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医院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和造成的危害正日益受到重视,医院污水的处理与消毒也是势在必行。根据“医院污水排放标准(送审稿)”规定,用氯化法进行污水消毒时,出水的余氯要求为:含肠道致病菌污水4—5  相似文献   

2.
医院排放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是氯化法,本文对广州市23间医院排放污水各作一次性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只有一间医院,文中分析了一些医院未达排放标准的有关情况,并介绍一些掌握投氯量的经验,提出有关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医院污水主要为门诊、病房、办公等部门排放的废水,眼科医院与普通生活污水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手术室和检验室的污水为含菌污水。根据污水的水质特点和《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9-2013)的要求,污水处理方案采用"调节池+混凝沉淀+消毒"的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废水排放各项指标能够满足《山东省医疗废物污染控制标准》(DB 37/596-2006)三级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4.
医院是治病之地,亦是疾病传染集结之所。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病原体虫卵,且污染环境危害大,尤其是传染病医院和结核病医院的污水更甚。为了使消毒后医院污水达到《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的规定,1990年我们对市级医院污水消毒现状作了调查,并对污水消毒加次氯酸钠有效氯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体化设备对乡镇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设备主体工艺为"改良型A/O工艺+沉淀+过滤+消毒"。该一体化设备处理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稳定,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吨水运行成本为0.589元。  相似文献   

6.
医院污水含有多种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其它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环境极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病原体的扩散,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搞好医院污水消毒是保护环境,防止水源污染,杜绝病原体扩散的有力措施,因此应严格执行《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徐州市从1983年开始对医院污水排放进行监督监测工作,现将1989~1992年市、区、县管辖医院污水监测结果分析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湖北某县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污水部分包括该县1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总规模12550m3/d,各乡镇规模不同,200~3000m3/d之间,根据是否处于生态敏感区,污水处理工艺和出水指标不同,生态敏感区的乡镇污水采用"AAO+MBR+消毒"工艺,出水执行《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其中总氮执行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非生态敏感区的乡镇污水采用"AAO+混凝沉淀+竖片式滤布滤池+消毒"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医院污水是环境污染的源头之一,治理医院污水是保护环境,控制传染源,减少城市污染及防止传染病流行的必要措施。医院污水处理不仅是化学法消毒,同时要清除或降解污水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GB8978-1996)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加压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医院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加压生物接触氧化-ClO2消毒工艺处理医院污水的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装置除污效率高、占地少、运行稳定,处理出水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非典” ( SARS)医院污水的特点 ,阐述了该污水的治理工艺。实践表明 ,经治理后 ,出水效果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并对工艺做了技术经济分析 ,处理每吨污水费用为 0 .75元。实际运转表明该工艺能够经济、有效、安全地解决“非典”医院污水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11.
张悦  张广山  王鹏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5):1463-1468
采用自制微波无极紫外连续式消毒反应器,对二沉池出水进行消毒.紫外光源为自制圆柱形无极灯,灯内充汞10mg、氩气压强666.61Pa紫外光强5.07mW/cm2,进水流量0.072L/s,出水细菌总数2CFU/mL,大肠菌群数0.微波无极紫外作用过程中,微波破坏细胞壁细胞膜结构使蛋白质、K+等胞内物质产生渗漏,这种不可逆的破坏过程有效抑制紫外光复活现象.  相似文献   

12.
高铁酸盐是一种集氧化、消毒和絮凝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处理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高铁酸盐在消毒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高铁酸盐对细菌和病毒的灭活特性及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将高铁酸盐与氯、臭氧等常规消毒技术在消毒效果、消毒机理、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比较。高铁酸盐在较宽的pH范围内对不同水体中的细菌和病毒均呈现较好的灭活效果,pH、温度和有机物是影响高铁酸盐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高铁酸盐和其他消毒技术联用将是未来研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3.
污水消毒技术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水消毒技术已经有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而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标准的提高使得人们对污水消毒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传统加氯消毒虽然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但由于产生有毒消毒副产物,正逐渐被其他消毒工艺替代,这种趋势在国外尤为明显.本文就目前使用的污水消毒工艺的原理、特点和常用参数作了介绍,同时对目前研究较多的新技术作简要概述,为我国污水消毒技术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组合氯化消毒工艺的卤代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刘静  陈超  张晓健 《环境科学》2009,30(9):2538-2543
比较4种单独使用氯或组合氯化消毒工艺在较长管网停留时的卤代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4种工艺为单独游离氯消毒、氯胺消毒、清水池游离氯消毒后转氯胺的先氯后氨消毒、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氯化消毒工艺.结果表明,游离氯消毒工艺在管网停留时间长时,卤代消毒副产物会持续大量的生成,而一氯胺消毒工艺生成的卤代消毒副产物量很低.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先氯后氨消毒工艺与游离氯消毒相比,可以降低卤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管网停留24 h时,三卤甲烷的生成量降低了9.6%,卤乙酸的生成量减低了42%.但是先氯后氨消毒工艺由于游离氯接触时间约为2 h,卤代消毒副产物已经大量生成.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氯化消毒工艺,由于控制了游离氯的接触时间,可以在保障消毒工艺灭活微生物效果的同时更为有效地控制卤代消毒副产物,管网停留24 h时,三卤甲烷的生成量与单独游离氯消毒工艺相比降低了48%,卤乙酸的生成量减低了72%.因此,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可以更好地控制卤代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提高水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In today’s world of stricter drinking water disinfection standards there is a search for disinfection solutions that abide by the new standards while keeping the disinfection operation cost-efficient and safe. Ozone disinfection has the potential not only to meet but also to exceed the limits. Along with disinfection, the use of ozone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can also have many other benefits such as taste and color removal, iron and manganese removal, and insecticide removal. p]Ozone disinfection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Europe for well over a century, but many of its great benefits are just now being real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zone disinfecti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many recent studies in the drinking water field. p]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for this paper was to analyze ozone disinfection from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related policy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aspects used to analyze the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results.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Strategic Technology Evaluation Program was used to evaluate ozone disinfection’s transfer viability. p]Thi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ozone disinfection, to be fully accepted into the drinking water industry, must first be accepted by the 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 a nationally recognized professional and trade organization. Once this acceptance is gained, individual municipalities will more readily accept the technology. p]Another driving force that will likely bring about the adoption of ozone disinf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would be stricter drinking water disinfection standards that can be best met by this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消毒技术的安全风险问题,以维护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为目标,引入茶多酚作为辅助消毒剂和紫外线消毒联用,模拟供水管网系统探究不同管材和水力停留时间下紫外线-茶多酚联合消毒的消毒效果,分析管壁生物膜形貌和菌落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75mg/L是紫外线-茶多酚联合消毒时茶多酚的较优投加量,可保持48h消毒效果.模拟管网运行过程中整体水质较好,但管材对管网消毒效果的影响较大,30d内球墨铸铁和UPVC管网中细菌量超过100CFU/mL的频率分别为80%和0%,紫外线-茶多酚联合消毒在UPVC管网中消毒持续性较强.与紫外线消毒相比,紫外线-茶多酚联合消毒对管壁生物膜的破坏效果更明显,且对生物膜中的蓝藻菌和肠道致病菌杀灭效果更强,有利于保障管网水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敖秀玮  李豪杰  刘文君  余京儒 《环境科学》2016,37(11):4241-4246
以北京田村山净水厂原水和炭后出水作为试验用水,对新型消毒剂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后生成的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进行定性分析.向受试水样中分别投加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和次氯酸钠,比较了复合粉消毒和氯消毒的DBPs生成量,并通过umu试验对水样消毒后的遗传毒性变化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水样投加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前后的有机物种类变化不大,但仍有新的卤代烃和卤代物生成.与氯消毒相比,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后生成的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的含量更低.另外,根据umu测试的结果,经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粉消毒后原水和炭后水的遗传毒性均明显低于氯消毒.然而在水中有机物较多和消毒剂投加量较大时,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粉用于消毒仍有一定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8.
控制消毒副产物及前体物的优化工艺组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实现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比较了新开发的顺序氯化消毒工艺与传统氯消毒工艺在常规工艺、常规+深度处理工艺、预氧化+常规+深度处理工艺中对消毒副产物及其前体物的去除特性.与传统的氯消毒相比,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可以有效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THMs减少35.8%~77·0%,HAAs减少36·6%~54·8%;而且消毒进水水质越差,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消毒工艺就越有优势.对最简单的传统工艺进行顺序氯化消毒产生THMs和HAAs为18·51μg/L和19·25μg/L,低于采用最复杂工艺:预臭氧氧化+常规+臭氧-活性炭工艺进行传统氯消毒的副产物生成量(THMs19·40μg/L,HAAs24·70μg/L).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和副产物控制有明显效果的前处理工艺是臭氧-活性炭工艺和预臭氧氧化.建议采用传统工艺的水厂改造时优先考虑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和臭氧-活性炭工艺.  相似文献   

19.
污水氯、二氧化氯消毒处理中水质及毒性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从水质和毒性2方面比较了氯、二氧化氯消毒对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质特性方面,氯消毒对污水色度影响不大,而二氧化氯消毒明显降低了污水的色度;氯、二氧化氯消毒前后污水的DOC基本没有变化;氯消毒后污水的UV230明显增加,二氧化氯消毒后污水的UV230略有降低,当二者投加量均为30mg/L时,氯消毒使污水的UV230增加约0.7cm-1,二氧化氯消毒使污水的UV230降低约0.05cm-1.在毒性生成方面,氯、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急性毒性均随消毒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氯消毒产生的急性毒性明显高于二氧化氯消毒;氯消毒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污水的遗传毒性,而二氧化氯消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水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0.
顺序氯化消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结果表明,该消毒工艺对指示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优于游离氯消毒,游离氯和氯胺存在协同消毒作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与游离氯相同.相同原水条件下,顺序氯化消毒工艺产生的三卤甲烷浓度比游离氯消毒工艺减少35.8%~77.0%;卤乙酸减少36.6%~54.8%.消毒进水水质越差,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在消毒副产物(DBP)控制方面就越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