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即将拉开帷幕,此时全世界都好像屏住了呼吸,静静地期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而置身北京,却浓浓地感觉到了迎面而来的奥运气息.场馆、设施已经准备到位,交通开始管制,演练一场接着一场,门票销售万人长龙火爆而有序!这一切都在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奥运已不是在梦里.她已现实地来到了我们的身旁!  相似文献   

2.
"奥运项目?我们也就做了500万吧!"当一位安防公司总经理再次谈起奥运安保项目时,距北京奥运结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虽然,北京奥运已成历史,但当人们在谈起它给中国,给中国经济,给安防经济带来哪些影响时,依然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3.
悉尼奥运虽已结束 ,而盛况空前的全球体育赛事依然在人们心中萦绕 ,相比较激动人心的各项比赛 ,悉尼赛场外的安全问题却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关注。极具特色的千年奥运开幕式吸引了全球无数人的目光 ,当构思精妙的奥运火炬点燃后从水中缓缓升起 ,场内外都为之惊叹 !而意外的是“飞碟”形的火炬升起后就像留恋全世界摄影机的镜头 ,迟迟不愿从水池上方沿轨道升到顶部。据说 ,这个火炬试验了上百次都没问题 ,偏偏就在关键时刻出了毛病。技术工程师“疯狂”地维修了近三分钟 ,火炬颤抖了几下 ,终于依依不舍得向上爬升。这小小的事故可能因人们的激…  相似文献   

4.
2008不是一个普通的年份,正如全中国的人并不把北京奥运看作一场单纯的体育赛事。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无论是什么样的情绪在时空飘荡,不可抗拒地,2008年已来到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5.
永不满足,不断向自身极限发起挑战,同时也珍视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这是人类之所以能够繁衍声息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奥运已成为人类不断探索和超越精神的象征,但我们仍缺乏对于生命发自内心的珍视。这种珍视,不应该因人而异,不应该有种族、身份、财富的区分。奥运倡导人文,应该是对这种珍视的回归,而这种回归,最直接地体现在建设奥运工程的数万农民工身上。带着这样的解读视角,记者采访了五棵松体育文化中心奥运工程城建二公司项目部。五棵松文化体育馆建成之后将承担2008年篮球预决赛的比赛任务。奥运场馆设计要求“安全、舒适”,这样的要求,不仅为了使用者,同样也为了它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6.
148,166,214!大平井下的闷雷已炸得人浑身颤栗,陈家山井口的恸哭又把人心弦撕扯,从孙家湾传来的噩耗,更如摄魂吸魄的魔咒,令天下为之惊愕。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矿发生的19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中,18起为瓦斯事故,死亡3052人。2001年到2005年2月底,在全国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占到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6%和92%。可贵的生命之光,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湮灭在不见天日的幽暗地腹;而煤矿瓦斯,这个井下头号杀手,则像个愈发恣睢的恶灵,游荡着觊觎下一场血腥祭礼。不能再有片刻拖延!瓦斯一日未降,我们就一日难逃梦魇;瓦斯一日不治,我们就一日不得安宁。是紧急动员,打一场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目前世界上最能代表人性和诗性的一种运动,"更快、更高、更强"是国际奥委会对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一部现代奥运史,离不开科技的作用.无论人们承认与否,今天的奥林匹克赛场上,进行着两场比赛,一是运动员的较量,一是科学家的比赛.事实证明,任何有天赋和技术再好运动员难以战胜那些被最新科技装备起来的运动员.为此,奥林匹克运动既不排除科学的帮助,也要正视科技对人类竞技运动的异化作用.本文从2008年北京建设"科技奥运"的目标出发,利用科技减灾的大安全观集中探讨奥运建设这宠大系统工程中的防灾减灾及其安全保障问题,希望不仅为安全减灾,更为奥运建设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退休老人廖上贡四年多来一直执着地做着一件大事:宣传奥运!廖上贡是位退休教师,是大田县广平镇苏桥村人。四年里,他有527天与他的自行车奔走在神州大地,走遍全国31个省,走遍八闽80多个、县市区,走过全县83所中小学校,为奥运鼓与呼!自行车被儿子扣了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取得成功。年近  相似文献   

9.
一、城市灾难"健忘症"要不得 松花江两岸,每至寒冬,雾凇长垂,晶莹剔透,婀娜多姿.在人们的记忆中,吉林市给我们的印象是那般美好-北山公园、丰满水电站、陨石雨……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国人开始为这座美丽的江城曾经遭受过的灾难而感叹不已,若干年前,一场无情的大火吞噬了这座城市的一座博物馆,使大量珍贵的远古恐龙骨架化石付之一炬.如今,令人震惊2004年"2.15"特大火灾又在这座城市的一座百货商厦肆虐,造成53人惨死的又一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10.
自行车商店里,一辆雅致的自行车上的车轮正在洋洋自得:“瞧瞧!我是多么的强壮和漂亮啊!”忽然,它觉得身边摇着个黑乎乎的东西,翻眼一看,原来是车闸。于是,车轮怒斥道:“你算什么东西?!黑不溜秋的,竟敢离我这么近!”  “我是用来保护您以及我们主人的呀!”车闸谦虚而又小心翼翼地解释着。“保护?!笑话!我们车轮堂堂的钢筋铁骨,难道还需要你这破橡胶──一个软骨头的保护吗?!快滚!给我滚远点!你这个丑东西,不要影响了我的容貌!!”  车轮不屑一顾地翻了车闸一眼,对车闸的解释毫不在乎。车闸满腹委曲,但又无可奈何地从自行车上…  相似文献   

11.
8月24日晚,随着北京国家体育场主火炬徐徐熄灭,伴着全场十余万人忘情的欢呼与歌唱,第29届奥运匹克运动会也终于完美地落下了帷幕.100年前,<天津青年>杂志曾发出了奥运三问,100年后,奥运健儿用100枚沉甸甸的奖牌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案.面对这空前的荣耀,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相似文献   

12.
读者之声     
奥运精神贵在传承 2008年第8期"卷首语"栏目<传承奥运精神>一文,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经过3年对北京市民公共场所文明行为的测定,指数明显逐年提高.这说明奥运精神营造的遵守规则和尊重、关心、礼让的氛围给全社会带来了和谐.同样,奥运精神也将对企业安全生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克  陈心歌 《安全》2004,25(1):5-6
近来"安全"一词不断地被人们提起,在奥运筹办过程中,更是被许多相关领域广泛地使用.气象学家、地质学家、军事科学家们从自然环境以及国际政治格局视角出发,提出"安全奥运"是确保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前提条件.但我们应当对"安全"做更广泛的理解:"不安全"绝非仅指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它应当包含所有对秩序产生破坏的因素与行为--混乱无序,何来安全?法律是构建秩序、维护秩序的强制性、稳定性的行为规范,如何整合、完善我们现行法律制度以保障奥运安全,实现"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4.
名人的幽默     
马克思和燕妮相爱已久,但谁也没有先说出“我爱你”这令人心醉的三个字.一天黄昏,马克思凝视着燕妮,轻声说:燕妮我已找到心爱的人了!”燕妮心里一颤,继而问道:“你爱她吗?”马克思热情地说:“爱她!她是我遇见过的姑娘中最好的一个,我将永远从心底里爱她!”燕妮强忍住感情,平静地说:“祝你幸福.”马克思风趣地说:“我身边还带着她的照片哩,你想看看吗?”说着把一  相似文献   

15.
校园,是我们学生的另一个家,它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有时,也给我们带来“惊险”。 还记得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和同学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拿着羽毛球拍来到了教学楼下,“嘿,来打羽毛球吧!”我对同学说着。“好呀,来场比赛怎么样?”他兴奋地说着,“好,看谁打得过谁!”我不甘示弱地说道。这时又跑来了几个同学,他们主动地来给我们当裁判。  相似文献   

16.
1978,中华民族命运发生转折的元年,在这一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向着伟大复兴的梦想重新出发.一转眼,这一场新的长征已经走过了30年.  相似文献   

17.
高勇 《中国安防》2007,(12):2-5
2008年是奥运年,赛场上运动员精彩激烈的竞技场面值得亿万观众期待,而对于安防人尤其是对于安全门企业来说,2008年同样需要面临一场激烈的角逐,但与奥运健儿不同的是,各家安全门企业不但要比拼实力,力争获取“金牌“,同时还要联手出击,赢得一个比赛的舞台,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8.
每天上下班的时候,都要经过新华大厦,看到烧得乌黑的大楼和醒目的安全警戒线,对我来说这是一种震憾。5月22日,一场意外大火把这处于闹市中心的几家商铺变成了一片凄落。如今已过去三个多月了,这里还是一片凄凉和冷落,烧黑的大楼,破损的门窗,醒目的警戒线,又似乎在向人们警示、诉说着什么!我也时常去新华大厦闲逛,竟也想象不出来这突如其来的大火会烧得如此可怕!幸亏是白天,发现及□伊文时,救援也及时,顶层的人坐着救援云梯下来,如果是在晚上,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潜伏着许许多多危险。在上下班的路上,有许许多多深浅不一…  相似文献   

19.
古代,人类因弱小而对自然产生敬畏;今天,强大的人类应该对脆弱的自然予以关怀.2003年春夏之际的SARS事件已在更多的方面令中国人反思,对于国人痛恨却又不断重复的社会陋习,它真的需要一场惊世的危机来振聋发聩、警示大众,未免代价太高了,可问题在于就怕人类又忘记了可怕的今天.北京的春天除沙尘外几乎是"莺歌燕舞"的,但SARS的袭来,让更多的人猛然回头,深思SARS及其它更怪的病症灾害,由于我们尚不懂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灾变并不是偶发的,许多方面是酝酿已久的!  相似文献   

20.
交警助学记     
“出来了,出来了!华斌考了669分,全省理科第8名!”6月24日,高考分数公布后,莆田市笏石交警中队指导员朱国进兴奋地告诉中队民警这一好消息。中队长陈金豹欣慰地说:“这6年助学,我们助得值!”帮困,缘起一篇征文说起笏石中队与程华斌的帮困结对子助学,还很偶然。2000年下学期初,朱国进到辖区赤岑中学上交通安全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