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薛福利 《安全》2022,43(1):48-52
为解决传统油田钻修井作业安全监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监测定位误差较大,无法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问题,本文开展基于UWB定位技术的油田钻修井作业安全监测方法研究,通过油田井下液位数据采集、基于UWB定位技术的钻修井安全作业节点定位、划分钻修井作业安全监控动态预警范围,提出一种全新的监测方法,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监测方法能够有效减小监测定位误差,为作业人员安全提供保障,提高油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现代职业安全》2013,(9):109-109
由鹤岗供电公司负责承担的高寒地区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安全辅助监控系统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该项目对解决高寒地区变电站设备视频监控、在线监测难题,实现对变电站的运行主设备及辅助设施的实时监控及管理将发挥重要作用。黑龙江省处于中国东北的寒冷地带,冬季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可达-40℃以下,经常伴有大风、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危险作业越来越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最最关注的点,在众多的事故统计和分析中,危险作业往往也是事故多发和易发点。由于危险作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作业人员和设备设施造成比较大的伤害,因此,《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的规定。将危险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变成了一种法律的强制要求。而相关法律法规对危险作业并没有具体细化,本文结合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对危险作业监控管理的做法,探讨如何强化危险作业的监督管理,预防其作业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应对目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1套能够实现事前化、实时可视化的施工现场智能安全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从现状分析和实际需求入手,利用Cloud-BIM、UWB、ZigBee和人工势场法等技术方法的集成,在人员即时定位、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信息协同、实时定位、危险预警和路径规划4部分模块的系统架构,实现场地分析、危险预警以及对人、材、机的静止堆放和移动路径的分析规划。研究表明:该系统的应用能够降低施工现场不安全现象发生的频率,从整体上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梯子的种类和形式很多。变电站作业中常用的梯子一般分为一字梯(直梯)、人字梯两种类型。前者可用于户外,后者宜用于户内不太高的登高作业。1梯子的选用梯子宜用于高度在4m以下且短时间内可完成的作业。作业人员一定要根据工作的性质和作业内容选用正确型号、足够长度、合适的梯子。2使用前检查梯子的状况(1)梯梁应贴有出厂合格证、合格制造商名称、生产日期和批号、最大允许载荷等信息。(2)梯子强度至少应能承受作业人员和携带  相似文献   

6.
雷电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电子设备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必须对其进行防御。为了科学系统地设计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方案,本文从电磁兼容的角度对雷击种类及其破坏机理的分析,掌握了雷电的耦合途径及防雷关键所在,从切断电磁耦合途径的思路入手对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利用避雷针、避雷器及屏蔽接地等方法对安全监控系统的雷击防护进行了设计,经工程实践证明本文的避雷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曹小虎  张治武  曹小龙 《安全》2014,35(7):69-71
为掌握变电站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进行的巡视和检查称为巡检。巡检作为设备状态检修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设备运行工况、试验、检测等是一个完整的设备状态信息链条,其主要目的是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掌握设备运行规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巡检工作虽然简单,但其项目繁多,容易对人身、设备造成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施工现场,高处焊接作业随处可见,由高处焊接作业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也屡屡发生。高处焊接作业,受作业面狭窄及作业面远离地面等因素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很难进行应急救援,事故严重程度远比普通地面焊接作业后果严重,加强安全监控,确保作业安全,是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电网公司某变电站为例,利用风险分析法分析影响供电安全的各风险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层次结构模型,依据专家打分法建立互补判断矩阵.求解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出所有指标的权重排序,从而确定影响变电站供电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安全风险管理,对提高变电站的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和实施安全生...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视频分析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违章作业智能监控方面的应用。以化工行业为例,违章作业智能监控系统可能的应用功能,包括吸烟监控、非法进入作业区域监控、劳动纪律监控、劳动保护监控、高处作业智能监控、动火作业智能监控等,并分析了各种功能可能的技术实现思路。该系统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对于"科技兴安"、"落实企业责任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机车行车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是机车,机车行车安全对整个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机车行车安全中,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且人为因素较多。针对这一特点,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机车行车安全进行安全评价,并通过机车冒进信号这一实例,探讨了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安全评价方法应用于机车行车安全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电网运行抗负载扰动能力和空载能力,提出基于改进PWM控制的电网运行安全调制策略.首先,分析电网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再采用三相PWM整流器负序电压不平衡控制策略,获取电网不对称时PWM整流器不平衡单周控制数学模型,保障电网电压滤除零序电压后的分量;利用改进功率平衡控制策略,在原有控制算法上加入负载电流前馈,解决采样...  相似文献   

13.
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迅速,核电安全是核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我国核电的发展和安全运行现状,建立了安全运行状况指标体系,通过构建物元可拓模型获得各指标在各评价等级上的关联度,将关联度与熵值法求得的指标权重合成得到加权综合关联度,继而确定核电站安全运行状况评价等级.在对核电站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安全运行状况各指标的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地铁运营安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估地铁运营安全水平,掌握地铁运营风险变化趋势,采用灰色聚类法对某地铁线路运营一年以来每个月份的安全水平进行了分级评价。选取对地铁日常运营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设施故障作为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挖掘地铁运营以来的历史数据信息,体现了设备设施故障变化的时间特性,减少了安全评价中的主观性。将地铁运营安全水平分为五个安全等级,选取15%、35%、50%、65%、85%作为各安全等级的累积百分频率特征点,建立白化权函数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灰类白化值。结合各设备设施的指标权重,得到了地铁线路运营一年来每个月份的安全等级情况。该方法为分析地铁运营安全趋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行为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决策信息匮乏、管理结构固化的问题,寻求行为安全管理的新模式。首先,探讨传统模式中各环节存在的缺陷;其次,引入循证安全管理新方法,确定循证视角下的行为安全管理的4个基本要素及3个实施步骤,在此基础上构建循证行为安全管理新模式,划分并定义5级行为安全管理环节;对新模式的特点及要求做扼要阐述,最后以某生产加工企业为例对新模式进行简单应用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安全信息视角深入分析铁路行车事故原因,基于信息学、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结合铁路行车事故致因原理,构建铁路行车FDA(Forecast-Decision-Action)事故致因模型。该模型由行车人员、铁路运输企业和国家铁路局3条事故致因子链和1条事故致因主链构成,进一步归纳总结出3条子事故域、1条总事故域及各阶段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安全信息。研究结果表明:破坏事故致因主链或破坏3条事故致因子链,防止不安全物态,可以有效预防铁路行车事故发生。以"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为例论证模型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OPC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控制网接入上层管理网难和各个安全监控系统互不兼容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OPC技术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各种工控设备配有的OPC服务器,与矿井下各安全监控分站建立通讯关系,并遵循统一的OPC协议,将采集的井下实时状况数据整合到SQL Server2005关系数据库中,借助工业以太网上传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平台,经过数据分析和图表显示,可以快捷直观地了解井下具体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网页W eb在整个煤矿企业内部办公网络中进行发布,让安全信息得到全矿的分享。这里以煤矿注浆监测系统为例,重点介绍了利用OPC技术实现上层网与终端注浆监控网通讯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运营期地铁隧道结构安全信息融合监控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隧道结构系统特性研究为基础,以从单一正向思维模式向逆向思维、系统思维、反馈思维等全方位思维模式的转变为核心,引入并讨论了基于信息融合、分析融合、诊断融合和评价融合的体系结构,探索性地研究了运营期地铁隧道结构安全信息融合监控理论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