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劳动保护》2014,(12):I0007-I0009
<正>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化工安全仪表系统(SIS)包括安全联锁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及火灾检测保护系统等。安全仪表系统独立于过程控制系统(例如分散控制系统等),生产正常时处于休眠或静止状态,一旦生产装置或设施出现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情况时,能够瞬间准确动作,使生产过程安全停止运行或自动导入预定的安全状态,必须有很高的可靠性(即功能安全)和规范的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机构名称: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机构简介: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是国家级专业性社会组织,常年举办各类化工安全管理培训。培训方式包括公开课,也可提供上门培训或者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培训相关信息请登陆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网站(www.chemicalsafety.org.cn/)查阅。主要课程: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安全仪表系统(SIS)功能安全、过程安全管理(PSM)、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的要求,2016年5月19日至20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德国莱茵TV公司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及完整性管理技术培训"。此次培训主要是针对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人员、"两重点一重大"化工企业建厂设计和安全生产的企业领导  相似文献   

4.
安全仪表系统的性能维护及指标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全仪表系统(SIS)作为保障工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在危险发生时正确地执行其安全功能,采取有效措施维持安全仪表系统在运行阶段的性能是保障系统功能安全的关键。详细阐明了SIS在运行阶段应遵循风险评估分析、安全功能分配文件、安全要求规范、安全分析报告、安全完整性等级符合性等重要文档中的要求,给出了维持SIS安全完整性的主要活动,并在加强旁路、禁止和超驰控制管理,对SIS失效的响应、记录和分析,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功能测试以及安全仪表系统的变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提出了SIS的安全性能指标及目标值的简易计算方法,给出失效率更新流程、计算方法和功能安全测试间隔调整技术。所提的技术方法为如何保证安全仪表系统运行阶段的安全性能提供了有力指导,其可操作性强,便于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5.
安全性是安全仪表系统设计、安装、运行的重要指标。安全仪表系统常通过计算要求时危险失效平均概率(PFDavg)来验证其在低要求运行模式下是否满足目标安全完整性水平。为准确评估安全仪表系统的安全性,本文基于IEC 61508标准,考虑冗余结构、维修维护模式及检验测试覆盖率(PTC)因素,提出了安全仪表系统的PFDavg计算公式,并将该公式应用于某天然气储气库作业区的SIS安全评估中。结果表明:该公式适用于异构冗余结构系统,可应用于周期性维修维护场景下的SIS安全评估,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的要求,2016年5月19日至20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德国莱茵TUV公司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及完整性管理技术培训"。本次培训主要是针对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人员、"两重点一重大"化工企业建厂设计和安全生产的企业领导以及主管人员等。由来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及德国莱菌T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评估安全仪表系统(SIS)的安全失效概率(PFS),在传统Markov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模型。考虑周期检测覆盖率,以及周期检测导致的系统安全失效概率的周期检测策略,构建SIS的PFS新计算模型;并以加氢工艺热高压分离器液位控制SIS为例,应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周期检测策略下该系统的安全失效概率。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解决PFS计算过于理想化的问题;相较于理想检测策略,该模型对现场SIS的PFS计算更准确,且为SIS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8.
IEC 61508和IEC 61511等标准针对连续工艺装置提出了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方法。但对于间歇装置的SIL评估,受人因因素影响水平并未明确,且没有提出相应计算模型。以某六氟磷酸锂间歇生产装置典型SIS为例,采用HAZOP结合LOPA方法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在明确间歇生产装置存在人员中毒、窒息及燃烧爆炸风险的基础上,确定并验证其安全仪表系统的SIL,再依据间歇生产装置人工依赖性高,即部分安全仪表系统未接入自动联锁且需人工手动触发的特点,建立人因可靠性模型,来分析人因可靠性对安全仪表系统SIL的影响,并进行改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因因素对安全仪表系统SIL有显著影响;可通过改变SIS元件冗余结构、测试策略并结合改进人因管理措施来提高SIL。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确定化工装置安全仪表系统(SIS)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分析了现有确定SIL的不足,针对化工装置的失效数据缺失和不确定性特点,提出模糊事故树-保护层(FFTA-LOPA)模型计算安全仪表系统SIL。以某低密度聚乙烯反应釜为例,建立了该反应釜爆炸事故树,运用模糊理论定量分析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最终确定其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为SIL 1。结果表明:该方法结合两种风险分析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和理论统计结果符合性较好,具有一定地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为定量确定系统SIL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分析检验测试因素对安全仪表系统(SIS)安全评估的影响,基于多阶段马尔科夫模型,提出一种SIS安全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多指标优化方法确定检验测试策略,并构建运行期的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以及涉及测试自身引起失效概率和非理想检验测试率的检验测试模型;然后,融合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和检验测试模型得到多阶段马尔科夫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压力保护系统的安全等级评估中。结果表明,多阶段马尔科夫模型能够综合考虑检验测试自身引起失效概率和非理想检验测试率对SIS失效率的影响;检验测试因素对SIS的安全性有较大影响,因此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9月17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调查分析鉴定中心承担的中石化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有机化工厂HAZOP+LOPA+SIL项目正式启动。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管理规定:"为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防止和减少危险化  相似文献   

12.
为制定合理检验测试策略,提高安全仪表系统(SIS)在低要求运行模式下的安全性,提出要求平均失效概率(PFDavg)通用计算模型,引入检验测试分布因子和共因失效修正因子,表征部分和完全检验测试对SIS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所有同构koon架构系统,可应用于周期性、非周期性部分检验测试及共因失效影响较大的场景,可以为企业制定检验测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危险工艺装置设置安全联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危险工艺装置设置安全联锁系统(SIS)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在装置建设和改造中,应合理设置独立的SIS,并根据生产装置的安全度等级选择合适的联锁回路,并具有一定的冗余能力,以避免由于硬件随机失效或系统故障时造成联锁功能无法执行;指出SIS在设计时应遵循独立原则、故障安全型原则、共享原则、可靠性原则等。研究结果表明:SIS可提高化工装置的本质安全度,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过程失控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相似文献   

14.
安全设备失效数据是安全仪表系统(SIS)分析、设计和维护等活动所需的基础数据信息,对安全仪表系统的开发和功能安全相关标准的实施至关重要。文中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现有失效数据库的现状,详细介绍了OREDA数据库。研究阐述了设备失效的类型、失效因素和数据的获取要求,讨论了失效数据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FMEDA失效数据获取法、现场数据获取流程以及失效率的几种计算方法,给出了失效数据信息的表示形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不少重特大事故都与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密切相关,如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2005年"11·13"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等。我国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要求"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  相似文献   

16.
HAZOP、LOPA和SIL方法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概括介绍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保护层分析(LOPA)和安全完整性等级分析(SIL)三种方法的特点,总结三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LOPA分析是HAZOP分析的继续,可以解决HAZOP分析中残余风险不能定量化的不足,是对HAZOP分析结果的丰富和补充;SIL分析则在LOPA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需要增加的安全仪表系统(SIS)进行设计,并对LOPA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即HAZOP、LOPA分析是SIL分析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在详细介绍SIS的组成、安全生命周期阶段、SIL的选择确定方法以及SIL分析流程之前,也简要介绍了HAZOP、LOPA分析方法,梳理了两种方法的分析流程.最后通过引入示例来展示三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9月23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研讨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会议以"推进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强化企业安全基础建设"为主题,交流和分享国内外过程安全管理的新经验、新技术和新成果。为让读者了解化工过程安全在国内发展的"前世今生",我刊采访了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以下简称化学品安全协会)秘书长路念明,请他介绍化工过程安全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未来趋势。从无到有20世纪70年代以来,化工行业连续发生灾难性事故,如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英国邦斯菲尔德油库爆炸等,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  相似文献   

18.
功能安全的定量评定技术已成为确保石化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针对石化行业普遍存在的功能安全问题,笔者以国际电工学会(IEC)专门制定的功能安全评定标准IEC61508及IEC61511为指导,介绍其标准制定的背景、目的、体系结构以及如何利用标准开展石化行业安全联锁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IS)的安全与误跳车定量分析。通过对SIS开展定量安全评估,可发现联锁功能存在的安全不足与误跳车现象,对于提高我国石化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标准中有关寿命周期功能安全管理方法及重要的工程经验也对提高我国石化安全生产水平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化工企业员工在安全仪表系统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不知如何使用维护或安全等级设置不合理等,为使安全仪表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组织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共同探讨如何推进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更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仪表系统(SIS)设备失效率,应用贝叶斯方法,以海上平台可靠性数据手册(OREDA.)数据库信息作为设备失效率先验信息,综合先验信息、企业收集的相关设备样本信息和蒙特卡洛方法仿真的企业样本信息,得到设备失效率贝叶斯估计。并以某石化装置为例,分别将设备失效率的贝叶斯估计和数据库信息代入不同模型进行安全完整性等级(SIL)验证并对比。结果表明,通过贝叶斯方法获得的设备失效率更为合理,使系统由SIL3降为SIL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