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方法主要有直接混合法、微乳法、热解法和酯交换法。我国地沟油的来源广且分散,具有含固体杂质多、含水分高、酸值高的特点。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一般要先经过除水、机械除杂、除酸、脱色等预处理,然后利用酯交换法或加氢裂化法制备成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地沟油及地沟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现状,综述了地沟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包括传统化学催化法、超声波辅助法、生物酶法、超临界法。阐述了地沟油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机理,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基于针对地沟油制备生物柴的影响因素,包括酸值、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温度等的分析,提出地沟油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意见及优化工艺方法。研究表明:油脂转化率为93.3%~94.6%的两步酸碱催化是最适合工业生产,油脂转化率为95%~99.3%的超临界法是最有前景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生物柴油的品质,文章将桐油生物柴油和地沟油生物柴油按体积比1:1混合,评价其对生物柴油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抗氧化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BHT(二叔丁基对甲酚)和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对混合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及其它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混合生物柴油加速氧化后过氧化值和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桐油生物柴油和地沟生物柴油混合可以调和两者之间的性能,降低桐油生物柴油的粘度,提高地沟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TBHQ抗氧化效果明显优于BHT和BHA,TBHQ能够延长混合生物柴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且对生物柴油其他性能影响较小,当桐油生物柴油与地沟油生物柴油以1:1混合,TBHQ添加量为1%时其各项指标基本符合生物柴油国家标准;生物柴油加速氧化后粘度和过氧化值增加,TBHQ的加入减轻了氧化前后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生物柴油制备工艺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柴油制备的基本工艺,着重阐述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油比、水分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对生物柴油制备的影响,并提出了生物柴油制备工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碧云天 《环境》2012,(1):37-39
提起"地沟油",人们马上就会产生一种恶心的感觉,它不仅肮脏,还含有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据权威部门透露,我国每年约有300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给社会留下了极大隐患.怎样才能解决这一令人头痛的问题?合肥女孩孙楠找到了妙招:把地沟油变成"生物柴油".不仅价格便宜,还能使汽车尾气的碳排放比矿物柴油降低50%以上!更令人震惊的是,她的这种绿色能源还可以让飞机上天,日前,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一次就与她签订了500万欧元的购货合同!  相似文献   

6.
特别数字     
《环境工作通讯》2012,(1):117-118
我国摧毁60个地沟油犯罪网络 去年8月下旬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打击“地沟油”犯罪破案会战。各地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排查油脂企业10万余家,摸排线索1.1万余条。在公安机关“地沟油”破案会战强大攻势下,一批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不法分子纷纷落网,以生产生物柴油等为幌子从事制售“地沟油”的“黑工厂”“黑作坊”纷纷被摧毁。各地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抓获讳法犯罪嫌疑人700余名.杏实涉案油品6万余吨:  相似文献   

7.
提高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微生物油脂的含量是促进剩余污泥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首先比较了BD法、二甲亚砜-甲醇法和酸热法对剩余污泥微生物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酸热法提取得到的微生物油脂含量最高,进一步甲酯化合成的生物柴油产率最高达到2.1%.通过控制发酵过程pH和调节初始C/N,可以提高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可酯化油脂的含量,在pH=4、C/N=100条件下发酵合成的微生物油脂甲酯化得到的生物柴油产量和产率可提高至1.81 g·L~(-1)和13.06%.在此基础上重点比较了4种模拟含糖废水对剩余污泥微生物发酵合成油脂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糖为碳源时合成的微生物油脂进一步甲酯化为生物柴油的产量和产率显著高于乳糖、蔗糖和葡萄糖,分别达到3.90 g·L~(-1)和24.55%.研究表明,以剩余污泥微生物为菌源,采用木糖等含糖废水为培养基,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可以强化剩余污泥微生物合成可酯化的微生物油脂含量,进而提高生物柴油产量.  相似文献   

8.
废食用油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掺烧时的动力与排放特性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为了查明生物柴油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废食用油制备的生物柴油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了生物柴油环境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废食用油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流程,即甲醇与废食用油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酯交换反应生产出生物柴油.所制备的生物柴油和柴油,按20%和50%掺混后在2台车用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台架动力和排放特性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掺混燃料的动力性和油耗率分别约有3%的下降和8%的上升,烟度、HC、CO和PM排放降低幅度最大分别达65%、11%、33%和13%,而NOx排放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本研究表明,发动机燃用低比例的生物柴油掺混燃料,在发动机不作任何改动和调整时,可以在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等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9.
生物柴油因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生物柴油几种主要制备方法,包括直接混合法、微乳液法和酯交换法等,并总结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优缺点,最后对生物柴油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日从福建省经贸委获悉 ,福建省采用新技术使垃圾油变为优质生物柴油 ,现已产出生物柴油 5 0 0 0多吨 ,以往食用油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地沟油、废猪油等垃圾油如今成为生产原料。据介绍 ,该项技术是将垃圾油加入反应罐 ,通过一种微酸性催化剂技术 ,使得其醇解和酯化过程可同时进行 ,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另外 ,通过一种金属盐处理剂 ,解决了利用废旧动植物油脂生产柴油残留酸值高的关键问题。这两项关键技术降低了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 ,使得生物柴油生产从实验室走进了车间。生物柴油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 ,是以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 ,油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