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实施3年来,总体现状如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推动制度落实?为此,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了《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实施三周年调研报告》,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了座谈。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其中第四十一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  相似文献   

2.
<正>至2014年7月1日,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实施正式满3周年。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是由社会保险法创设的制度,于2011年7月1日生效,是指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拒绝向未参保的劳动者赔付时,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垫付,再由社保经办机构向用人单位追偿。2012年6月,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3.
打了两年的官司,走完了工伤认定程序,但用人单位仍未向赵文海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他按照2011年7月开始施行的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向甘肃省社保局提出了先行支付143万元工伤保险待遇的申请。遭拒后,赵文海把甘肃省社保局告到了法院。这是甘肃首例先行支付诉讼案。  相似文献   

4.
正在工伤职工的救治和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两类问题中,立法优先应保护前者的利益。而对工伤保险基金的安全问题,应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给予保障。而不是出现基金预警状态,便拒绝履行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职责。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生效。其中第四十一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该  相似文献   

5.
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中确立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至2021年,这项制度已经在曲折中向前迈进了10年。10年中,各地先行支付的具体情况如何?面临哪些难题?应从哪些角度入手,完善这项制度?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就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主持人,你好:我单位一名工伤伤残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已经缴费但不满15年,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但是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终止。其在职期间依法参加了工伤保险。此种情形能否要求工伤保险基金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易安网友  相似文献   

7.
热线咨询     
请解答两个工伤问题编辑同志: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些疑难问题,特此咨询。我公司某职工于1987年5月28日检修锅炉时,头部被坠落物砸伤。2004年12月20日对该职工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结果为:伤残四级。市医疗保险局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因此,市医疗保险局“提出,该职工所享受的伤残津贴应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请问:1.该职工所享受的伤残津贴,是市医疗保险局支付,还是我公司自己负责支付?2《.工伤…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工伤保险事业取得显著进展,在保障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国务院对《条例》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和工伤认定范围,增强了参保强制性,大幅度提高了工伤待遇,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截至2012年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9亿人,9年来累计享受待遇人数达816.8万人,基本实现了工伤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同时,各地也反映,在实施新修订的《条例》过程中,有一些政策、标准和程序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为全面准确地施行《条例》各项规定,规范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确定和支付,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和相关用人单位的权益,我部拟定了《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共有18条,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内容,现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开始实施.该条例是事关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与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相比,条例增加了许多新规定.  相似文献   

10.
第七讲企业的工伤保险责任实施工伤保险制度,落实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大任务,企业或用人单位负有首要责任,这是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伤保险的要求确定的。企业正确认识、认真履行应尽责任,是工伤保险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一、企业责任具有法律强制性《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各项权利,也是用人单位相应的责任或义务。国家运用法律法规强制企业履行责任,才能有效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在实施工伤保险过程中,企业或用人单位尤其要强化法律意识。首先是劳动安全卫生责任。企业在事故前要切实搞好劳动保护,不…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为了便于有关领导和部门,用人单位和职工深入理解和贯彻执行,本刊记者采访了安全高级工程师、工伤保险制度研究专家周华中先生,并请他重点从用人单位和职工的角度,谈了对《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的有关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工伤保险的运行方式是由经办机构将工伤(亡)职工的赔偿款项,支付给用人单位的对公账户,用人单位再转给工伤(亡)职工或其家属。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发生用人单位克扣、截留工伤(亡)职工待遇的问题。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克扣职工工伤待遇?工伤经办部门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相似文献   

14.
工伤待遇是工伤保险制度的实质与核心,是劳动者在工作或其他职业活动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获得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按支付目的,可分为填补性待遇和保障性待遇;按支付主体,可分为用人单位支付的待遇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按工伤保险待遇的内容,可分为工伤医疗待遇、伤残补偿待遇、因工死亡待遇.这些待遇在《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中均有规定.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干扰了一些规定的落实,使一些工伤患者没有享受到相关待遇.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李某2005月7月在工作中受伤,被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八级伤残。2006年12月,李某因违反用人单位劳动纪律被解除劳动合同。在工伤保险待遇支付问题上,李某与用人单位发生了争议。李某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八级伤残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但用人单位却以其因违反劳动纪律被解除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支付。2007年1月7日,李某申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  相似文献   

16.
当前工伤认定和赔偿程序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拥有工伤认定的专属行政权。而从第2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动机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因而应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待遇的情形。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作为法律授权从事一定行政职能的机构,其支付行为的依据正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  相似文献   

17.
工伤认定政策是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中有较多难点和争议,对此,《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二章对“工伤范围及其认定”作出基本规定。一、工伤认定政策的意义和沿革工伤保险制度是在界定保险的对象和范围的基础上建立的,受保对象是与用人单位形成劳...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月1日,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开始正式实施.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开始正式实施.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2011年,以"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为标志、以老工伤人员全面纳入统筹为重点,工伤保险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成为制度建设的"突破年".2012年,则是在此基础上狠抓落实,成为制度实施的"落实年".那么,近两年来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工伤保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司长刘梅.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你好:我本人因工伤被鉴定为六级伤残,怎么做才能退出岗位领取伤残津贴?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  相似文献   

20.
热线咨询     
企业改制后职工工伤医疗费用由谁来承担?编辑同志:我于1995年5月在出公差途中发生车祸,由于输血不慎感染了丙肝。在2002年2月例行检查中才查出已转为慢性丙肝,一直在治疗,单位已医改,仍给予报销药费,现尚未痊愈。但目前企业面临改制,即由民营企业投入增量资金来控股,原有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发给经济补偿金,国有身份不再保留,然后与改制后的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企业改制后,我今后的医疗费该由谁支付?覃立磊覃立磊先生:来函收悉。《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