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油指纹鉴别技术主要以溢油的化学组成及分布特征为依据进行溢油种类和油源鉴别。本文对于采集的来自不同油品及不同风化程度、沾污不同环境介质的样品,进行总组分的碳稳定性同位素比值(δ13C)测定,有针对性地分析具有时空关联性的样品测定结果的差异性,为溢油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溯源技术方法,为海事主管机关开展海上船舶溢油污染事故调査处理提供多元化的证据支持。针对4种溢油风化实验样品、来自东海“桑吉”轮溢油事故、福建福清江阴港“正力洛杉矶”轮燃料油泄漏事故、福建平潭看澳锚地“鑫海盛168”轮燃料油泄漏事故的源项样品和现场污染样品,进行了总组分δ13C测定及其基于差异性分析的溯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品的溢油风化样品δ13C随风化时间的增加而具有类似趋势的差异性变化,可用于说明相应油种的同源相关性;利用溢油事故船载货油和燃料油的δ13C差异性,能够鉴别事故海域采集溢油样品的种类;溢油事故船舶燃油舱油样和清污现场采集的溢油样品可用于与受污染环境介质采集油样的δ13C差异性溯源比对;通常环境条件下,同源相似度较高的差异性限值为两倍平行样分析误差。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 ,2 0 0 1年 3月 4日 ,巴西桑托斯港发生了一起油箱破裂造成燃料油泄漏到海里的事故。桑托斯港是巴西主要的港口之一。这里停靠有 6个装有 10万升燃料油的油箱。油箱是用来给轮船加油的 ,目前未见有关溢油量和事故原因的报道。事故发生后 ,对这些油负有责任的巴西石油大公司“彼得罗布拉斯”以及拥有油箱的巴西公司“圣米格尔”立即在其港口周围的海面上布设围油栏 ,以阻拦油污扩散。彼得罗布拉斯石油公司 2 0 0 0年因发生几次溢油事故而受到罚款。 2 0 0 1年 2月 ,该公司又因输油管泄漏被罚款 ,2月发生的事故使 12 0 0升柴油污染了巴…  相似文献   

3.
溢油风化模拟实验是溢油预测和应急处理的重要基础.通过自制的溢油风化模拟系统在深圳进行室外溢油风化模拟实验,研究了我国南海产的柴油和燃料油风化过程中外部形态、运动粘度、密度、水分含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风化过程中,柴油颜色不断加深,并在液面形成"球状物",燃料油则形成稳定的"巧克力冻".柴油和燃料油的运动粘度、水分均...  相似文献   

4.
最近,加拿大渥太华国家试验室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快速清除溢油和有害废物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在溢油中加入某种硅化合物,促使碳氢化合物迅速反应,形成固态微粒,沉入海底,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美国科德角运河2号燃料油溢油后短期急性曝油的紫贻贝在自然条件下对石油烃化合物的吸收、保留和释放。曝油1-2d后,紫贻贝软组织中石油烃化合物的浓度是背景值的10~200倍。第3d至第29d内石油烃化合物浓度迅速降低,正构烷烃、低分子量芳香烃降低速率最快。溢油110d后,各种石油烃化合物浓度达到背景值水平。化合物的分子量及其相应的水溶性,与分子类型和分子结构有密切关系的代谢和降解作用,是紫贻贝释放石油烃化合物的主要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6.
海上溢油事故等级的综合评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综合分析影响溢油事故威胁程度有关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使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使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评定溢油事故的威胁程度及等级,为进一步的溢油事故应急决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日本石油协会的重大溢油反应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butaka  乐炜 《交通环保》1996,17(4):41-44
为了确保日本安全稳定的石油供给,日本石油协会与日本通商与产业省的支持资助下,于1991年开始实施重大溢油反应计划,日本石油协会的重大溢油反应计划由溢油反应设备的储备,出借和有关溢油及其反应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内容构成。在每次重大溢油事故中,日本石油协会将根据请求向有关政府机构和有关当事方免费出借储存在油污防治器材基础上的设备,以求使溢油事故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用油品的物理特性鉴别海面溢油源的分析方法。主要对海面溢油风化过程中溢油的运动粘度和折射率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所给出的多个油种的风化过程中 ,油种间的运动粘度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随着风化时间的延长 ,原油的运动粘度随着风化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 ,重质燃料油虽略有递增却很不明显 ;轻质燃料油和润滑油的运动粘度均在缓慢地增加。润滑油和燃料油的折射率无明显的变化。运动粘度法鉴别溢油的准确度较高 ,其准确率可达 10 0 %。  相似文献   

9.
埕岛油田事故性溢油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上石油生产过程中,事故性溢油属一种潜在的偶然事件。海上一旦发生事故性溢油,必然对海洋环境及海洋生物产生巨大影响。对于埕岛油田而言,致海上事故性溢油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因素、未知地层情况突变及人员的误操作。1海上油田事故性溢油的风险分析海上油田溢油事故主要为井喷、输油管线破裂、油轮破裂及碰撞搁浅或沉没、海上流程失控、爆炸等。一旦发生溢油,大量的原油会漂浮在海面上,对海洋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1.1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埕岛海区属风暴潮的多发区,造成风暴潮灾害主要原因是风暴潮增水。海冰也严重地影响该区。渤海每年…  相似文献   

10.
影响船舶油污事故损害与赔偿各因素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船舶油污事故损害与赔偿的5个主要因素为:溢油量、油种比重、溢油海域情况、油污清理情况、溢油地点环境,如何较恰当的确定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系数直接关系到船舶油污事故拭损害与赔偿评估的正确与否,文中首先介绍了确定因素重要程度系数的德尔斐法、专家调查法等方法,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来确定船舶油污事故损害影响因素的权重。  相似文献   

11.
张静  吴晓东 《环境科技》2006,19(Z2):86-88
溢油事故日益频繁,对溢油的监测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溢油事故监测中遥感技术的运用进展,包括了航空遥感、卫星遥感以及两者在溢油事故中的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一起船舶油污事故的溢油源调查为例,简述了重复性限法、t检验法两种方法的判定原则及判定流程,具体介绍了两种方法在船舶油污事故溢油源鉴定中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重复性限法、t检验法是两种值得在船舶溢油事故鉴定中推广应用的判别方法,诊断比值的准确性是影响两种判定方法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1,前 言 近几年来,随着石油运输的增加,较大的溢油事故不断发生,许多国家对油污染极为关注,它们面对大量随时发生的油污染事故,纷纷采取措施,与油污染作斗争。处理大量的溢油事故必须在确定溢油事故的潜在可能性的同时制订溢油的应急计划。  相似文献   

14.
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初步给出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并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溢油信息收集子系统、溢油模拟子系统、环境与资源信息数据库、溢油应急指挥中心、溢油应急处理子系统。该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具有功能综合、结合GIS和RS、决策支持等特点,可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连新港油罐区重大溢油事故的发生,港口溢油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海洋灾害对港口环境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有目共睹,计算溢油风险概率是溢油事故风险评价和确定溢油事故等级的前提。本文介绍了直接计算法和故障树分析法两种溢油风险概率计算方法,通过对油罐区溢油事故资料的分析,建立事故诱因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故障树理论,建立故障树模型。以大连新港为例,根据底事件发生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概率,通过分析计算油罐区每年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概率为0.044,大约23a发生一次。  相似文献   

16.
海洋石油工业的溢油事故 ,不论是欧洲北海还是美洲墨西哥湾每年都有。例如英国北海从1977年至1988年11年间发生的溢油事故达500次以上 ,总溢油量约为5600t。南海东部地区海域自1990年底进入开发生产以来也发生多次溢油 ,仅1997年达10次 ,溢油量约4.4t。1996年曾发生过由于拖网渔船拉断海底管线 ,导致约1000t溢油的大型事故。从溢油的引发原因一分 ,大约可分为一般操作失误、设备的小故障、较大的设备故障及重大的事故引发等几种。从海洋石油工业统计来看 ,储油设施及管线损坏的溢油事故占居溢油量…  相似文献   

17.
张欣  施欣 《环境科学研究》2007,20(6):164-168
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评估是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受到溢油量、事故发生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多属性分类问题.利用熵值法、关联度法和BP神经网络法3种目前常用的事故等级评估方法,对上海港1984─2003年发生的12起船舶溢油事故进行了危害等级判定,以期探索溢油事故等级合理量化评估技术方法.对比了3种方法在结果一致性、误差精度上的优劣性及实际适用性.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和关联度法适用性较好,熵值法必须结合专家打分才能得到较好的判定结果;同时BP神经网络法的评估结果一致性比率较高,误差率较低,但存在建模成本高和对噪声较敏感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4年至1983年美国海军(包括国外基地和游弋在世界各海域的舰艇)大约发生7000多次规模不等的溢油事故,小规模溢油事故几乎天天都有。而溢油量小于100加仑的事故占总事故次数的80%。所溢油种主要为机用柴油和动力燃油。事故原因多为操作失误和油阀失灵等,较大的事故平均每年发生一次至二次。最大的溢油事故发生于1982年,发生在佛罗里达州某海军机场,泄漏飞机燃油495000加仑。  相似文献   

19.
序言很多种多环芳族化合物(PAC)已证明具有致癌活性,这引起了人们分析多环芳族化合物的广泛兴趣。PAC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一类化学致癌物,它们以不同浓度水平存在于整个环境中。每个化合物的致癌活性取决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例如,分子量为228的四环化合物具有五种结构异构体。这五种化合物中,苯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海上溢油事故频发,不仅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海洋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危害,构建科学、可靠的海洋溢油模型对于溢油事故的处置应对、预警预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油粒子"溢油轨迹和风化模型,构建了海上事故溢油漂移轨迹预测模型。通过对实际溢油事故的模拟对比证明,相对于基于对流扩散方程的传统溢油模型,"油粒子"算法更直观,模拟的油膜轨迹、形态更贴近实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