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环保产业》2012,(10):62-62
由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环境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发的H-BAF综合技术,适用于生活污水、城镇污水、工业污水的再生利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1)生物曝气滤池的污水预处理技术-生物絮凝:以微生物的絮凝吸附作用提高沉淀池的效果。(2)H-BAF(高效生物曝气滤池)技术:池中装有一种高效生物滤料,  相似文献   

2.
会议消息     
2011年10月13至15日中国水博览会暨中国国际膜与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展会参展产品包含以下六大亮点:1、水务投资、工程与咨询及水利建设所需要的设备、材料;2、膜分离技术、设备及服务;3、饮水安全与直饮水设备;4、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5、水质监测、防汛减灾监测等技术设备;6、流体(泵阀、管道)等。  相似文献   

3.
一、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的发展及技术特征HTAC技术是日本田中良一等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燃烧技术,它把回收烟气余热与高效燃烧及降低NOX排放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极限节能和极限降低NOX排放量的双重目的。HTAC技术的主要特征是:(1)采用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空气与烟气,使之流经蓄热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高温烟气的物理热,从而达到大幅度节约能源(一般节能10%~70%)、提高热工设备的热效率,同时减少了对大气的温室气体排放(CO2减少10%~70%);(2)通过组织…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03,(3):44-45
由天津市百阳环保设备股份合作公司开发、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推荐的XB型旋转式滗水器适用于城市市政污水及各种工业废水SBR工艺处理厂。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SBR工艺是集生物降解、沉淀、排水等功能于一体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将进水、曝气、沉淀、排水、排泥等五个工序依次在同一反应池内进行。XB型滗水器是SBR的重要设备,主要作用是排出反应池内上清液、拦挡液面浮渣及阻止池底污泥搅起等。平时滗水器堰口高于水面一定距离(初始角度θ初)。当池内污水经过曝气沉淀后,进入排水工序,滗水器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绕中心支点做顺时…  相似文献   

5.
李明玉  曹俊萍 《青海环境》2010,20(3):149-150
文章就在湟源县推广农村抗旱节水技术的意义、存在问题、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建议在湟源县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抗旱节水意识,增加投入改善抗旱节水设施,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提高抗旱节水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59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引导环保产业发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年7月5日发布了《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2007年度)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7年度)。2006年发布的《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第一批)同时废止。《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2007年度)所列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具有先进性,均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的节能减排技术和工艺,并已基本迟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今后,国家鼓励各地对名录中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工程示范和推广。中央和地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安排的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项目应当符合该名录的要求。《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7年度)所列的技术为经工程实践证明了的成熟技术,国家鼓励企业污染防治优先采用目录所列的技术。现将《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2007年度)刊登如下,《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7年度)见本刊第九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大有发展前途的开源节水技术—中水道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随着人类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传统的节水方法已经大量的运用,有一种节水技术虽然在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在我国发展较慢,这就是中水道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在开源节流和控制污染方面效果比较明显的中水道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工艺流程,以希望使这项技术得到给排水专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环发{2006]97号)精神,实施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引导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8月2;5日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第—哥比)和《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哥比)(环发[2006]130号)。现将《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全文刊登如下。《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第一批)已刊登在我刊2006年第9期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环发[2006]97号)精神,实施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引导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8月23日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第—批)和《国家先进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环发[[2006]130号)。现将《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第一批)刊登如下。《国家先进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将刊登在我刊2006年第10期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呼图壁县境内的种牛场为系统,调查了较大范围的水分平衡状况,并在该场中部生态试验站设立小区,研究了农田水分平衡状况,进行了节水试验,并分析了其节水机理。针对冲洪积扇缘荒漠绿洲接壤带提出了农田节水技术措施,为本地带提高水分利用率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