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亚当斯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随着人们对事故发生的进一步理解,亚当斯(Edward Adams)提出了一种与博德理论相似的因果连锁模型。该理论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称为现场失误,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事故致因理论是事故的发生机理和理论模型,事故致因链是其核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路线。通过对古典事故致因链的代表: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及现代事故致因链的代表:行为安全"2-4"模型的原因定义、组织概念的引入、链条逻辑关系、事故预防策略等多方面的比较,并应用于一起真实煤矿事故案例分析,发现行为安全"2-4"模型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因果连锁理论的优点,更是改进其缺点,在对我国煤矿事故案例分析中更加有效,且在各层级均可找到事故预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结合酒店工作环境和行为特点,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访谈等方法,构建包含损失、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酒店安全管理模型。在五星级度假型酒店安全整改的应用中,根据模型从设备维护、人员管理、企业文化、监管体系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酒店提升安全绩效发挥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现有安全管理在事故致因因素识别及管理资源分配等方面模糊的问题,引入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分析事故发展过程,以确定事故管控的主要环节及具体对象,并运用图示评审技术(GERT)构建地下硐室群施工安全事故管控模型。以坍塌事故为例,求解资源分配最优状况下事故管控成功的概率及时间期望。结果表明,通过预估安全管理对事故管控各坏节的作用系数,可确定上述管控模型的参数,进而运用该模型能优化安全管理资源分配,依据模型结果可评估施工安全事故的管控效率。  相似文献   

5.
付亮 《安全》2005,26(3):37-38,55
海因里希于1931年在其<工业事故预防-管理手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他的事故致因理论,其内容为"事故是由类似于多米诺骨牌一样的因果链所引起的".这个因果链为"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或遗传因素(第一块骨牌)形成了他本身的某方面的缺欠(第二块骨牌),这个缺欠导致工作时他有不安全行为的和物(如机械设备等)的某方面的不安全状态发生(第三块骨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第四块骨牌)的发生,事故再最终导致人员发生伤害(第五块骨牌)."  相似文献   

6.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9):46-46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的因果连锁关系。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枚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几枚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中间的一枚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他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关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论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论的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及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状态等现场失误,是由于企业领导者及事故预防工作人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管  相似文献   

8.
现代因果连锁理论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现代因果连锁理论,结合在公伯峡水电站厂房施工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论述了现代因果连锁理论在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应用的意义,希望能对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简单介绍了现代因果连锁理论,结合在公伯峡水电站厂房施工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论述了现代因果连锁理论在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应用的意义,希望能对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系统复杂程度的提高,传统的针对机械系统或者机电系统事故致因的“因果事故链”模型对于复杂系统的事故分析显得难以胜任.在对现有事故致因理论及模型进行概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复杂系统事故分析的“认知-约束”模型,通过分析文献中的事故连锁模型和博帕尔泄露事件,验证了“认知-约束”模型的实用性.最后提出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和重要节点牵连控制方法的复杂系统崩溃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预防复杂系统安全事故需要强化安全认知能力,并发展有效的安全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起爆炸事故进行了事故情景分析和计算,确定了事故中的爆炸物质及其质量,再通过对爆炸能量的计算得知甲苯为主要爆炸源,且一次氢气爆炸是二次甲苯爆炸的引燃源。综合"两类危险源理论"和"瑟利模型"建立了涵盖事故避免因素的事故因果连锁图,并对事故进行了致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产工艺不成熟、设备存在安全缺陷、安全管理不完善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承包商管理是HSE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子要素,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也将承包商、相关方纳入到标准规范中。海因里希理论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人的不安全行为干扰因素有教育培训、人员选择等相关因素影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分析,为实现从源头降低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事故因果连锁模型提出了最有效的方法是弥补"人的缺点",并且给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美国劳工部对以往伤害事故统计分析,96%的事故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将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分析产生各种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和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各类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控制措施。通过对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有效的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极大的降低伤害事故率,从根源控制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5.
所谓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的危害因素的工种的直接从事人员,主要包括电工、锅炉司炉、起重作业等十余个工种。由于在安全方面具有重大危害因素的工作特点,国家法律要求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如何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至关重要。海因里希、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都把人的因素列在主要位置。在实际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也是伸缩性最强的环节。减…  相似文献   

16.
安全监察的技术方法 事故的发生是由许多非正常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比较有影响的事故致因理论包括海因里希工业安全理论、因果连锁理论和系统安全理论. 系统安全程度的可能性分析方法 安全是指人类所面临的系统存在或运行的状态对人类自身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低于人类目前最大的承受能力限度的一种状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相对于其他事故致因链来说,现代事故致因链把管理因素作为事故的根本原因,且将管理因素具体化,便于实践操作。依据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傅贵教授提出了行为安全的"2—4"模型,该模型为新型现代事故致因链。在该模型中,事故的原因首先被分解为组织行为、组织成员个人行为两个层面,其中,将组织行为细化分解为指导行为、运行行为两种,将个人行为细化分解为习惯性行为、一次性行为,共四个行为阶段,分别对应事故的根源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具体内容分别是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知识、意识和习惯,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控制桥梁施工的安全风险,开发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安全性评价方法。首先,构建风险因素、风险事件的贝叶斯网络关系模型;然后,引入连锁故障的事故链理论,以环节控制为核心,由影响传递、重要度、失效影响等指标组成环节关联性指标,通过K-means聚类分析选取关联性最大的下级节点,与上级节点组成环节,构成事故链,形成事故链集;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事故链评分排序,识别诱发风险事件的关键线路。用武汉某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实例验证所提方法,结果表明,该工程项目应从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管方面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9.
因果图、原因-后果分析(CCA)、保护层分析(LOPA)作为重要的安全分析方法,在安全评价中得到广泛运用。针对各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因果图、CCA和LOPA的集成研究,并开发出一种量化风险评价模型。先进行因果图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所有原因;再进行CCA分析,从风险矩阵的角度量化风险;最后对较高风险事故场景进行LOPA分析,增加保护控制措施。在3种方法集成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提高了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分析表明:该集成模型可将剩余事故风险降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孙爱冬  周艳 《安全》2021,42(1):62-68
为优化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本文根据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和对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采用危险源辨识、事故因果连锁论、安全风险分级和层次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阶段子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性的危险源辨识、辨析临界事故发生的紧急情况事件、各事件安全风险分级标准和安全管理资源分配等问题。结果表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理论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形成企业自查自改自治的闭环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对风险管控的效果;并且优化后的安全管理方法对管理资源的利用更为科学,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