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2017年以来,莱州市针对辖区高危企业多、危险源分布广、潜在事故风险大等特点,认真贯彻落实"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排查治理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发生前面"的要求,牢牢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和底线,在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2016年4月印发的《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的指导思想,要求"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对此"要求"应如何落实?到底什么是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什么关系?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在安全风险管控方面分别应做些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前国内外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促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落实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超前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安全》2021,42(11):7-8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控平台引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安全生产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作为技术支撑,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控平台.在安全生产大数据基础上,提供企业安全隐患全流程排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以及分级管控、隐患风险关联分析与评价、事故预测预警等功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自查,实现政府风险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控,提升政府安全生产精细化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5.
源头防范     
正《安全生产法》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要求"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为此,本期特策划"源头防范"专题,探讨各地、各企业应如何通过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等措施,切实落实"预防为主",避免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在新形势下总结探索出来的一种按照"一图"(危险源分布图)、"三单"(风险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岗位安全责任清单)、"四有"(厂区有风险公告、岗位有安全操作规程和管控措施、建设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化平台、运行有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五化"(员工参与全员化、岗位操作标准化、风险管控及时化、隐患治理闭环化、警示标志醒目化)标准建设起来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施倚 《劳动保护》2022,(4):90-91
主持人,你好!《安全生产法》(第三次修正版)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企业要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但是,很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还搞不清楚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什么是风险,什么是隐患,什么是危险源,什么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等?  相似文献   

8.
为响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要求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以风险管控为核心,开展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相融合,形成双重预防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减少安全风险事故发生,对于现阶段企业安全生产有着重大意义。双重预防机制的有效落实,可以帮助企业保证安全生产,降低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东山石灰石矿(简称东山矿)坚持以"超前预防、过程控制、严格管理"理念引领,立足"突破"和"创新",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强技能、精管理入手,通过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6步流程、隐患排查治理8个步  相似文献   

10.
"双控"机制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简称为"双重预防机制"。2016年10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提出"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要求各地区、各有关单位按照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源头管控"原则,迅速贯彻、积极行动,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扎实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李鹏 《劳动保护》2022,(12):88-90
安全风险控制是维持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属于生产经营的核心环节,从对安全风险的认知、评估,再到应对安全风险,这一系列工作,相对于隐患排查治理,更加体现出将安全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本质化安全管理的主旨亦是如此。为更好地将安全工作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防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不到位、隐患未及时发现和治理等问题,本文提出将两者深度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明确非煤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实施步骤,并且当风险评估单元为某种作业活动时,改进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将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融合,找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促进两者共同发展;最后就目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非煤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建设能有效实现关口前移,保障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最大程度上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并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政策,结合企业生产现状,创新构建“量锁式”双重预防机制,针对生产区域的设备、作业、岗位进行风险辨识,并进行固有风险评估和定级,通过安全措施实现固有风险降级,确保残余风险处于一般及以下范围,降级的安全措施作为隐患排查清单,按照固有风险的分级对隐患排查清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结果表明:企业使用“量锁式”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双控体系,有效控制生产安全的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最大程度上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筑牢安全防控体系,健全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企业风险主动报告制度这对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将完善我国在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安全风险上报方面的管理模式,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李开元  邱小秦 《安全》2019,40(2):29-32
为了更好的开展危害辨识,落实有关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结合危险源的描述、风险辨识的范围、可能导致的后果、评价分级等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了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同时给出了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辨识的建议,表明了安全风险辨识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9月1日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第四条,修改为:“……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这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标准化和双机制”)建设提供法治保障。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提出"构建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已在全国范围内积极落实。此项工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由传统的重隐患排查、轻风险管控,逐步转向基于风险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指针,意义和影  相似文献   

18.
政府讯息     
<正>国务院安委办印发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本刊讯4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出通知,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指南》明确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构建点、线、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了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性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构建是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企业构建事故预防的坚实防线和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本文以国内某大型环保集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构建和运维的相关资料和成果为参考,探讨分析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在污水处理运营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重特大事故看似由偶然因素引发,实则是由风险失控逐步演变为隐患,最终酿成事故。中央提出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就是要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这是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焕宁去年在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这句话,道出了实施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去年10月,国务院安委办印发《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后,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