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一 《地球与环境》2005,33(1):55-58
对贵州省各县(市)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一系列评价指标进行了计算,对贵州省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全省平均生态环境质量处在良类,优类占5.39%,良类占70.03%,一般类占24.58%。并且通过2000年、2003年各类评价指标的对比,对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2003年较2000年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2.
江明 《环境》2010,(Z1)
为了研究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近年的变化趋势,本文采用遥感监测为主、地面监侧为辅的立体监侧技术手段,通过对2004年和2008年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环境质量五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发现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略有下降,但仍属于无明显变化;并通过分析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与各评价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全省各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的变化值与水网密度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这两个评价因子的变化值的相关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太仆寺旗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典型区域,通过2000年和2008年TM遥感影像,提取了研究区两年度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并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作出评价。评价结果为,1)2008年较2000年,林地、草地、水域湿地、建设用地面积有增加,耕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了;2)高功能组分指数增加了,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耕地面积比指数、未利用地面积比指数均下降;3)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变化均反映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对改善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基于遥感技术的淋溪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卫星数据监测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是一种快速、有效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方法。文章运用遥感技术对淋溪河流域2005年的卫片进行遥感解译,依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有关要求,计算出该流域生态环境各项指数: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均为最大值,土地退化指数28.27,生态环境状况指数85.65,表明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生物丰度高,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促进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段颖  陈金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9):105-107,111
根据指数计算分级方法,依据农业生态环境特点,建立指标体系。根据黑龙江省现状算出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再进行指标等级评价分析。用定量方法了解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证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与RS技术的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Landsat 8卫星2014年北盘江流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选取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石漠化敏感性程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北盘江流域2014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较为一般;(2)从面积上看,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以较差、一般等级为主,区域面积达14 328.32平方千米,占全流域的53.93%;(3)从空间分布上看,流域中游中山地貌(干流两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7.
东北黑土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及时快速地监测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以拜泉县为例,选取1985年、1996年、2006年和2015年Landsat影像,反演得到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依据RSEI(遥感生态指数)对拜泉县1985—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85—2015年拜泉县RSEI从0.645增至0.851,增幅为31.94%,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地区面积高于退化区域面积,总体上生态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拜泉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3.78升至4.87,各乡镇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从空间分布来看,西南部和南部乡镇的变幅大于北部,中部基本保持不变,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指标均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绿度逐渐成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正向作用的重要指标,说明植树造林等生态治理措施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主导作用.研究显示,RSEI能够综合刻画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质量,同时拜泉县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不断改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克拉玛依土壤、动植物、微生物、自然保护区等的现状分析,参照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的方法和技术要求,计算出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等,对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得出克拉玛依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为32.48,属于"较差"级,与5年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从衡水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出发,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为框架确定该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构建了衡水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其近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未来10年生态环境质量作出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02 ~ 2020年的衡水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盘锦市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统计结果,以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为指标,计算出盘锦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为61.9,得出盘锦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物多棒巨较好,符合人居生态环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浑河沈阳段“十一五”水环境建设技术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浑河是沈阳市水系的水脉,也是沈阳市建设与发展的命脉。“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对浑河实施的大规模综合整治,实现了浑河水环境由“厌氧型严重污染水体”向“好氧型轻度污染水体”的转变。对于“十一五”浑河水环境的建设,则应以水质升级达标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重在“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天津近岸海域18个站位的海水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海水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海域富营养化状况,研究了COD与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的关系,浅析了赤潮生消过程中COD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夏季COD高于春季和秋季,季节性差异显著;COD基本呈现近岸高外海低、南部高北部低的趋势;NQI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68~12.50,平均值为4.46,富营养化严重;COD与NQI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海域富营养化状况;COD与赤潮生物密度、Chl 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反映赤潮生消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石油开发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石油开发工程的特点 ,对其生态环境因子影响进行了识别 ,其中生态环境因子中土壤所受影响最大 ,作用因子中事故风险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 ,具体分析了各个生态环境要素的影响 ,最后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COD是最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COD指标由于测量方便,费用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我国水质监测中必测的一项指标。但在水质成分复杂,水中无机还原性污染物、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时,用COD指标来表征有机污染程度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并且由于COD的标准测定方法易受干扰,使得COD的测定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大。文章综合分析COD指标应用的局限性及其测定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2019年春季的调查资料,运用污染指数评价法对鳌山湾沿岸的海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别使用相对和绝对限制法确定营养盐限制因子,采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评价其营养现状,并分析化学需氧量与浊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春季鳌山湾沿岸海水属Ⅰ类水质,化学需氧量、溶解无机氮和溶解无机磷污染程度较低;(2)鳌山湾沿岸海水出现硅限制和磷限制现象,无氮限制现象;(3)鳌山湾沿岸未出现富营养化现象;(4)鳌山湾沿岸海水的化学需氧量与浊度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0至2015年小清河口区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小清河口水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清河口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小清河口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16.79,平均污染指数均值为1.53,石油类和COD是小清河口区域主要污染因子,监测期间水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小清河年均污染物入海总量约为159766 t,污染物入海量中COD起主导作用。小清河污染源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来自于沿岸入河排污口,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克鲁伦河污染物输送对呼伦湖水质的影响,以克鲁伦河水体为研究对象,对水中氨氮、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COD)进行监测,分析了其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研究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利用水污染指数法确定了水体中主要的污染因子。结果表明:克鲁伦河所有监测断面的水质等级均为劣V类,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及化学需氧量。水体中氨氮和总氮的相关系数为0.850,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化学需氧量与总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91,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氮磷及有机物的不断输入加重了呼伦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收集2007年-2013年秃尾河流域水质参数,以DO、COD、BOD、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等16项为评价指标,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秃尾河流域水环境状况分别进行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秃尾河历年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都未超过水功能区标准;秃尾河的各项单因子标识指数大部分达标,只有COD、BOD、氨氮和石油类有不达标的情况出现,水质治理时可以COD、BOD、氨氮和石油类作为重点指标.  相似文献   

19.
赣江南昌段污染负荷及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和分析赣江南昌段各污染源,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为污染负荷指标,分析了赣江流域南昌段污染负荷现状,确定了主要污染源。在此基础上,选择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作为计算因子,利用二维水质模型测算赣江南昌段水环境容量。根据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和现状污染物排放量,得到赣江南昌段各江段剩余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2008年南昌市排入赣江南昌段的污染负荷量为94255.47t,以化学需氧量为主。污染源中以城镇生活污染源、农田地表径流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为主。赣江南昌段除赣江南支外其余部分水质良好,有较富足的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