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我国硫输送和沉降量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我国排放的硫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规律,给出我国各省(区)1992,1993和1995年高架源和低架源平均硫沉降量、总沉降量及其来源省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证明,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排放的大气酸性污染物有90%以上沉降在本国大陆地区和领海海域内。在日本和周边国家的沉降量不超过其本国沉降量的10%。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区春季冷锋云系中污染物的输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华南春季冷锋云系中污染物的三维输送和酸沉降特点.该地区低空经常存在一个稳定的逆温层结构,且混合层顶也较低,有利于污染物在层内聚集.冷锋南下时,锋前上升气流把原稳定层中的污染物抬升并送入云内,形成“逆温层内累积——被锋面抬升——高空平流输送——湿沉降到地面”的循环.一个地方排放的污染物可以造成其周围几百公里范围内云和降水的酸化.轨迹烟团模式计算的结果也表明,即使在冷锋的北来气流作用下,本地源的影响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流场分型欧拉酸沉降输送模式,计算了1993年4月东亚地区硫氧化物平均浓度的时空分布以及我国各省区和东亚主要国家的硫沉降量?通过与实测资料对比,模式有较好的可信度,是一个计算硫氧化物长期平均浓度和硫沉降的简便?实用的酸沉降输送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轨迹计算的污染物归趋概率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戎  郎畅  曹军  陶澍  张干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8):1598-1603
为建立一种能够描述源区排放的污染物对受体区域影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研究源汇定量关系的手段,在轨迹计算的基础上,利用概率方法和多介质模型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正向轨迹计算的污染物归趋概率模型(潜在汇影响函数),并在模型中嵌入了诸如降解、干沉降和湿沉降等主要去除过程.作为实例,运用这一模型研究了广东省排放的芘在大气中的空间分布及长距离输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既定目标,在获得源区排放资料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由此形成的浓度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相关的输送通量.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酸沉降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2类模式(拉格朗日烟团轨迹模式和欧拉模式)研究南宁市的酸雨成因,计算出硫沉降场的分布特征和南宁市与广西各地区之间硫输送的关联矩阵.结果表明,2001年外来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72%,而本地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28%,故在南宁市的酸雨形成过程中外地源占据主导地位.自2001年8月-2002年9月,桂林、柳州、梧州、南宁4个城市环保监测站同步进行的10次降雨过程的pH观测结果亦表明,对南宁市硫沉降贡献最大的仍为外来源.因此,这2类模式的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气流轨迹聚类的大气污染输送影响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基于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MM5)、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积分(HYSPLIT)轨迹模式模拟和K均值聚类算法,利用气流轨迹聚类判断不同尺度大气输送型对城市空气的质量影响. 采用MM5模式对200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四季代表月(1,4,7,10月)的气象场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输入到HYSPLIT模式中,以计算广州市上空气团每日逐时的12 h后向轨迹;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按轨迹移动方向和速度将各月气流轨迹线聚为有代表性的5类,计算各类输送型出现时段广州市ρ(PM10)和ρ(SO2)的平均值. 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低层大气输送季节性变化明显,按输送特征及其对城市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差异,可将输送型分为局地输送、城市间输送和远距离输送3类. 结合污染源排放清单得出的污染源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大气污染较重时段主要受特殊气象条件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周边城市排放源的影响,本地源排放与周边城市污染物输送的叠加使大气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7.
在空气质量模式CMAQ中增加了对大气中苯并[a]芘(BaP)传输、转化和沉降过程的模拟,新增了BaP气相/颗粒相间分配模式(KOA吸收模式)以及BaP化学转换,并采用该模型模拟了2014年1、4、7、10月四个季节代表月中国大气中BaP的浓度以及干湿沉降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结果与部分地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初步对比验证,结果显示BaP浓度的模拟值和测量值的量级基本一致,其比值基本在1~2个量级范围内,表明模拟结果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基于模型结果,还探讨了BaP浓度与沉降季节变化特征与人为源排放的紧密联系,说明湿沉降是BaP最主要的沉降途径.BaP沉降的空间分布与其排放源和浓度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具有长距离输送的特征等.  相似文献   

8.
X51 9700866大气污染物源一接受沐关系的数值试验/周文贤(南京气象学院).二声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6,9(4)一l一5环信X一6 设计了一个三维欧拉型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输送的酸沉降模式。利用该模式进行数值试验,讨论污染源排放量的不同减少和背景浓度的不同变化对大气污染物酸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源排放量和背景浓度对地面s()2气相浓度和硫酸物湿沉降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污染源中S():减少50%,N()、减少40%时,地面S()2气相浓度最大减少率大于50%;仅仅减少大气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地面S()2气相浓度和硫酸物湿沉降略有减少,进一步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个简化的欧拉酸沉降模式,模拟中国东南部硫氧化物(SOx)输送?转化和沉降过程的计算结果,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二恶英类污染物输送-沉降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珏  孟凡  何友江  张艳燕  朱彬  朱琦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2):1393-1402
大气中的二恶英类物质(PCDD/Fs)是一类难降解的有毒污染物,可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健康构成危害.二恶英类物质主要是由废物焚烧、金属冶炼和造纸化工等行业所产生. 二恶英类物质为半挥发性物质,可以在气态和气溶胶之间相互转移,从而影响其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 利用耦合有机物吸收和黑碳吸附的二恶英类污染物颗粒态、气态相间分配模块和化学转化的区域大气化学、输送模式(CMAQ)模拟了2006年1月,4月,7月和10月长三角(长江三角洲)地区PCDD/Fs在大气中的输送、转化和沉降等演变过程,探讨了大气中二恶英类污染物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沉降特征. 模拟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二恶英类污染物排放存在着明显的长距离输送特征和区域影响;冬季大气二恶英类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夏季,湿沉降是其主要的沉降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铁山坪2001~2010年酸沉降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全国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削减10%以上的目标,但氮氧化物(NO x)排放量仍持续增长.为了评估排放的变化对酸沉降控制的效果,2001~2010年在重庆铁山坪连续开展了10 a的穿透水观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硫沉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氮沉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总体上酸沉降有所下降.以上趋势和重庆市同期SO2排放量有所下降而NO x排放量持续增长的趋势是一致的,这表明我国酸沉降控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2010年重庆铁山坪的穿透水硫沉降量和氮沉降量分别达到9.9 keq·(hm2·a)-1和4.5 keq·(hm2·a)-1.如果以此作为总沉降量的近似,将可能存在硫沉降被高估28%,氮沉降被低估50%的不确定性.以上硫沉降和氮沉降水平均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在历史上酸沉降最严重时期的水平,表明重庆地区的酸沉降问题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12.
在地区酸沉降模型选择和验证的基础上,按功能区的代表性和现有酸雨监测网的可利用性选择控制点,进行不同硫沉降通量下的总量控制研究。通过各组优化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比较和酸雨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了酸沉降控制值和对应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sulphur/nitrogen model of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Service of Environment Canada was used to compute nitrogen source-receptor matrices for 1980 at 12 receptor sites in eastern Canada and 3 in the eastern U.S.A. There were 40 emission regions used to produce the 40 × 15 matrices of concentration and deposition of nitrogen species. The model used nonlinear chemical reactions and the nonlinear effects could be estimated by running each emission region regions combined. For wet deposition the nonlinear effects were less than 10%. For the total annual deposition (wet and dry), the nonlinearity was less than 5%.At each receptor, the matrices showed the contribution to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nd deposition from each emission region. The Canadian contribution to nitrogen concentration/deposition was greatest at Gander, Newfoundland (60–70%) and least at Algoma, Ontario (7–12%). Of the total North American emissions, Canada contributed about 8–9%. Model results that were compared to the limited amount of observed data showed reasonably good agreement (within factors of 2–3).In spite of the model nonlinearities, deficiencies and uncertainties, these matrices provide a first quantitative estimate of the magnitude and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Canadian and U.S. source regions to the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nd deposition at several receptors in eastern Canada.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地表水体对酸沉降的响应情况,应用基于酸度平衡的稳态模型计算我国南方地表水的硫沉降临界负荷.文中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获得了计算地表水背景硫酸盐浓度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我国南方绝大部分地表水的硫沉降临界负荷大于2.0 keq·(hm2·a)-1,对酸沉降不敏感.临界负荷小于2.0 keq·(hm2·a)-1的水体主要为部分山地水体.除了这部分山地水体外,其余水体的现状S沉降都没有超过临界负荷,表明它们在短期内不会发生酸化.超临界负荷的地区分布和临界负荷类似,均表现为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和江西3省低于西南和华中地区.对模型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只要模型参数的取值在合适的范围内,参数的不确定性对结果造成的误差较小,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5.
过去20多年来,由于欧美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减排措施,从而使这些地区大面积范围的酸沉降率,尤其是硫的沉降普遍下降,但对这些温带地区开展的地表水和陆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研究显示:随着酸性排放物的减排,酸化生态系统开始有所恢复,但恢复相当缓慢。导致恢复延缓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低估了氮在酸化中的贡献,另外还有土壤中盐基离子的损耗、干沉降可能被低估、气候的影响等原因。因此酸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进一步加强酸性排放物尤其是氮的减排,仍然是极为迫切的。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assumes Government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reduce national emissions of pollutio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ulphur dioxide is examined as an important example. Although not necessarily true at the present time, it further assumes:
  • 1.(i) that the cost of reducing these emissions from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other source types) are known, and that these costs include the secondary consequences of emission control (for example, possible resulting unemployment);
  • 2.(ii) that maximum deposition criteria (mdc) have been established on some appropriate grid (above which undesirable environmental damage will occur) and that in some gridsquares these mdc are currently being exceeded; and
  • 3.(iii) that priorities for reducing the deposition may be ascribed for each gridsquare. The highest priority may reflect concern over excessive levels of heavy metals in drinking water drawn from wells used by remote homesteads, for example. Gridsquares where more gradual, and hopefully reversible, damage is taking place would be given a rather lower priority.
The paper seeks to establish maximum levels of emission in each gridsquare which will result in depositions nowhere exceeding the mdc (on the scale of a gridsquare). It also offers a means of selecting an optimum staged reduction strategy whereby emissions are reduced gradually towards the ultimate maximum levels, and at each stage of the reduction, gives the maximum benefit for the capital outlay consistent with the priorities and costs outlined above.The paper utilizes a very simple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deposition field resulting from a single emission. The model is tuned to give the best comparison with the 1985 sulphur deposition field obtained using the much more complex EMEP MSC-W Lagrangian model used operationally for acid-rain analyses in Europe.  相似文献   

17.
现代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特征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型煤化工行业在国内的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我国已建的大型煤化工项目进行调研,研究不同煤化产品的生产工艺、二氧化硫产生机理;对典型煤化工项目做硫平衡分析,估算煤化工工艺过程中的非正常排放情况.结果表明:生产装置开停车或出现故障时的非正常排放具有瞬间产生浓度高、排放量大等特点,是当前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最重要的二氧化硫排放来源.  相似文献   

18.
我国SO2减排构想与经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未来燃煤SO2排放数量进行了测算,设计了一个SO2减排方案,并对减排成本进行了经济分析。据测算,2000年燃煤SO2排放量将达到2163万t,减排44万t,减排成本为12.99亿元;2010年燃煤SO2排放量将达到2613万t,减排1448万t,减排成本为285.10亿元。   相似文献   

19.
我国SO2排放总量控制方法探索与初步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SO  相似文献   

20.
我国SO2排放总量控制方法探索与初步评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我国SO3排放总量的控制方法以及大气网络输送理论在总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大气SO2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结果做了初步评估,给出了我国2010年SO2排放总量控制的目标(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