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考察了亚甲基蓝和单宁酸在金属负载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行为,并用Langmuir与Freundlich方程对等温吸附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在活性炭表面倾向于多分子层吸附,而单宁酸则倾向于单分子层吸附;金属负载降低了活性炭对有机污染物的饱和吸附容量,但新建的金属氧化物活性中心可促进单宁酸在低浓度下的吸附。金属负载改性是饮用水深度处理中活性炭滤料改性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许雯佳  成小英 《环境科学》2018,39(1):202-211
将生物转盘与活性炭网状填料相结合,进行活性炭吸附实验并采用河水直接挂膜,探究在盘片最佳转速下,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活性炭生物转盘去除NH_4~+-N、TP、高锰酸盐指数以及生物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等温线显示活性炭对水中NH_4~+-N、TP、高锰酸盐指数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盘片转速为3 r·min-1时,NH_4~+-N、TP、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分别为86.05%、81.28%、77.09%,去除性能最佳.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NH_4~+-N、TP存在显著线性相关(R20.9)且去除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对高锰酸盐指数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且去除率差异不显著(P0.05).HRT对生物膜活性、蛋白多糖以及S-EPS、LB-EPS、TB-EPS三维荧光峰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氧化锰的除镉(Cd(Ⅱ))吸附剂,通过L_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制备条件如下:浸渍时间7 h,KMnO_4质量分数2.7%,焙烧温度470℃,焙烧时间2.5 h。通过BET、SEM、FTIR、XRD对改性活性炭(MOAC)进行表征,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吸附温度等对Cd(Ⅱ)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OAC表面烃基含氧官能团增多,氧化锰以MnO_2的形式负载到其表面;当MOAC的投加量为0.5 g/L,Cd(Ⅱ)的初始浓度为50 mg/L,溶液pH值为6.0,温度为298 K,吸附时间为12 h时,MOAC对Cd(Ⅱ)的吸附量高达84.15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过程为放热、自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多孔铁炭填料对模拟矿山酸性废水中Cu~(2+)的去除特性,并与商业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作了比较。研究表明,铁炭填料对Cu~(2+)的去除速度快,当填料投加量为1.14 g/L时,吸附10 min后Cu~(2+)的去除率超过95%,吸附平衡后Cu~(2+)的去除率达99.96%,模拟矿山酸性废水经铁炭微电解处理后,pH值从约3.0上升到5.0~5.5,降低了其酸污染。铁炭填料和活性炭对酸性矿山废水中Cu~(2+)的去除均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规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铁炭填料和活性炭对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4.29和9.69 mg/g,铁炭填料去除Cu~(2+)的性能远高于活性炭。铁炭微电解去除Cu~(2+)包括了吸附、金属置换、微电解和絮凝等多种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研究了表面改性方法、焙烧气氛和气相水分对颗粒活性炭(GAC)吸附低浓度甲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HNO3浸泡改性可增加GAC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显著改善GAC对甲醛的吸附性能,并延长吸附穿透时间;O2气氛下焙烧所得GAC的吸附效果优于N2气氛下焙烧的GAC;反应气体含水1.5%时,GAC对甲醛的吸附性能明显降低。另外,分别采用低温N2吸附法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表征了3%NHO3浸泡改性前、后GAC的孔结构和孔表面化学性质的差别,从而揭示了GAC的吸附性能与孔结构、孔表面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Fe3O4@SiO2-NH2磁性复合材料对水中单宁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简单方法制备出Fe3O4@SiO2-NH2磁性复合材料,并利用XRD、FT-IR、VSM和SEM等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最后对水中单宁酸进行了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复合材料上的氨基基团(N—H的特征吸收峰出现在1549.53cm-1)能够与单宁酸上的酚羟基反应,使—NH2质子化形成NH+3,并利用良好的磁性(42.5emu.g-1)使单宁酸从水中分离去除;对单宁酸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在pH=6时,基于氢键和静电吸附的协同作用,吸附能力达到最强,为85.18mg.g-1(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60min).研究证实,Fe3O4@SiO2-NH2磁性复合材料与Fe3O4@SiO2和SiO2相比,对单宁酸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同时通过外磁场可以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以RuCl3·3H2O为前驱物,以AC(颗粒活性炭)为载体制备Ru/AC时,焙烧氛围、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Ru/AC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BET(brunner-emmet-teller method,比表面积测定)和SEM(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不同焙烧氛围中制备的Ru/AC活性有较大差异:在N2焙烧氛围中,容易形成去除BrO3-的有效活性组分(RuO2);而在真空焙烧氛围中,几乎没有活性组分的产生;在H2-N2〔φ(H2)为1.5%,φ(N2)为98.5%〕氛围中焙烧,负载在AC上的活性组分有Ru0(单质钌)和RuO2. 焙烧温度对Ru/AC去除BrO3-的性能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高温有利于AC的石墨化进程,载体性能得到优化;但焙烧温度过高(1 000 ℃)时,会产生金属颗粒团聚现象;最适宜的焙烧温度为900 ℃. Ru/AC的活性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焙烧时间为3 h时,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得到提高且有效活性组分能够均匀地分散在AC载体上. 综上,Ru/AC催化剂的最优焙烧条件:焙烧氛围为N2,焙烧温度为900 ℃,焙烧时间为3 h. 在该条件下制备的Ru/AC利于形成去除BrO3-的活性物质RuO2,并且其能够均匀地分布在AC载体上,使催化反应进行得更为彻底,可在2 h内将BrO3-全部去除.   相似文献   

8.
通过预处理、浸渍处理、改性液后处理等方式,研究开发出具有电化学反应性能的系列金属负载活性炭催化剂.分别将未改性和改性后的系列金属负载活性炭用于不同pH值下多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载铜及载铁活性炭催化剂经催化氧化反应后,处理出水中Cu2+离子和Fe2+离子的溶出量均可减少90%以上,苯胺及苯酚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50%~95%.大大提高了金属负载活性炭催化剂的稳定性,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活性炭去除焦化废水中酚类污染物的影响因素,选取HCl、HNO_3、KOH、Ca(OH)_2作为改性液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结果表明,盐酸改性的活性炭对酚类污染物吸附去除效果最好。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盐酸改性活性炭在不同外界条件下对酚类污染物吸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溶液pH值和HCl改性活性炭投加量对吸附效果影响较为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盐酸改性活性炭投加量越大,吸光度越小,说明吸收效果越好。溶液pH为7时,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由于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因而在水处理方面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降低水处理费用,对失效的活性炭均需进行再生,重复多次使用,北京环保科研所马淑芬等通过试验研究采用微波再生活性炭,这是一种新型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具有:设备体积小:再生时间短(在炉内停留5~8分钟即可得到再生);再生炭的性能恢复好;碘值恢复率高(约为90%左右);焦糖值恢复率高(约为85%至90%);炉内烧损小(约为0.5%);电能消耗低(约为0.6度电/再生1公斤活性炭)  相似文献   

11.
采用部分热分解法制备了氧基氯化铁(FeOCl),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难降解偶氮染料金橙Ⅱ(AO7).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评估FeOCl/PMS体系对AO7的降解效果并分析了影响AO7去除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FeOCl活化PMS降解AO7效果良好,矿化率达44%.在中性条件下,当FeOCl投加量50mg/L、PMS浓度1.0mmol/L、AO7浓度0.05mmol/L时,AO7可在30min内完全降解.随PMS投加量、FeOCl投加量、Cl-浓度和反应初始pH值的增大,AO7的脱色效果提高.FeOCl还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此外,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EPR测试和XPS分析了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和反应机理:由PMS活化产生的SO4-·和·OH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其中主要活性物种为SO4-·.  相似文献   

12.
吴萍  俞志明 《环境科学》2007,28(1):80-86
为了证明吉米奇类表面活性剂三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TPQAC)对粘土改性的有效性,利用UV-1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在2种粘土高岭土和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2 min内基本可以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模式较好的符合双表面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量大,经红外分析发现其可以对粘土进行有效改性.作为一种改性粘土在用于赤潮治理之前,有必要对改性剂本身对赤潮藻的灭杀作用以及改性粘土对赤潮藻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为此选择了3种常见的赤潮藻进行了灭杀实验,并对不同比例的改性粘土对赤潮藻的去除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PQAC用量在2 mg/L时24 h内几乎可以100%的灭杀赤潮藻,粘土与改性剂比例为14左右时对赤潮藻的去除效果最好.同时为了弄清TPQAC在治理赤潮的实际应用中对养殖生物可能造成的危害,选用了黑褐新糠虾为代表性养殖生物,对其48 h急性毒性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且室内模拟研究了改性粘土在去除赤潮藻的过程中可能对养殖生物造成的影响,实验发现粘土改性剂对黑褐新糠虾48 h半致死浓度为16.7 mg/L,改性粘土在去除赤潮藻的同时没有对养殖生物造成明显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碳纳米管(CNT)活化过二硫酸盐(PS)降解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考察了PS浓度、CNT投加量、初始pH值、温度等反应条件对AO7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7、n(PS)/n(AO7)为20、CNT投加量为0.2g/L时,AO7在反应480min后可以被完全脱色去除.随着PS剂量、CNT投加量和温度的升高,AO7的去除率也逐渐增加,中性条件下最有利于AO7的去除.AO7降解反应主要发生在CNT表面,且反应活化能Ea为46.76kJ/mol.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TOC分析表明,AO7分子偶氮键和萘环结构断裂,生成含苯环类物质,最终矿化为CO2和H2O.  相似文献   

15.
切割钢渣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这些废渣具有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废物资源化的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河北邢台钢铁厂中切割钢渣为过硫酸盐(PS)活化剂,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水相中偶氮染料酸性红73(AR73),实验表明,25 mg·L~(-1) AR73在15 min内,其降解率为99.9%,TOC矿化率达58.6%.同时考察了钢渣投入量、PS浓度、初始pH值等影响因素对AR73降解效率的影响:随着PS浓度、钢渣投入量的增加,AR73的降解速率也逐渐增加;在pH为3~9时,AR73均可被有效去除,酸性条件更有利于AR73的去除.活性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酸性红73的降解是通过自由基和非自由基两种机制实现的,且钢渣可多次回收重复利用.钢渣活化PS技术,还可有效去除蒽醌类染料(活性蓝19),其去除率为99.9%,矿化率可达92.0%;同时该技术对某印染废水(COD_(Cr)=5625 mg·L~(-1))的去除率达49.9%.本文所构建的切割钢渣活化过硫酸盐(PS)技术可应用于偶氮印染废水的处理,实现"以废治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柴铖  许路  金鑫  石烜  吴晨曦  金鹏康 《环境科学》2022,43(2):896-906
系统研究了新型氮掺杂生物炭材料(N-C)催化臭氧对于水中布洛芬(IBP)的氧化降解效能及机制,并深入探究了初始pH、臭氧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不同阴离子和背景水质条件对IBP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相较于一些常见的碳基催化剂(g-C3N4、生物炭、颗粒活性炭)及金属催化剂(MnO2、Fe3O4),N-C催化臭氧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藻原水预臭氧强化混凝除藻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有机物表观分子量分级、树脂分级等手段表征了原水有机物特征,通过实验室试验和中试运行对预臭氧强化混凝藻类去除效果、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的变化和去除、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等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藻类活性测试研究了预臭氧强化混凝除藻机制.结果表明,采用适当浓度的臭氧(如1.0 mg·L-1)进行预氧化,可有效提高藻类去除率,从常规混凝沉后水的55%~85%上升到95%左右,最高去除率达到99.3%(预臭氧1.0 mg·L-1,PACl 3.0 mg·L-1);THMFP(trihalomethanes formation potential)总体去除效果从常规处理的117 μg·L-1降至46 μg·L-1;高投量(≥2.0 mg·L-1)预臭氧,促进了藻类灭活,但影响了有机物的去除.藻类活性评价臭氧氧化和常规水处理过程对藻类作用存在显著差别.常规混凝对藻类活性影响不明显,不同剂量混凝剂对藻类活性影响差异不大;而臭氧对水体中的藻类有灭活作用,在0.5~2.0 mg·L-1臭氧条件下,藻类活性降低至12以下,且该指标随着臭氧剂量的加大显著降低.紧随其后的混凝过程中,混凝剂或者其水解过程的某些成分对臭氧灭活藻类有增效/催化作用.与传统的显微计数法相比,藻类活性试验更明确地表征水处理过程对藻类生存状态的影响,为水处理除藻机制研究和工艺设计提供更清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生物铁强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向普通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添加氢氧化铁,驯化成生物铁污泥,形成生物铁膜生物反应器,分析各自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生物铁MBR对COD的去除效果更好,去除率提高10%左右,但水力停留时间的长短对COD的去除效率影响不是很明显;通过改变泥龄观察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生物铁MBR可以在较长泥龄的条件下运行而处理效果不会受到影响,比普通MBR排放更少的污泥,能达到污泥减量化;同时生物铁污泥絮体的形成为硝化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得对氨氮的去除效率比较稳定。试验说明:生物铁污泥的强化生化与物化作用可以加强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Thirty-nine (2.3 per cent) of 1724 chromosome studies from diagnostic 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s (CVS) done between 1983 and 1990 showed either level III (true) mosaicism (1.2 per cent) or level II (pseudo-) mosaicism (1.1 per cent) for chromosomal aneuploidy. Follow-up information on these 39 pregnancies was collected from questionnaires to families, paediatricians, and obstetricians. For all cases in which the pregnancy was continued and further testing was accomplished, the mosaicism was felt to be confined to the placenta. As compared with a control group of pregnancies evaluated by CVS with normal karyotypes, there was no increased incidence of pregnancy loss,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or developmental delay in the infants. Although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occurred in several of the level III mosaic cases, adequate catch-up growth has been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20.
Aeros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oint sources of different capacity fueled by distilled oil, with the aim of determining the amount and composition of particles emitted by domestic units. A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articles emitted from each source was performed. Mass median aerodynamic diameter and size distributions were determined. Individual particle analyses to examine morphology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 were perform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an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er. The results evidence the specific differences existing in the aerosol emissions of the sources studie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mbustion 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