流图基础上,建立了铅酸电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获得了铅的工业流动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提高铅的生态效率,有助于铅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较高的铅循环率、较低的铅排放率.提出了铅流状况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通过与瑞典某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进行对比,发现由于中国铅的循环…  相似文献   

4.
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包钢生态工业园区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以包钢(包头钢铁集团公司)为例,对包钢及周边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园区系统结构、生态工业模式、生态产业链的设计以及行业网络耦合方面构建了包钢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框架,以体现"资源-产品-废物再资源化"的物质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了运用清洁生产管理手段加快包钢以及整个园区的生态转型.   相似文献   

5.
日益严峻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为了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以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环境与生态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而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园区内,通过清洁生产以及生态产业链的衔接,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达到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目的。物质能量循环是生态工业园区的核心部分,在本文中采用物质利用强IU的研究方法对蒙西生态工业园区的物质循环进行了分析。园区内的主要产业为:电厂,水泥厂,捣固焦厂和高岭土厂。通过对其固体废弃物、新鲜用水和污水的IU值计算,得出分别为29.7t/10^4RMB,24.6m^3/10^4RMB,4.4 m^3/10^4RMB。同时通过对蒙西工业园区主要产业进行能量投入产出分析,得出其单位GDP能耗分别为11.1t标准煤/10^4RMB、10.6t标准煤/10^4RMB、0.5t标准煤/10^4RMB、4.1t标准煤/10^4RMB。从而得出园区内IU值偏大,物质的循环利用程度较低;又通过比较得出园区内主要企业能耗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在园区内部能量循环不够完善,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生物循环流化床工艺自养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污水厂排水进行深度处理时,生物循环流化床提供的兼性环境有利于好氧硝化细菌和兼性厌氧自养反硝化细菌的生长,自养反硝化细菌可以在低有机碳源的情况下,以硫为电子供体进行自养反硝化从而去除NO3--N. 试验以硫作为反硝化的电子供体引入自主研发的生物循环流化床中进行脱氮,试验进水各项指标参照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307-2005)二级限值. 在6个不同的工况下运行,工况5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出水ρ(NO3--N)为9.23 mg/L,去除率为70.61%;出水ρ(NH4+-N)为2.36 mg/L,去除率为77.54%;出水ρ(TN)为13.53 mg/L,去除率为68.91%;出水ρ(SO42-)为245.15 mg/L,去除的NO3--N与生成的SO42-质量比为1∶7.7.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如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气候异常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面对诸多环境问题和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成都市青白江区提出了“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要把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成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就是依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建立工业系统,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可以用作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封闭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生态工业园区具有大自然的四大基本功能:生产功能、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再论循环型经济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一种体现经济系统生态化的新的经济类型.对循环型经济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进行了简要回顾,基于对社会发展历程中经济主导要素的演替规律和环境-社会系统中两大基本矛盾的分析,阐述了经济发展的生态化与人文化走向.研究认为,由直线型经济向循环型经济转变是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环境文明时代转变的需要.从物质流和能量流视角分析了循环型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关键问题,指出循环型经济的关键在于“废物的再利用"成为经济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循环型经济的实质并不在于追求物质的“封闭式"循环利用,而是强调资源利用率及利用效率的提高.探讨了在推进循环型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政府、企业与公众3种行为的整合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X321200502014城市物质代谢及其调控/段宁(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4,17(5).-75~77环图X-6对比研究了城市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代谢的主要差别。从现代控制论原理出发,对城市物质代谢涉及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结构性分类研究,建立了城市物质代谢的控制论理论模型。参10X321200502015工业园区水污染控制多目标规划研究/宋新山(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环境/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04,23(6).-83~86,90环图X-96分析了我国水污染控制规划的新特点,结合传统的水污染控制规划模型提出了适应新特…  相似文献   

10.
该工作组的研究内容是:1)定量地证明人为变化对全球环境影响的记录,特别是关于矿物、燃料、土壤和生物量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损耗和开发等记录;2)评价人为变化对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特别是对生物限制元素和有毒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以及对环境退化的影响。 集中讨论了以下两个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环境的破坏,包括资源消耗速率和土地利用等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化学循环的干扰,包括:工业、城市化和农业的发展;环境和生物的反应;排放、物质来源、搬运速率和沉降对自然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工业生态学角度研究矿区工业生态系统的工业代谢和工业生态链,建立矿区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火用)分析和(火用)效率模型.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矿区发展需要五项关键支撑技术,为合理选择煤炭的产业链延伸途径打下理论基础,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与环境     
X22200702977鄱阳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赵其国(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学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7,44(2).-318~326环图S-4X24200702978基于EW-MFA方法的我国1990~2003年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特征研究/孙启宏…(中国环科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7,20(1).-108~113环图X-6运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economy-wide materialflowanalysis,EW-MFA),分析1990~2003年我国国家层面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的2600多个数据,得出1990~2003年间我国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特征.在选取EW-MFA传统分…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北京市城市河流地表水体中5种精神活性物质〔METH(甲基苯丙胺)、AMP(苯丙胺)、KET(氯胺酮)、EPH(麻黄碱)和HA(羟亚胺)〕的环境风险,通过对固相萃取柱(Oasis HLB、Oasis MCX、Oasis WAX和Oasis PRiME HLB)类型、水样酸化、洗脱剂类型及体积等条件的确定,建立了同时测定水环境中精神活性物质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SPE-LC-MS/MS)联用方法,并对北京市城市河流地表水体中5种精神活性物质的质量浓度水平进行了调查,采用RQ(风险熵)法进行了风险评价. 结果表明,在水样未酸化条件下,Oasis MCX柱对精神活性物质的回收率最高,使用含5%(V/V)氨水的甲醇作为洗脱液,5种精神活性物质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1.8%~91.1%. 地表水水体基质加标结果表明,5种精神活性物质的加标回收率均大于75.5%,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0%. 方法检出限为0.30~0.80 ng/L,定量限为1.00~2.68 ng/L. 北京市7条城市河流中5种精神活性物质的质量浓度在1.00~99.51 ng/L之间. EPH在所有采样点均被检出且质量浓度较高,ρ(EPH)平均值为22.79 ng/L;ρ(AMP)相对较低,在1.54~11.23 ng/L之间,但AMP检出率为97.06%;ρ(METH)较高,平均值为14.63 ng/L,最高值(99.51 ng/L)出现在坝河. 研究显示,北京市地表水中5种精神活性物质的RQ均小于0.1,表明其可能的环境风险较低,但由于精神活性物质本身具有生物活性,它们对城市河流水生生态系统产生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X38 200500756 我国制糖(甘蔗)生态工业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段宁…(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 2004,17(4).-29-32,36 环图X-6 在对我国制糖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工业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制糖(甘蔗)生  相似文献   

15.
2000~2010年中国资源产出率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实际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Chinese 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nalysis - CEW-MFA)模型,对传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工具进行了补充和拓展.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将中国的RP定义为一组4个指标:直接物质投入(DMI)/GDP、本地物质消耗(DMC)/GDP、物质总循环量(CR)/(CR+DMI)与CR/固体废物总产生量(TG).测算了2000~2010年时间段的物质流及RP指标,并对其中的资源经济产出效率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物质代谢总量高,2010年国家的DMI接近120亿t,DMC超过107亿t.中国资源的经济产出效率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0年的GDP/DMI与GDP/DMC分别为2260,2512元/t.循环物质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综合利用率CRR(1)与CRR(2)总体保持上升趋势.CRR(1)从2000年的16%升至2010年的23%,CRR(2)由46.8%升至54.1%.  相似文献   

16.
漳州市城市绿地表土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土壤磁性物质的来源和成因,对漳州市城区4个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进行了环境磁学测定,并探讨其环境意义. 结果表明,土壤样品的磁化率(χ)平均值为302.77×10-8 m3/kg,频率磁化率(χfd)平均值为1.45%,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磁化率变化趋势为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公园绿地.分析4种绿地功能区的频率磁化率可以得知,公园绿地存在超顺磁颗粒. 对单个采样点进行分析发现,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呈负相关,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软剩磁(Soft IRM)呈极显著正相关,饱和等温剩磁和硬剩磁(Hard IRM)的相关性不强,表明土壤磁化率的变化主要受亚铁磁性矿物控制,但也存在不完整反铁磁性物质的贡献,土壤磁化率的增强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等人类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理论思索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李康 《环境科学研究》2007,20(1):114-117
循环经济是对近现代人类社会长期、大规模、高强度、未善待大自然的开发活动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逼近其耐受极限而进行反思的产物.从经济-社会-科技-自然多元复合人工自组织系统角度,研究了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指出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组织结构协同基础上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梯级利用,是集约经济的高级形态和理想模式.针对循环经济包含的若干属性特征,论述了5个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守恒与平衡、循环与协调、互动整合与倍增效应、聚集经济与产业集群、生态学基本原理应用和生态系统服务.并就生态工业系统规划设计涉及的基本方法、关键环节、人力投入等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污染供需分析框架下,选取中国2001-2006年34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烟尘等三种污染物排放密度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污染密度均与能源消耗密度、相对工资水平和国有资本比重正相关,与企业规模、环境管制指标和外资比重负相关。要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机制才是根本出路。为此需要做到:(1)鼓励节能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环境管制政策执行力度的监督;(3)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力度;(4)理顺政府对环保信息的披露机制;(5)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6)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城市水体中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异莰醇、土腥素、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等5种常见异味物质。研究并探讨了萃取纤维种类、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率、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异味物质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85μm CAR/PDMS萃取纤维,在65℃、30%(NaCl/水)、1 500 r/min搅拌速率条件下萃取30 min效果最佳。萃取后用GC-MS分析,5种异味物质在5~1 000 n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检出限为0.74~1.54 ng/L。环境样品回收率处于82.5%~117.2%范围内,适用于水环境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物质流与能流分析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物质和能量流动是环境-经济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研究原料、能源转化为产品和废弃物的代谢过程及环境影响,对于提高资源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至关重要。参考区域物质流分析和能流分析方法,提出了区域物质流与能流分析的概念和研究框架,并对天津市1998-2007年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天津市物质消耗为97.25×106 t,能源消耗为47.15×106 tce,年均增长率分别超过10%和8%;外部调入物质约占直接物质输入量的46%,其中煤炭占了约40%,且完全依赖外部调入;资源消耗强度较高、产出率较低,导致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增长,这对区域资源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环境容量总体处于饱和状态。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