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为保证某型大功率开关振动耐受性能满足应用环境的要求,对该型大功率单刀双掷开关的振动耐受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振动模拟试验,对其实际工作能力及振动极限进行验证和摸底,在实施开关直流信号随机振动试验和大功率射频信号随机振动试验的基础上,首次实施开关直流信号步进振动试验、大功率射频信号步进振动试验。利用等效电路方法建立单刀双掷开关信号传输路径模型,对开关振动瞬断所导致的射频传输性能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结果在直流信号试验和大功率射频信号试验中,A开关在x,y向试验中出现了多次瞬断,最长瞬断时间为63.6μs,B开关顺利通过所有试验。同一频率下,寄生电容越小,隔离度越高;同一寄生电容下,频率越高,隔离度越小。结论实现了开关振动性能的考核和摸底,该研究为大功率开关的可靠性设计和系统的减振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振动试验中,对控制加速度传感器进行立体分层安装且采用极大值控制方式时,能明显地减少过试验的风险。分析了过试验的产生原因和力限试验的补偿原理,阐述了振动控制点分层布置法降低过试验现象的原理、实现途径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基于HHT方法的公路运输振动信号时频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特征的公路运输振动信号的时频信息。方法利用Hilbert-Huang变换算法,在对公路运输的振动信号进行EMD分解的基础上,开展Hilbert谱和各IMF的功率谱密度计算,并与常规的功率谱进行比较。结果基于IMF分量的功率谱可以克服传统Fourier功率谱计算在低频偏低、高频偏高的误差。结论基于HHT的公路运输振动信号时频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运输振动非平稳信号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某飞行器出现故障时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为故障定位提供依据.方法 将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 应用于飞行振动信号分析,通过计算故障振动信号和正常振动信号的短时傅立叶变换谱,获取两者之间的不同时频特征.通过分析包括发动机工作、外部气动激励、设备工作、电气干扰在内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时频变化特征,与故障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对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天然气增压站低频噪声严重的问题,识别低频噪声源,并对低频噪声加以控制。方法结合压缩机组的实际工作情况及结构,首先利用频谱及1/3倍频程分析增压站机组的振动和噪声特性,初步确定压缩站机组低频噪声与机组振动的关系,进一步利用相干函数分析法分析振动与低频噪声的相干关系,判定低频噪声并不是由振动主要引起的。结果机组的主要噪声源为冷却器和压缩缸的进排气管,低频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机组周期性吸排气时,管道和机组壁投射出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所造成的,而机组振源的剧烈振动不是产生低频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进排气管可产生高达80 d B(A)的全频带噪声,其中包含声压级可高达100 dB的次声,尤其以频率11 Hz和17 Hz为主,并且传播距离远,通透力强,对人员和环境危害大。结论首先依据进排气管为主要噪声源,其次结合压缩站实际情况,从压缩器机组整体的降噪设计及厂房治理的降噪设计两部分考虑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为机组的降噪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经验模态分解处理非平稳、非线性振动信号存在的模态混淆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的经验模态分解处理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针对采集振动信号过程中存在多频率信号、噪声和间歇信号的特点,构建了高低频率信号和带有噪声及间歇信号的混合信号,并对仿真信号进行传统的经验模态分解和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经验模态分解对实际采集的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析,能够较好地改善模态混淆现象。  相似文献   

7.
某机载站控制分系统温度循环试验凝露积水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子产品在温度循环试验中未采取防凝露积水措施或方法不当,使试验箱体内的水分堆积在某机载站控制系统微电机驱动板上,导致驱动板上的模块A出现漏电和短路,试件性能异常,系统故障发生。通过对该控制分系统温度循环试验中失效模块A的分析,得出失效原因为试验中防凝露积水方法不当,可有针对性地对温度循环试验中防凝露积水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动力学环境试验分析中时域积分算法和频域积分算法两种加速度信号积分求解位移方法.方法 动力学环境试验中,利用不同算法对被试品测点处所采集到的加速度信号进行二次积分处理,计算求解位移.采集过程中,再利用激光传感器测量位移,以激光所测位移为基准,对比分析不同算法求解结果的准确性,并分析其结果的误差来源、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结果 在动力学环境试验的不同工况下,两种不同积分法得到的位移数据与激光测定数据基本重合,积分得到的位移最大误差均小于5%,符合实际应用需求.时域积分算法在两次积分中受到噪声以及直流分量误差的影响较大;频域积分算法的计算结果相对更加准确,但是受到低频误差影响较大,具有低频敏感性.结论 在动力学环境试验中,时域积分算法适用于噪声和直流分量可忽略的情况,频域积分算法适应于低频误差较小的情况.对加速度信号数据进行必要且有效的预处理后,时域积分算法和频域积分算法的位移积分结果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满足一般工程实际中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某高超声速导弹飞行过程中的振动状态,获得导弹在给定压力载荷下的振动响应特性。方法结合有限元分析、随机振动理论,利用三维软件构建导弹有限元模型,并在Ansys Workbench平台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基于模态分析结果,对导弹进行随机振动响应试验,探究导弹在频域及力学上的振动响应特征。结果 计算得出导弹前六阶固有频率和振型,获得导弹上一检测点在给定振动激励载荷下的加速度响应曲线,并得到导弹整体结构的应力分布云图。结论 导弹模型强度符合要求,导弹在振动激励载荷下的加速度响应峰值均出现在380~400Hz,应力极值出现在导弹尾部区域,在此区域内,导弹更易产生结构性损伤。在飞行器地面环境模拟试验中,应着重考虑此频域及位置的振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多维振动环境试验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试验是暴露结构缺陷和鉴定设备承受使用环境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分析了一维振动试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多维振动试验中常用的多轴振动和声振联合振动两种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豆科植物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调查了贵州省境内石漠化部分地区的野生多花木蓝根瘤资源.结果表明:隶属于干热河谷南亚热带季雨林生态区的野生多花木蓝根瘤菌及内生细菌资源较为丰富;野生多花木蓝的共生结瘤率只达50%左右,根瘤全部着生于寄主的侧根及须根上,大小可达0.5~3.0mm;12株根瘤菌分布在6个属10个种,其中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的分布频率最高41.67%,慢生根瘤菌属的B.japonicum和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bacterium的发生频率最高16.67%;16株根瘤内生细菌分布在4个属11个种,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分布频率最高43.75%,芽孢杆菌属的B.megaterium的发生频率最高31.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海洋环境水下电场主要能量来源和衰减规律。方法结合理论研究环境电场幅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重点分析水下环境电场不同频带的频谱分布,最后计算得到海洋环境水下电场不同频点的幅值在整个频带所占比重。结果海洋环境水下电场随海水电导率和海水运动强度的减弱,幅值降低,能量主要集中在0.01~1 Hz的低频以及工频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海洋环境水下电场的一致性较强。结论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该试验夹具进行改进设计,使试验夹具首阶模态频率大于60 Hz。方法基于模态分析方法,分别采取改进夹具结构形式和改变夹具边界条件两种改进方式进行优化设计。结果根据模态分析结果发现,夹具结构形式改进对模态频率提高的效果不明显,改变边界条件能够显著提高夹具频率。改进后试验夹具首阶模态频率为69.5 Hz,大于试验输入载荷频率范围。结论试验夹具的固有频率应避开振动试验输入载荷频率范围,避免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梳理总结了航天结构、轨道车辆和汽车等不同领域的频率设计、频率管理和模态匹配等方法,给出了频率管理的流程、准则和原则.基于频率管理的思路和原则,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对某火箭发动机蓄压器系统进行了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和验证.根据局部结构频率隔离准则,将蓄压器导管主要频率从1826 Hz降低到1520 Hz,与激励源频率完全隔离.最终经过仿真计算分析和试验验证,满足实际使用环境的考核要求.采用频率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切实提高装备的振动环境适应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低频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危害控制方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IEEE-Std-C95.1—2005、GJB 5313A—2017以及GB 8702—2014,通过试验详细地获取不同功率和频率条件下低频通信系统天线近场综合场强值,并将工作区域划分为危险区、短时活动区和安全工作区。结果 以甚低频菱形天线为中心,40 m半径范围内为危险区,其峰值场强高于70 V/m,40~70 m半径范围内为短时活动区,70 m半径外为安全工作区。结论 甚低频天线近场电磁辐射危害试验验证和区域划分,为低频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危害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和试验得到民用飞机机体连接结构动刚度。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动刚度的推导公式,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频响分析,进而得到连接结构动刚度。运用锤击法得到动刚度试验数据,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试验结果受信号衰减的影响,低频范围内较难得到静刚度结果,但可以通过分析模型得到。试验刚度结果开始波动较大,但在高频范围趋于稳定,最终稳定在分析刚度值左右。当动刚度分析结果受频率影响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动刚度分析均值来作为不同频率下的刚度值。结论通过频响分析得到民用飞机某种结构的动刚度变化曲线,并通过动刚度试验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得到机体支持结构动刚度,并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霾期间对流层中低层气溶胶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美国宇航局(NASA)的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监测数据,通过分析总后向散射系数、体积退偏比和色比,对华北地区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出现灰霾时对流层中低层气溶胶光学和微物理特性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霾期间对于4 km以下的对流层中低层大气总体来说,非球形气溶胶出现频率略高于球形气溶胶,小粒径气溶胶出现频率高于大粒径气溶胶.在4 km以下的大气中,气溶胶出现频率在1 ~2 km高度范围内最高,在2~3 km高度范围内最低;球形气溶胶在2~3 km高度范围内出现频率最高,非球形气溶胶出现频率在1 ~2 km高度范围内最高;大粒径气溶胶在l~2 km高度范围内出现频率最高,小粒径气溶胶在0~1 km高度范围内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上海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1月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Level 2反演资料,对清洁海洋型、沙尘型、大陆污染型、大陆清洁型、污染沙尘型和烟尘型等类型气溶胶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霾发生时0~2km高度烟尘型气溶胶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非霾时,而在2~8km高度,沙尘型、污染沙尘型与大陆污染型明显高于非霾时.0~2km高度春季霾大陆污染型气溶胶出现频率高于其他季节;0~2km夏季污染沙尘型气溶胶与海洋型气溶胶出现频率均高于其他季节,特别是污染沙尘型;秋季霾期间,0~2km高度范围内烟尘型出现频率明显高于2~6km高度;冬季污染沙尘型、烟尘、大陆污染型气溶胶出现频率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获得离心机静止及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动态特性。方法通过离心机常规模态试验,采用SIMO识别方法,利用力锤产生瞬态激励,计算出激励点与响应点之间的频响函数,通过模态拟合,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频率、阻尼和振型)。进行离心机工作模态试验,测量结构响应并经放大变换,选择2个以上参考点进行互谱分析,获得工作模态参数。结果离心机静止时前两阶模态为绕y轴和绕x轴偏摆,频率分别为3.23、9.94 Hz,本身一阶弯曲频率为11.17 Hz。不同转动加速度下,离心机一阶工作频率为转动频率;二阶工作模态振型为绕y轴偏摆,频率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大。结论通过模态试验分析,获得了该离心机静止及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模态参数,可为有限元模型修正、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侵蚀产沙与高含沙水流空间分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研究了黄土高原侵蚀产沙、高含沙水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两者空间分布的异同。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高含沙水流高发区、侵蚀产沙高值区呈带状分布,大致为东北—西南向,带状区域中包括三个高峰区;黄土高原降雨量、NDVI等值线的空间分布方向与侵蚀产沙带及高含沙水流高发区延伸方向平行,侵蚀产沙带及高含沙水流高发区基本位于200~600 mm降雨量及NDVI值为0.15~0.25范围内,当降雨量达到400 mm及NDVI为0.17时侵蚀产沙达到峰值,而当降雨量为400 mm及NDVI为0.2时,高含沙水流达到峰值;影响因素对侵蚀产沙、高含沙水流发生的作用规律的一致性,决定了黄土高原侵蚀产沙与高含沙水流分布的相似性,而侵蚀产沙、高含沙水流对影响因素响应程度的差异,是两者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