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2023,(4):14-15
<正>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情况下,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市场优势会更加明显。希望外国投资者抓住机遇,到中国来,到广东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来,深耕中国市场,创造企业发展新辉煌。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广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  相似文献   

2.
正为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粤港澳美丽大湾区,2019年11月19日下午,省生态环境厅在深圳召开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案研讨会。部、省、市三级生态环境监测、科研等部门就方案框架稿进行研讨。会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划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涉及许多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  相似文献   

4.
《环境》2023,(9):37-38
<正>9月22日下午,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  相似文献   

5.
声音     
《环境》2018,(11)
正"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同香港、澳门生态环保合作,加强同邻近省份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协作,补上生态欠账。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度发达,区位优势特征明显,自然资源禀赋优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科技创新要素聚集。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和腹地,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内外部条件。但长期高速粗放的发展方式也导致粤港澳大湾区环境历史欠账较多,重要生态空间和典型生态系统受到侵占与挤压,产业结构和布局亟待优化,生态环境共治共享机制不健全。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亟须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健全相关评价体系和政策体系,并在生态空间管控、绿色产业发展和联防联治方面创新有效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步伐,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用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也是我国深入推进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在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重要区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坚持将生态环境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与持续竞争力,高点定位、绿色发展、协同合作、共保共享,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美丽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打造绿色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环境》2024,(2):16-19
<正>2月2日上午,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9.
《环境》2023,(6):30-35
<正>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6月3日上午,由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惠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六五环境日广东省主场活动在惠州市举办。  相似文献   

10.
李成  曾云敏 《环境》2022,(9):76-7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战略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考察时指出的“广东有条件有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指示精神,从战略高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  相似文献   

11.
珠江是我国第三大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珠江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从珠江流域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出发,提出珠江大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分析珠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珠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格局、联合开展珠江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科技攻关、建立珠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精准帮扶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汉龙 《环境》2024,(2):21-24
<正>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以下简称“水处”)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授予“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份荣誉的取得来之不易,它见证着南粤治水工作步履坚实的足迹。时针拨回到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粤视察时指出,广东仍有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要下决心治理好。总书记的指示为广东根本改变水污染问题指明了方向。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推动下,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2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首次提出伟大的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从大革命策源地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艰辛探索,从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梁志强 《环境》2022,(7):38-40
<正>近年来,云浮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总书记“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的谆谆教诲,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生动实践,迈出了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美丽云浮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是生态大省、千湖之省、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重要,污染防治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视察湖北时,要求"高度珍惜大自然赋予湖北人民的宝贵财富,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既是湖北落实中央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湖北科学发展、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湖北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  相似文献   

16.
罗曦 《环境》2024,(1):48-51
<正>《环境》杂志:请问河源市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取得哪些成效?李勇平:河源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河源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相似文献   

17.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粤港澳三地政府在空气质量监测、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粤港澳大湾区颗粒物浓度持续下降,但臭氧浓度快速增长,臭氧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要污染物.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臭氧污染研究及臭氧污染防控,本文综述了粤港澳大湾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臭氧污染观测研究的主要进展,回顾了臭氧监测网络建立、臭氧浓度水平及其时空变化特征、臭氧生成和污染输送的气象过程、区域臭氧来源解释等方面的研究发现,提出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臭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的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现场,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晓霞向总书记汇报了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徐晓霞表示,将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围绕建设美丽广东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SPA-InVEST模型和连通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进而在构建生态阻力面基础上,运用MCR和重力模型提取潜在生态廊道,并利用产业集聚特征构建规划廊道,提出兼具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案.结果表明:生态源地共35处,总面积约17165.85km2;基础生态廊道42条,长度2085.34km;源地及廊道存在明显空间分布差异,呈现出"中心空洞型"分布特征;通过增加12个生态-产业战略节点和28条规划廊道,生态网络闭合度、连接度和连通率可提升150%、26.83%和28.57%,生态网络结构向"蜂巢状"转变;结合河流及海岸等天然廊道构建的综合生态网络连接了大湾区288个生态保护区,构成了山体、水体、湿地综合生态保护格局.总体来看,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视角构建的生态网络体系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格局的建设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各领域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近年来,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决战决胜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同时,实现了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0年第一季度全省国考断面阶段性消除劣Ⅴ类,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83.1%,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好水平,坚定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必胜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