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金素 《劳动保护》2012,(1):106-108
"预防有限空间事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既要有先进科技设备作为支撑,又要不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及操作水平."北京市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干银辉就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近年来,北京市电力公司为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和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开展了"抓执行、抓过程、建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活动,并针对专项活动中排查出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各类事故隐患,加大安全投入,确保科技设备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发挥作用,强化员工学习培训以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及实操能力,全方位地保证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为消除有限空间施工作业安全隐患,确保作业安全,2012年12月25日,北京市平谷区安全监管局对3家单位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组首先检查了北京联通公司平谷分公司滨河街道户外通信井作业现场。该公司在北京市平谷区共有通信井约2000个,在进行井下维护、检修作业时,严格执行了有限空间作业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特征和原因,统计北京市2006—2015年间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及发生区域等数据,同时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影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结果表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以中毒和窒息为主,多发于夏季,区域内事故起数与其常住人口数量有关;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作业前未检测、未通风以及作业时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管理存在缺陷;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是领导层安全意识、安全投入和安全培训等。  相似文献   

4.
正安全月期间,通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能大比武的活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以赛代培、赛培结合,全面提升了操作工人有限空间作业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升施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技能素质,增强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在2014年和2017年,结合"安全生产月"的契机,在公司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市100家工贸企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核查,从有限空间辨识与台帐、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专项培训、作业审批、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外包、应急管理等8个方面,分析了有限空间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和工贸企业管理两方面提出了13项安全生产对策和措施,并根据核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将企业分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等人员不熟悉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救援技术的列为重大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6.
信息动态     
秦妍 《安全》2010,31(8):59-5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关于在污水井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的通知》等规范文件,配合北京市安监局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宣传教育,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切实提高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预防事故发生,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职业危害检测与控制技术中心自2009年底,与北京市科技情报所声像中心合作,着手进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宣教片的策划和拍摄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有限空间可能存在大量的可燃物及易燃易爆气体,同时由于有限空间本身的危险特点和内部其他危险物质及有害因素,作业人员实施作业时容易发生火灾、爆炸或者其他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本文分析了有限空间作业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并针对这些危险性提出了相应的防火安全对策,旨在防止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的火灾爆炸事故,减少人员伤亡。有限空间及其类型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行为,在北京市打造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有限空间作业队伍,保障城市安全运行,6月“安全生产月”期间,北京市安委会办公室组织了一场有限空间作业大比武,并由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具体负责实施。这是北京市首届有限空间作业大比武,在全国也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正>有限空间又被称为受限空间、密闭空间、封闭空间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不但在我国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难点和痛点,在国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上个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英国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高发,为使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免受中毒窒息等事故的伤害,英国先后制定发布了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1997年,英国依据《工作场所健康安全法案》出台了《有限空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14年,  相似文献   

10.
为预防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避免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在分析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特点、事故类型以及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4项风险管控措施,即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全面开展辨识分析、深化专项教育培训、落实作业安全投入,为企业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控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则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目前我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尚十分严峻,近年来,全国各地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常因为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数字扩大,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2014年4月1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据应急管理部及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数据统计,2010年至2018年全国工贸行业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事故122起,死亡467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亟需引起广大生产经营单位重视。近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进行了有限空间作  相似文献   

13.
作业人员相关安全知识匮乏是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掌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水平的途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个体特征和理论知识掌握的现状,研究了个人特征因素对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掌握的影响,同时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影响路径,研究结果发现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中,占比为66.8%的作业人员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文化程度总体不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普遍一般,文化程度越高,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及落实是影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水平最为根本的因素,是推动作业单位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人员安全知识水平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常见问题一是对有限空间识别不全。很多企业在有限空间识别时,未将正常情况下无人进入的空间纳入识别范围;也有企业不将污水池等敞口设施纳入辨识范围,导致有限空间管理失控。由于是偶尔进行的非常规作业,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2019年12月21日,某石灰制品厂,就因为有限空间管控不到位,工人贸然进入脱硫塔进行维修作业,造成2死1伤的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夏季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易发、事故类型和发生场所集中、一些行业事故多发、施救不当导致伤亡扩大等特点,应急管理部近日就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向各地印发警示函,通报近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情况,要求各地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据初步统计,2020年以来全国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20起、死亡62人,同比增加7起、16人。5月份以来,全国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3起、死亡40人,分别占今年以来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总量的65.0%和64.5%。夏季来临,有限空间内温度升高,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风险明显增高,为更好地实现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控,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遏制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本刊近日采访了曾任职杜邦公司中国区SHE经理的知安企业管理咨询(上海)中心首席顾问孙洪。  相似文献   

16.
安监信息     
<正>北京市正式发布《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部分:防护设备设施配置》2014年2月27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告》(2014年标字第1号),正式批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部分:防护设备设施配置》(DB11/852.3-2014),实施日期为2014年6月1日。至此,《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系列地方标准全部完成。《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系列地方标准是在本市有限空间安全事故频发、作业单位各项安全措施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污水处理设施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原因、特征及预防对策,本文侧重选取了2019-2021年3年间的10起污水处理设施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中毒与窒息事故典型案例,采用事故统计分析方法,对10起典型案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时间,伤亡人数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处理设施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作业时未通风、...  相似文献   

18.
有限空间是指仅有1~2个人孔,进出口受到限制,狭窄、密闭、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 m,封闭或者敞口的只允许单人进出的通风不良空间。化工企业在停产检修时,常需要工人在有限空间内作业。而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由于种种原因,常伴随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化工企业有限空间内作业时,我们应格外谨慎。笔者从“作业前、作业时、作业后”的角度来谈谈化工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9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签署国家安监总局第69号令,发布实施《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包括如下内容: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频发、有限空间安全监督和管理广撒网、一刀切等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将基于危险物质、空间结构、空间环境、作业活动等4个方面影响因子的有限空间危险度,作为分级指标的有限空间安全风险分级方法,并提供了计算方法、参数选取标准、有限空间分级标准。通过实际应用,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能满足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的需要,可为有效控制和减少有限空间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