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分析了施工组织非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组织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构建了施工组织非正式网络结构特征、安全沟通和组织安全行为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91个施工组织非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使用多层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了上述模型。结果表明:网络密度对组织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沟通在密度与组织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出度中心势对组织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沟通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入度中心势对组织安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安全沟通没有起到中介作用;中间中心势对组织安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安全沟通没有起到中介作用;平均路径长度对组织安全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安全沟通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聚类系数对组织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沟通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突发事件舆情中网络圈群个体信息情感、网络圈群个体信息卷入、应急管理信息前台化、网络圈群个体社会期望和应急管理机构公信力间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构建突发事件舆情相关信息耦合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数据进行收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和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突发事件舆情中,网络圈群个体信息情感和网络圈群个体信息卷入均在应急管理信息前台化与应急管理机构公信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且二者共同在应急管理信息前台化和应急管理机构公信力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网络圈群个体社会期望负向调节该链式中介模型。研究结果可丰富应急管理机构公信力的相关理论,为突发事件舆情中应急管理机构公信力的相关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探讨施工组织正式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组织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安全沟通作为中介变量,建立施工组织正式网络结构特征、安全沟通和组织安全行为的假设模型。基于91个施工组织正式网络结构特征分析,使用多层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假设模型。结果表明:网络密度、出度中心势和聚类系数均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安全行为;中间中心势和平均路径长度均显著负向影响组织安全行为;入度中心势对组织安全行为影响不显著;安全沟通分别在出度中心势和中间中心势与组织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安全沟通分别在密度、平均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与组织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安全沟通在入度中心势与组织安全行为的关系中未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工作压力对矿工心理社会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探讨安全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社会安全氛围的调节作用,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对203名一线矿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工的安全心理资本在其工作压力与心理社会安全行为的负向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心理社会安全氛围能调节工作压力与安全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心理社会安全氛围能够调节安全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与心理社会安全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工程施工企业员工安全偏离行为的形成机理,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从员工心理资本和消极情绪角度,构建工程施工企业辱虐管理对员工安全偏离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8家企业的578名工程施工人员的有效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分步回归等方法揭示工程施工企业辱虐管理对员工安全偏离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工程施工企业辱虐管理与员工消极情绪和安全偏离行为显著正相关;消极情绪在辱虐管理与员工安全偏离行为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在辱虐管理与员工消极情绪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同时在辱虐管理与安全偏离行为间起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对建筑业农民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探讨组织支持感、自我效能感与建筑业农民工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防止因建筑业农民工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发生,从组织行为学和计划行为学视角出发,以218名一线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的3个维度均可直接对建筑业农民工的不安全行为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其中关心利益维度影响最大,工作支持维度次之;建筑业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在其组织支持感与不安全行为的负向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员工安全行为的演化路径,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首先,通过回顾大量文献,构建中国文化情境下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并检验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和犬儒主义的调节效应;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等方法实证检验278份问卷数据。研究表明:家长式领导对安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对安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威权领导对安全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资本在家长式领导与安全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犬儒主义显著负向调节心理资本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金属矿山员工风险认知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选取金属矿山冒顶坍塌、中毒窒息和车辆伤害3类常见风险,从风险特征维度的视角提出研究假设。通过设计风险认知与安全行为量表开展调查,并对调查所获的397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风险认知对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风险熟悉度与员工风险认知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可用于表征员工风险认知;风险熟悉度对安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且风险认知在这一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风险可控性和恐惧性在风险认知对安全行为作用过程中分别起负向调节和正向调节作用;风险自愿性仅对安全行为有直接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改善矿工安全绩效,基于理论分析与代际差异视角,建立工作不安全感、组织承诺、安全绩效与代际差异的关系假设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476名一线矿工的有效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直接效应,并检验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以及代际差异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工作丧失不安全感、工作执行不安全感与人际关系不安全感显著负向作用于安全绩效与组织承诺;组织承诺显著正向作用于安全绩效,并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安全绩效关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代际差异效应显著,相比老一代矿工,新生代矿工的组织承诺受工作执行不安全感负向影响更为显著,但安全绩效受工作丧失不安全感与人际关系不安全感的负向影响更为微弱。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安全风险感知对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升应急疏散的安全性,进而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包含风险感知、心理韧性、安全氛围、群体恐慌和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5个变量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5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AMOS软件搭建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对发生突发事件后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主要正向作用,群体恐慌通过调节作用提高风险感知,也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相应正向影响;安全氛围和心理韧性通过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一定负向影响;可通过加强安全氛围建设、安全知识科普、提高现场管理人员能力等方法,减少突发事件中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社会资本对山区居民应急避险能力的影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资本与山区居民应急避险能力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个人网络对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避险行为影响不显著;信任与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与避险行为呈反向影响,但信任可以通过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间接正向影响避险行为;互惠对避险知识影响不显著,但互惠与避险意识和避险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避险知识和避险意识对避险行为呈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避险意识对避险行为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山区居民社会资本的方式提高山区居民山洪灾害应急避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达到帮助应急决策机构能迅速高效地完成天然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和行动的目的,运用UCINET软件对天然气管道应急体系的网络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应急指挥体系的自组织特性、控制特性和不确定性,参考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网络,借助UCINET对天然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的组织部门程度、接近和中间集中性分别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归纳总结出天然气管道事故应急过程中最重要的组织部门。通过加强重要组织部门的通讯能力,实现对网络结构的优化,为提高部门间的协作能力,快速高效地完成应急救援任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更深入地剖析社会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对冲规律,基于多智能体建模方法构建人群信息传播模型(agent-social-network model, ASN),该模型包括个体在进行行为决策时的理性及非理性判断因素、典型信息传播机制、个体决策间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等典型要素;并结合2个真实的社会关系网络,基于Monte Carlo方法设计传播模拟实验,探讨突发事件人群信息对冲传播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负面信息对冲有利于群体内响应人数的增加,必要情况下可主动构建信息对冲机制加速应急信息的扩散和响应速度;从众行为会降低群体的响应人数,需要在应急演练中特别关注社会公众的从众效应并避免其消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突发事件下面向公众的危机信息传播策略制定和推演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Interpersonal trust is associated with a range of adaptive outcomes, including knowledge sharing. However, to date, our knowledge of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ployees feeling trusted by supervisors in organizations remains limited. On the basis of a multisource, multiwave field study among 956 employees from 5 Norwegian organizations, we examined the predictive roles of perceived mastery climate and employee felt trust for employees' knowledge sharing. Drawing on the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we develop and test a model to demonstrate that when employees perceive a mastery climate,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feel trusted by their supervisors at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group levels. More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a mastery climate and supervisor‐rated knowledge sharing is mediated by perceptions of being trusted by the supervisor.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模拟演练是提升参演主体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途径,该类演练的设计开发需要系统性的理论与技术进行规范和引导。从实践归纳的角度,将该类演练的设计划分为演练内容设计和演练形式开发2部分,详尽地分析演练内容设计中的4个核心要素(主题与目标、演练情景、演练任务和目标能力)和演练形式开发中的3项关键技术(控制流程、任务导入与方案输出、信息技术平台)。此外,着重介绍了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模拟演练设计开发过程中容易混淆的几组概念关系,即“情景构建与应急演练的关系”、“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的关系”、“演练内容与演练形式的关系”、“演练中‘演’与‘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铁路事故救援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研究事故救援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并提出了铁路事故救援系统的构建条件 ,将铁路事故救援的可用资源分为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归纳总结了参与铁路事故救援的各部门组织的结构关系 ;根据实践中铁路事故救援的工作程序 ,归纳出事故救援系统的工作流程 ,探索了事故救援预案的构成内容 ;将铁路事故救援系统划分为救援资源、救援预案库、事故救援辅助决策等 6个功能模块 ,并进行了功能模块的分析以及系统的特点分析。该系统已经应用在大同铁路分局的运输生产中 ,达到了缩短救援响应时间、减少事故的损失和降低对运输生产的影响等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沈桂城  翁蔚  王梦瑶  冯杰  许鑫 《安全》2022,43(1):12-17
为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现场指挥官应急指挥能力,加强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本文基于应急指挥理论,采用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探讨现场指挥官应急指挥能力的构成要素。结果表明:电力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官应急指挥能力包括自身防护能力、专业基础能力、现场处置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及身心调试能力,且各项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形成应急指挥能力要素的统一有机体。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study of 43 student project teams, we tested a multi‐level mediation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similarity in conscientiousness, team temporal processes, and team member satisfaction. We distinguished between individual‐level dissimilarity in conscientiousness (i.e., the distance between an individual member and his or her team mates), and team‐level dissimilarity in conscientiousness (i.e., the overall dissimilarity within the team). Individual‐level dissimilarity in conscientiousness had a direct negative effect on team memb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team, but did not affect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 team's performance. Team‐level dissimilarity in conscientiousness indirectly affected both types of satisfaction negatively as it impeded early agreement about the temporal aspects of task execution, which, in turn, hindered coordinated action in later stages of team task execution.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应急管理中对信息共享、团队协作和移动指挥的应用需求,研究了移动应急终端间的位置共享与信息交互方法和技术框架,初步构建了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包括移动应急终端、无线通信网络、中心服务器、监控终端和管理终端等组成部分。定义了位置、信息与指令传输格式,以实现移动应急终端和中心服务器之间的实时通信。制定了移动应急终端组网规则,以实现位置和信息在移动应急位置服务网内的交互。研发了友邻位置与信息交互技术,重点研究了终端位置报告、终端节电、北斗终端接入、友邻位置表达、信息推送等技术。针对具体应用需求,开发了原型系统,试验表明移动应急友邻互视技术可提高事发现场应急处置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置效率,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刘严萍 《安全》2019,40(1):24-27,33
应急成效提升的关键在于应急主体建设起持续发展的稳定关系,这需要建设嵌入式关系模式来实现。通过从关系认知存在差异、关系内容多样失范、关系维系难以推进、关系强度难以深化4方面分析政府与社会组织应急领域嵌入性关系构建制约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