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尾矿库灾害区域预警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尾矿库区域安全预警可以及时掌握区域内尾矿库安全态势的变化,防患未然,为尾矿库安全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一个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区域安全预警系统,将在尾矿库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确定尾矿库区域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其次介绍了模型样本的生成方法,然后说明了怎样实现模型,最后举出实例. 通过该方法可以确定尾矿库的预警等级,从而为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依托项目"国家尾矿库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保障技术平台"(2017YFC0804606)。 研究内容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计量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研究尾矿库异构数据动态融合、宏观预警预报指标体系、事故场景和应急资源合理匹配调度、溃坝应急位移远距离精确监测等关键技术,构建出尾矿库多源数据仓库,提出尾矿库宏观预警模型和方法,研制出基于孔径干涉雷达的尾矿库溃坝应急救援远距离监测安全保障装备。基于全国尾矿库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3.
尾矿库区域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尾矿库本身安全、地质条件、气象条件、人为因素等4个方面分析了尾矿库灾害的影响因素;根据预警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尾矿库事故对下游人员和财产的影响,建立了尾矿库区域预警指标体系;选取尾矿库危险等级、地形坡度、地质构造及条件、最新日雨量、5日累积雨量、采矿现象、爆破现象、下游人数、下游财产等9个指标作为尾矿库区域预警指标;根据尾矿库预警级别,确定了尾矿库预警指标的取值范围。尾矿库区域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为尾矿库的区域预警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安全管理业务信息集成化、智能化、可视化、精细化,提升智能安全管控水平,基于智能安全管控体系理论,结合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特点,通过移动互联、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建立自动感知、自动分析、自动预警、互动决策的安全管控系统;有机整合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分散业务的信息,以大渡河金川水电站建设应用为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项目建设安全风险的全面识别、感知预警和整改闭环,为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提供智能化、智慧化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尾矿坝堆坝材料非线性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学模型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准确把握尾矿坝堆坝材料物理力学特性和运行规律,对于减少和防止尾矿库溃坝事故的发生,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有关尾矿库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三轴试验系统,以北京和尚峪尾矿库堆坝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尾砂非线性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整理并得到了用于描述尾砂应力变形特性的三轴试验曲线,并利用邓肯-张EB非线性数学模型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表明,邓肯-张EB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尾砂的受力变形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位移预警指标的定量预警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健 《安全》2017,38(6)
本文以铁峰煤矿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的"感知矿山"集中控制平台为例,提出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矿山安全管控体系,可实现采矿生产实时监控,安全监测应急预警及安全生产管控,为保障矿山开采作业和管理的安全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2021年7月21日,根据在线监测显示,河南省嵩县木植街乡钜麒选矿有限公司张槐尾矿库,干滩长度仅为50.79 m,系统出现四级预警,最小干滩长度接近临界值,为确保安全度汛,已通知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处置险情……”2021年7月20日,特大暴雨席卷河南郑州、焦作、新乡、洛阳等地,国家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综合气象因素,分析了当地尾矿库风险,并发出如上预警。  相似文献   

8.
《中国安防》2012,(11):36-40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厂安防管理系统,描述了几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在工厂安防中的典型应用,包括周界红外传感主动防护、RFID射频识别的厂区出入口管理、智能视频传感器技术、库房RFID管理技术等。工厂物联网安防管理系统是以工厂为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兼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于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厂区室内外环境管理系统。物联网时代的工厂不再是一栋栋厂房,也不再是一间间被动监视的车间,用物联网安防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对工厂的任何一个角落的实时情况进行视察,有危险时可提前预警等,这将使工厂的工作环境更为舒适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尾矿库的科学化风险管控为目标,基于高分遥感、无人机低空航测和三维激光扫描多源空间数据,对尾矿库自身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系统化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分析,为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一方面利用多源数据进行周期性监测数据分析,提取尾矿库安全生产运行关键性指标,建立关键性指标长时间序列数据库,实现对尾矿库安全运行态势和风险的把控;另一方面划定尾矿库安全生产红线,利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对尾矿库周边环境进行大面积智能化的动态监测,获取红线范围内的变化信息,进一步分析周边环境变化对于尾矿库安全稳定性的影响。以攀枝花市万年沟尾矿库为示范区域,综合利用多源数据开展尾矿库安全动态监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万年沟尾矿库在监测期间自身运行态势平稳,周边环境变化较小,整体相对比较稳定。这验证了基于多源数据的尾矿库安全动态监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表明了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掌握尾矿库的安全态势,提高尾矿库安全监测效率,进一步完善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我国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由于重建设、轻利用而导致的事故预警能力被制约的现状,以尾矿坝体变形速率监测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改进云模型,根据3E规则确定尾矿坝变形监测的正常运营值边界,建立尾矿库坝体变形速率4级预警阈值确定模型,以湖北省某尾矿库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提出的坝体预警阈值确定方法,可得出尾矿库坝体变形速率黄、橙、红各级预警阀值分别为10.842,16.68,25.02 mm/d;进一步与典型小概率法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尾矿坝变形速率4级预警阈值确定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可用于尾矿库重要安全监测指标预警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尾矿库运行过程中安全预警问题,选取2015年巴西Samarco铁矿溃坝事故案例,研究BP神经网络和SVR方法在排水数据预测的适用性。综合分析了排水数据的复杂且非线性的特点,以库水位、降雨量和干滩长度为输入特征,采用上述2个模型对尾矿坝排水数据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不高于4.35%;基于SVR算法的最大相对误差不高于9.21%;Fundo坝的排水预测结果是可行的,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更高,而SVR模型的运算速度更快。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安全工作的快速响应和溃坝预警提供信息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尾矿库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尾矿库安全平稳运行.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尾矿库及下游区域进行影像数据采集,创建尾矿库三维图像,并将尾矿库空间三维模型关键数据与企业设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尾矿库汛期防洪能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尾矿库运行期间存在的隐患,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提高预测尾矿库汛...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状态维修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不断发展,状态维修(CBM)理论逐步运用于设备安全管理中。通过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状态维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CBM预测决策模型,并通过设备轴承状态维修的例证来说明模型的可用性。结果表明:设备实现物联网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状态维修安全管理是科学可行的,便于设备的维修管理,提高设备的安全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危险货物铁路运输安全,基于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理论,就危险货物铁路运输提出预警管理方法和建议。首先大量参阅危险货物铁路运输事故案例,结合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构建危险货物铁路运输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然后针对模糊综合评价权重难以确定的问题,为避免权重主观性过强,利用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危险货物铁路运输安全进行评价。结合实例试算,结果表明: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果同原用评价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探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定性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熵技术的尾矿库安全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对尾矿库安全评价时,常常只对尾矿库的地质情况、坝体结构、防洪能力和坝体稳定性等进行安全度计算,然后评价尾矿库安全性,但都未能全面综合地判定尾矿库的安全运行状况。针对尾矿库安全评价具有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评价主观性过强、客观性偏弱等特点,建立涵盖坝体稳定性、排洪安全性、输送及排放安全性、监测可靠性、管理全面性为一级指标的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论中熵的概念计算客观权重的方法,避免人为主观的影响,提出尾矿库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陕西省某尾矿库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评价指标的权重探索尾矿库存在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整改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从网络媒体文本中快速、准确提取灾害三元组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研究灾害三元组信息抽取应用及其算法优化。通过双向编码器表示(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应用于地质灾害三元组信息提取的实例中,针对模型由于底层多头注意力(MHA)机制会导致“低秩瓶颈”问题,对此,通过增大模型key-size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显著提升从新闻报道等文本中提取地质灾害种类、发生地点、发生时间等关键信息的容错率及精准率;可得到对地质等灾害空间分布情况和趋势的分析,进而为预案编制、应急资源优化配置、区域监测预警等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分析和决策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高处吊篮作业的安全防护水平,为建筑施工安全防护预警模型研究提供理论支持,针对安全防护不足和缺位对高处吊篮作业的不利影响,建立高处吊篮作业安全防护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对作业人员的筛选,作业信息采集及数据化处理,构建基于SVM(支持向量机)的高处吊篮作业安全防护预警模型。最后,通过对历史样本数据仿真模拟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筑施工高处吊篮作业安全防护预警模型的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较为吻合,从安全防护审批、个体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标识、心理生理防护及作业条件防护6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的安全防护预警模型可为高处吊篮作业提供预警支持,并可作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推广至其他特种作业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分散、时效性差、参建单位协同工作能力弱以及安全预警数据支持差等问题,将信息化技术引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建立了“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与信访管理平台”,并开发集成“广州地铁视频监控系统”与“广州地铁门禁管控系统”,以求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七号线、九号线工程的应用表明,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等参建单位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预警预报,并可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与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辨识系统风险并准确评估系统安全状况,从3元空间(信息-物理-社会)融合视角出发,界定安全态势感知概念并解读其内涵,提出安全态势感知概念模型和理论模型,并解析安全态势数据采集层、觉察层、理解层、投射层和预警层的具体内涵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3元空间融合视阈下的安全态势感知,能够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同步采集安全态势数据,在现有安全态势感知(安全态势信息输入、处理、输出)基础上,实现对人、机、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感知,有效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安全态势,为安全态势感知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