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郇庆治 《绿叶》2010,(6):53-60
"低碳经济"无法成为医治"高碳经济"的灵丹妙药。正是传统的经济行为体(市场)和政策工具(国家)创造并维持了"高碳经济",又怎能指望它实现"低碳经济"呢?"低碳经济"的中微观目标要保证实现,其宏观意义则不能过于泛化或虚夸化,必须将其置于一种全新的、绿色激进的政治生态学话语框架之下,也就是使其成为同样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主流术语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  相似文献   

2.
网络版摘要     
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关系 林雪娥(福安市农村环保能源办公室,福建福安355000) 从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意义入手,阐述了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效保障,低碳经济发展必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并提出福建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低碳经济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厉无畏 《绿叶》2010,(1):33-38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中.绿色经济的范围最广包含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两个分支,三者的内涵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强调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一国发展绿色经济.很难;中国的绿色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和世界技术。在中国的绿色实践中,由于政策、市场不配套,以及观念、效益、规模、技术的制约.出现了“政府热、企业民众冷”。“中央热、地方冷”的局面。中国怎样才能更好地绿色发展?除了人的消费观念要低碳化外,更重要的是技术上要有突破,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4.
周煜 《环境教育》2009,(5):32-32
最近拜读了张坤民教授主编的《低碳经济论》,此书唤起了我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及研究。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源于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的未来一创造低碳经济》。这是因为英国当时对能源的进口依赖度很高,出于对能源供给和国家能源安全角度的考虑,提出了“低碳经济”,希望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而现在,  相似文献   

5.
金乐琴 《绿叶》2010,(6):31-36
低碳经济正在影响全球经济和竞争格局。对于这一来自发达国家并由其主导的潮流,中国不应简单套用现成的概念和做法。对低碳经济进行"中国化"的再认识,是避免盲目跟风、掉入低碳陷阱的重要前提。我们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标准重新认识,发挥政府主导型体制的优势,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两个重点,制定科学的低碳发展战略,落实低碳经济行动。  相似文献   

6.
绿色思想     
《绿叶》2011,(7):116
黄纪苏要启动多元价值观的重建,知识分子首先要自我启蒙,然后再启蒙社会。彭近新绿色低碳经济能够为人类提供可持续、更舒适、更文明、更高质量的生活,并非人们所说的仅仅是"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的经济。刘兵"可持续"语境下的多元,是指有别于现代化和全球化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10,(2):63-65
<正>低碳旅游"、"低碳经济"、"向绿色、低碳要GDP"……"低碳"这个词语不断闪现,已经成为海南省人大代表关注的热词。保亭团代表郑作生提出,保亭将争取成为海南省低碳旅游经济实验县,实现国际雨林温泉旅游县的目标。在当前中央提出建设低碳型经济和海南省全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低碳生产,一个是低碳消费,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9.
汤伟 《绿叶》2010,(3):28-33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低碳技术,而低碳技术变迁的动力机制需要政府政策的刚性压力去创造.政府政策刚性压力又和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框架有关——只有全球性框架下的主权国家的法律性承诺,才会转化为国内真正的政策刚性压力。但政府政策也存在失灵,造成低碳经济的“潮涌”和过剩。低碳经济要真正成功,需要制度创新,确保两点:低碳产业经济上的合理性;低碳技术内部、低碳技术内外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10.
厉无畏 《绿叶》2010,(Z1):33-38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中,绿色经济的范围最广,包含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两个分支,三者的内涵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强调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一国发展绿色经济,很难;中国的绿色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和世界技术。在中国的绿色实践中,由于政策、市场不配套,以及观念、效益、规模、技术的制约,出现了"政府热、企业民众冷"、"中央热、地方冷"的局面。中国怎样才能更好地绿色发展?除了人的消费观念要低碳化外,更重要的是技术上要有突破,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创新性提出使用产品碳效比作为衡量装备产品低碳性能的技术参数,即以产品碳排放总量与其功能单位总和之商来衡量装备产品低碳性能。比较分析碳效比(CER)、碳足迹(CFP)的异同,及其在评价装备产品低碳性能上应用效果的优差,并以装备产业的典型产品为实例,使用不同技术参数评价装备产品低碳性能,为碳达峰理论探索提供数据验证实例,明确了碳效比(CER)的合理性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在珠海的推广和发展得到珠海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太阳能、风能,提高燃气普及率,加快实现公交车的燃气化;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废弃物处理率。”经过几个月补充、修改的申办低碳经济区的建议案由市政协主席会议通过,并正式向珠海市市委、市政府提出。(7月10日《南方都市报》报道》)  相似文献   

13.
张坤民 《绿叶》2010,(6):8-13
发展低碳经济,目标就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低碳经济既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的内在需求,我们应及早规划部署低碳发展,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我们要统筹处理好国内外和远近期两个大局,尽早规划,采取行动,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即使气候变暖不严重,也要发展低碳经济,因为化石能源的耗尽是或早或迟的事情。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有机、生态、高效农业,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倡导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计划加市场,是低碳中国可行的好模式,千万不要舍近求远、弃中求洋。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在珠海的推广和发展得到珠海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太阳能、风能,提高燃气普及率,加快实现公交车的燃气化;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废弃物处理率。”经过几个月补充、修改的申办低碳经济区的建议案由市政协主席会议通过,并正式向珠海市市委、市政府提出。(7月10日《南方都市报》报道》)  相似文献   

16.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余音未了,"低碳经济"一下成为点击率最高的关键词。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目前,美国、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均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摆脱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在国内,"低碳经济"也是风生水起,各地各显神通。那么,低碳面前,安徽又该如何破题?  相似文献   

17.
治理光污染应着眼于低碳经济思维,首先要破除目前时髦的"不夜城"观念。城市夜空亮如白天,不仅制造光污染,干扰市民生活,更浪费能源,增加碳排量,与当今践行的低碳经济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中坚力量的中小城市,如何去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广元低碳发展路径对欠发达地区有着较强的示范意义。工业化、城市化是现阶段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把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谨防低碳经济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孝德 《绿叶》2010,(6):102-108
遵循单纯的低碳经济理念,未必能实现低碳的目标:该理念未能超越成本外化的传统工业化模式,依旧迷信技术之上,并有沦为全球财富再分配的工具之虞。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没有旧包袱,面临新问题,完全可以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10,(10):58-58
本刊讯 近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北京公交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在世贸天阶联合举办“少开一天车”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发行仪式,面向全市限量发行2万张低碳交通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