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特种设备监管机构在监督检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为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增强监管针对性,提高检验效率,应用并优化关联规则挖掘、社区发现、可视化等数据挖掘技术,构建1种宏观安全风险预警方法。该方法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大数据为基础,通过挖掘单台设备微观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实现整类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预警;以2008—2016年全国长管拖车检验数据为例,进行应用实践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区域范围、缺陷类别等多种宏观指标进行预警,指导针对性监管与检验。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更为科学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实现特种设备精准分类分级管控,有效规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行为,本文提出了“固有风险+隐患风险+安全信用”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三维度评估模型,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为4个等级,并分析了适合各维度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准则,提出了特种设备三维度分类分级方法和管控策略,以优化配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资源。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率,缓解设备数量增长与监察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基于风险管理理论,提出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分类监管。在前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2011年、2012年的试点应用情况,对风险评价体系的具体评价流程、结果及科学合理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类使用单位的数量依然占据近一半的数量,需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验证了风险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能够有效指导全国分类监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效率,实现特种设备管理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特种设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建立特种设备的三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计算各级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三级风险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分类预警及协同治理2个环节,构建了特种设备风险控制管理模型,并运用所建模型剖析具体案例。研究表明,特种设备风险控制管理模型可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
以层次分析法为研究工具,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构建使用单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制定评级标准,为进一步加强对使用单位的分类监管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节能环保产业特点及国内外相关评价研究基础,从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发展效益、产业技术水平、产业发展潜力4个方面,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3个层次构建了地区节能环保产业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打破功效系数法传统模式,根据节能环保对比评价需求,首次利用改进的功效系数进行了修正,实现更加准确科学的评价,并利用中部六省发展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熵权法和功效系数法计算各省综合得分,并可实现各省具体发展指标横向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企业为监管对象,综合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企业使用的特种设备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估,确定企业风险程度,依据企业的风险程度将企业分为A、B、C三类,并给出不同类别企业的监管策略和激励措施,这样不仅落实了企业责任,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且能有效缓解人机矛盾,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9.
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因素设置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风险评价及分类监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东  姚娅  朱江升  申晨 《劳动保护》2022,(3):104-106
主题公园在政策支持、资本投入、消费增长、技术创新等有利因素推动下蓬勃发展,但主题公园等新型业态事故频发、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的情况下,主题公园运营单位面临着更为突出的安全法律风险和安全运营压力。随着《安全生产法》(修正案)等安全生产领域法律、系列法规、新政策的颁布实施,深圳市中瑞恒管理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瑞恒”)基于主题公园生产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法律法规、行业技术规范梳理,对主题公园安全风险评价体系进行指标设计、评价标准构建、权重设定及指数计算,提出了主题公园安全风险指数评价模型,为主题公园运营商系统构建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实现精准安全管理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S-GIS项目基于特种设备数据库系统和信息网络,以电子地图为背景,在监察机构对特种设备的动态监管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地方政府在发生重特大事故时的紧急救援,及防范、控制和最大限度减轻特种设备特大和重大事故灾害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企业对设备的运行监控、预警保障和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TS-GIS的建设为决策支持系统搭建基础网络平台和数据平台.本文对系统的设计思路、集成、数据库建设、应用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对系统下一步的建设作了技术上的探讨,为TS-GIS的建设提供了一套先进可行的技术手段,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特种设备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与安全监管力量不足问题,首先阐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内涵,分析其涉及的委托代理关系;然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委托代理数学模型,并利用激励相容约束条件讨论监管力度、安全投入、公众信任度等因素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果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水平的改进策略.结果...  相似文献   

13.
特种设备的风险评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对我国特种没备风险的管理能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特种设备风险评估系统,笔者借鉴国外相关的风险评估技术,并根据我国特种设备风险的特点,建立了定量加权平均分析法,从定量的角度出发,逐步计算出特种设备的风险值。利用这种风险评估法,可以加强我国对特种设备所带来的各种风险的掌控,从而降低各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航空装备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奠定新一代航空装备安全服役的良好基础,基于目前本质安全管理理论片面强调组成元素自身本质安全度的提高,忽略系统组元间耦合交互作用的现实,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耦合理论的航空装备本质安全管理模型。对航空事故本质致因和耦合风险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耦合风险的原因主要在于各系统组元在容错性、兼容性和标准化等方面存有缺陷。构建了基于耦合理论的飞机本质安全管理图示模型,强调系统宏观安全度的提高在于组元的本质安全化和对组元内部及组元之间耦合风险的有效管控,建立了系统安全度和耦合风险度计算模型,为航空装备服役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了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安全性的特种设备维修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目前安全生产形势,对特种设备使用与维修应予以特别重视,分析了特种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特种设备维修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维修策略;利用计算机辅助故障树分析,找同特种设备维修重点;以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目标;提出了合理维修周期求解模型;设计并实现了特种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将故障树分析和维修周期求解融入其中,实现了特种设备维修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实践证明,该信息系统实现了提出的维修策略,对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风险评估或基于风险的检验主要针对设备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而失效后果未考虑失效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力。同一类型的设备在网络知情人数不同或人们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场合发生失效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存在差异。本文引入失效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力修正因素即影响力强度,影响力强度既反映事故等级,又反映网民对事故的关注程度。在传统的风险概念的基础上,由影响力强度对失效后果进行修正后形成系统性风险模型。当事故等级较高,或当一个事故的关注度高,网络知情人数初值增大,影响力强度增大,系统性风险也随之增大。所建立的系统性风险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同一类设备失效后在不同场合的社会影响力不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实现城市安全风险的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基于我国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与特点,总结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分层分类原则、突出固有风险原则和合理修正原则等基本原则;提出“点位-行业-区域”逐层展开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明确各层级的评估要点;提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分别制定点位、行业风险修正规则,结合风险参数与情景构建开展基于风险矩阵法的点位风险评估和行业风险评估,采用加权计算法由行业风险评估结果叠加评估区域风险。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有效评估城市的风险状态,为不同层级的城市安全管理者明确风险管控重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技术风险是引发费用风险和进度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航空装备的研制中需要重点管控和规避。为提供可靠的航空装备预研项目技术方案的选择依据,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对五种不同航空装备预研方案的技术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技术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成熟性、复杂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性、保障性、兼容性和标准化八个指标。利用熵值赋权法求得指标权重,双基点间的投影距离代替传统的相对欧式距离对TOPSIS方法进行了改进。实例分析中,通过编程计算对某航空预研项目的五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定量风险评估,根据风险优属度确立了较为优化的技术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主观赋权法更为科学、客观,为航空预研方案的初选提供了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