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研究社会群众面对化工园区事故时的风险感知变化情况,基于系统动力学(SD)理论和方法,以风险感知为核心,风险感知-风险观念-风险反应-风险沟通-风险感知回路为主线,形成3条有效回路,构建化工园区突发事件社会群众风险感知的因果图和系统图;研究各因素间的关系,运用Vensim软件进行动态模拟,将模拟图形进行归总处理,研究各状态变量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影响社会群众风险感知的各状态变量的变化情况各不相同,且相互影响各自的演化趋势。了解这一点有助于为与化工园区事故有关的社会群众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研究石化企业员工面对突发事故时人因失误概率(HEP)的变化情况,基于系统动力学(SD)理论和方法,构建事故下企业员工HEP的因果图和系统图,并运用Vensim软件进行动态模拟,定量分析各因素对企业员工HEP影响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HEP曲线变化以35 h为截止点被划分为2个特征不同的阶段,截止点之前及之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风险认知和个人安全承诺,调整HEP影响因素的人因误差效应指数能改变HEP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高危岗位矿工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在文献研究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个体角度构建矿工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软件模拟仿真各工作时间段中,矿工风险感知水平及各因素对其影响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工作初期,情绪稳定性水平对风险感知水平促进效果显著,工作倦怠的抑制作用较突出;在工作后期,自我效能感对风险感知水平的削弱影响显著,风险规避态度则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风险知识经验超出一定范围会对风险感知水平起到反作用;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监管对风险感知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稳定持久。因此,煤矿企业应根据各因素在工作时间段的不同作用,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矿工风险感知水平。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环节划分下的电煤物流风险评估和管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政策、经济、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型煤炭企业的电煤物流系统存着诸多的风险,如何识别和管控风险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重点。从供应链环节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识别和确定电煤物流系统存在的33项风险因素,构建了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G1法模型对风险危害度进行评估,制定包括安全运行防控机制和"三级库存"风险预警应急机制2部分的风险管控方案。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反映了电煤物流系统各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三级库存"风险预警应急机制的提出,为企业经营决策者风险管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影响公众对地震风险感知的关键因素,并分析该因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运用公众问卷调研法及多元统计法调查公众对地震的风险感知,并进行风险支付意愿的回归分析与时间维度下风险感知的差异性对比.研究表明,公众对地震的了解程度和感知到的威胁程度因时间发生显著变化,并影响公众对风险的感知态度.建议政府通过与公众的有效沟通以及加强立法,纠正公众的风险感知偏差,并将公众的风险感知纳入风险分析和政策决策中.  相似文献   

6.
为厘清地下硐室各风险因素对施工人员风险感知水平的作用机制,首先,结合文献和实地调研考察,确定地下硐室施工人员风险感知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心理距离理论将影响因素归纳为3个距离维度,构建心理距离结构方程模型(SEM),计算各心理距离对风险感知水平影响的路径系数;最后,利用向量模型计算各心理距离对风险感知水平的敏感系数,验证SEM计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收入距离维度对工人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应急物资需求预测的合理性,充分考虑灾后不确定因素和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建立基于前景理论(PT)的应急物资需求动态调整模型。首先,将决策者的心理感知价值分为方案有效和方案无效2种,以决策者不同时刻的心理预期作为动态参考点;然后,通过确定价值函数和情景概率权重计算方案综合前景价值,求得前景值最小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方案;最后,分别就风险偏好、风险规避系数以及收益感知概率系数和损失感知概率系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为一实例数据所验证。结果表明:根据灾情动态变化所建立的调整模型,更切合灾后救援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求出最佳预测方案,提高决策质量和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8.
风险管理决策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影响企业风险管理决策的主要因素,如生存风险度、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决策方案的风险度及期望值;进而研究如何将主要因素有机结合并作为风险管理决策的准则,得出风险管理决策时应依次将生存风险度、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决策方案的风险度及期望值作为决策依据的论断;通过例证说明具体的风险管理决策过程。结果表明:笔者所研究出的风险管理决策准则与方法能为企业风险管理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矿工风险感知偏差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在文献研究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构建矿工风险感知偏差演化模型。运用Net Logo仿真平台,通过调节组织、管理者、矿工的不同行为主体属性值,模拟组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安全管理规范水平及风险信息处理能力对矿工风险感知偏差的动态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工风险感知偏差演化系统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CAS);各仿真主体属性交互影响矿工风险感知偏差,且不同属性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因此,煤炭企业应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效果,有针对性地调节各主体行为,降低矿工风险感知偏差程度。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影响企业风险管理决策的主要因素,如生存风险度、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决策方案的风险度及期望值,进而研究了如何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风险管理决策的准则,得出了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时应依次将生存风险度、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决策方案的风险度及期望值作为决策依据的论断.最后,举例说明了具体的企业风险管理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探究地下洞室施工人员对施工风险的感知能力,基于系统理论,以地下洞室施工人员的风险感知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解释结构模型(ISM)、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系统动力学(SD)建立地下洞室施工人员风险感知系统脆弱性仿真模型,对其脆弱性变化趋势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工人自身因素和状态对风险感知系统脆弱性影响最大,在施工时应该时刻关注工人的身心状态,通过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监管力度等措施来促进工人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监管体系,协调安全投入和监管的行为决策,对企业领导决策者和监督管理者的行为决策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构建领导决策者和监督管理者的双群体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建立复制动态方程,通过雅可比矩阵对其进行局部稳定性分析并讨论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ESS);应用数值模拟分析验证博弈模型和结论.结果表明:安全投...  相似文献   

13.
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理论模型对于指导企业开展安全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对电网企业的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电网企业进行事故风险控制模型研究.本文基于系统安全和风险控制理论与STAMP模型,结合我国电网企业的特点与安全现状,对电网企业事故风险控制模型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STAMP模...  相似文献   

14.
风险感知理论模型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目的在于通过文献凝练,明确风险感知在现代风险评估体系中的重要性,分析风险感知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定量化分析等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心理测量范式和社会认知模型等经典理论方法的研究,梳理总结出适用于风险感知研究的理论模型;同时,对风险感知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化测量并对文化理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情绪因子使得63%的人产生面对风险时的态度波动。其中,愤怒和恐惧是体现最为明显的情绪类型。风险目标因子则直接影响人们对风险等级的判断。文化理论等方法表明,面对风险人们因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不同行为选择并形成4种不同类别的人群。最后得出,风险感知是风险中人群行为决策和风险判断过程的基础,其中情绪因子应为今后相关研究探讨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路径,提高企业防控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风险能力,降低衍生灾害发生概率,在文献分析及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构建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过程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并运用Vensim软件对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为例进行仿真实验,模拟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动态过程。结果表明:突发事件安全舆情传播与演变主要受事件自身、媒体、相关企业监管层、相关企业执行层4个主体的共同影响,其中事件自身因素起效时间最早,相关企业监管层影响作用最大、维持时间最持久,相关企业执行层影响最直接。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企业开展应急能力评价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在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1种将突变级数方法和动态能力理论相结合的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方法。基于突变级数方法,构建企业应急能力的突变评价模型;采用动态能力理论,从感知、整合、重构和学习4个方面建立企业应急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具体评价步骤;改进评价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评价企业应急动态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In chemical industry, major accidents occur occasionally. Past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at risk perception was relevant to safety as it might affect the behavior, which could exert influence on the probability of acci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adjust workers' risk perception to reduce accidents in chemical industry. To achieve this goal, som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orkers’ risk perception of were identified from 3 aspects including safety attitude, safety knowledge and safety leadership. This was accomplished by gathering empirical data from 287 workers employed in 6 Chemical plants in Jiangsu, China. The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isk perception for worker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EM), and the path coefficients and weights were analyzed by the SEM. On that basis, the System Dynamics (SD) model of risk perception for workers was established. The study findings revealed safety attitude and safety leadership have a direct positive impact on perception of risk probability and perception of risk severity, safety knowledge has a direct positive impact on perception of risk severity, while safety knowledge has no direct positive impact on perception of risk probability.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s and method guidance for adjusting the risk perception of workers in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认识驾驶人行为及风险感知并分析行为成因,从驾驶人生理因素着手,从驾驶人视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肌肉骨骼疾患3个方面梳理国内外驾驶人行为及风险感知的研究成果与研究不足。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的生理疾病对其驾驶能力和危险感知存在显著影响;生理疾病严重程度与异常驾驶行为中的一般性失误、危险性失误行为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疾病严重程度越高,出行失误行为的频率越高;之后可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着手,针对驾驶人的不同属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分析煤矿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状况和变化趋势,提出了1种基于熵权法和集对分析耦合的矿工不安全行为风险态势分析方法。在现有的煤矿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运用HFACS理论分析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构建包括4个维度12个因素的不安全行为因素集;采用熵值法和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基于多元联系数的矿工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模型;以内蒙某煤矿矿工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为例,验证所构建的态势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风险态势评估模型可以有效分析矿工不安全行为风险状态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