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日本公害资源研究所展开了一项用高吸水性树脂脱水的研究工作。其基本过程是利用高吸水性树脂能迅速吸收并保持自身重量数十倍至数百倍水分的性能,使之  相似文献   

2.
日本合成化学公司用该公司生产的高吸水性树脂制成了多功能型干燥剂。这种干燥剂是由氯化钙、高吸水性树脂及填料制成,可作成各种形状(粉状、片状,球状)。其干燥能力在相对湿度为50%时为硅胶的两倍,在相对湿度为90%时为硅胶的六倍。由于吸湿、干燥速度快,故而可用于湿度调节。并且此干燥剂吸湿  相似文献   

3.
利用凹凸棒和膨润土混合黏土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COD去除率可达52.8%,然后以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沉淀物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中和度、沉淀物量、交联剂量、引发剂量等因素对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中和度50%、处理沉淀物8 g、交联剂0.015 g、引发剂0.15 g时,吸蒸馏水倍率可达793 g/g,吸自来水倍率可达227 g/g。  相似文献   

4.
高吸油性树脂及其在环保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因大量的海洋泄漏油所造成的海洋污染,严重破坏了海洋环境,人们一直在进行着吸油性物质的研究,尤其是海湾战争后,这一研究领域的步子明显加快,日本在这方面的工作走在了前列,早在70个代初已着手这项研究,最近几年,日本触媒化学工业公司利用高吸水性技术及分子设计技术,成功地开发出一种选择性吸收油的树脂,这种树脂是由丙烯酸类单体共聚合而成的,通过在聚合过程中控制分子的排列,使其具有吸收各种不同油性物质而把水排除的性能.被吸收的油性物质被紧紧地包在分子结构之间不释放出来.与过去普通的吸油物质不同,高吸油性树脂是树脂内部吸油而自身溶胀型的吸油材料,它具有与高吸水性树脂基本相同的结构,生成与油有亲和力的低交联聚合体外壳.  相似文献   

5.
以水生植物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空心莲子草)和丙烯酸为接枝共聚原料,通过自由基反应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对接枝聚合物进行FTIR、SEM的结构表征,同时对影响吸水树脂性能的因素进行优化。当水花生干粉用量10 g时,优化条件如下:活化温度为35℃,丙烯酸单体与水花生干粉质量比为6:1,丙烯酸中和度为56%,引发剂过硫酸钾的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075%,引发温度为65℃。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最好,对去离子水吸水倍数达到442 g/g。  相似文献   

6.
改性粉煤灰填充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性粉煤灰与丙烯酸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出粉煤灰/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复合材料。采用单因素法,分析了中和度、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及静置分层处理对高吸水性复合材料吸水性能和耐盐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中和度为50%、聚合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h时且静置分层处理所制备的高吸水性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吸湿性树脂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的吸湿、保湿性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可以适用于不同吸湿需求的场合。综述了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主要类型、研究状况及其存在的不足,探讨了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吸湿机理,展望了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废弃吸水性复合材料的生产采用了各类高分子材料,含有多种可供回收的宝贵资源。回收再生塑料、高分子吸水树脂,代替通过采矿、运输、合成得到的合成树脂,可大幅度减少大气和水污染,节约原材料以及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9.
UAS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袁俊 《环境科技》2008,21(5):42-44
某生产超吸水性树脂的化工厂生产中采用UASB+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水.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运行费用较低,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5.11%,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该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相似文献   

10.
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水为分散相,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酸丁酯高吸油性树脂,探讨了交联剂、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温度、超声波辐射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高吸油树脂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