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微生物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与国外标准(美国环保署的《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欧盟的《饮用水水质指令》、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及其他某些国家的饮用水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综合评价了各水质标准的特点,并对我国的水质标准的微生物指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水环境标准中存在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就目前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污染项目的筛选、测定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我国今后环境标准制订、修订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河口是河流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过渡带,目前中国缺乏河口区划界和水质评价标准,河口区及其附近海域环境质量评价直接使用《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对标评价的方式,评价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对河口地区开发建设和管理保护不利。笔者系统分析了中国河口区划分及水质评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北部湾主要入海河口钦州湾为例比较了河口区营养盐背景值与海洋营养盐背景值,两者差异显著,认为使用《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对河口区进行评价不能很好地反映环境质量。因此依据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提出使用盐度等数据探讨河口混合区划定及建立河口混合区水质营养盐标准限值的方法。在钦州湾的应用案例中,河口混合区的划定和河口区营养盐标准限值确定,都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用河口混合区营养盐标准进行评价的结果比直接使用《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评价能更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可为河口区划界及水质评价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使用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 2 52 3 -90 )标准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 2 52 4 -90 )标准和当前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工作已不相适应 ,需重新修订。以利于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给人们提供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地震后雅安市芦山县的饮用水水源地总放射性水平调查,初步掌握该县重点区域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浓度的水平。参考《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通过测定质量厚度-计数效率曲线获取不同质量厚度的样品源所对应的计数效率值,计算水质中总放射性浓度。结果显示,所采集的雅安芦山地震灾区40个饮用水源地水样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9.13×10-3Bq/L~9.83×10~(-2)Bq/L和1.68×10~(-2)Bq/L~1.36×10-1Bq/L,均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放射性活度浓度指标限值要求(总α≤0.5 Bq/L,总β≤1 Bq/L)。说明地震没有造成该地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的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6.
<正>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向媒体通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保护部制定并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和《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801-2015)等6项国家大气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执行GB 3838- 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内容与GH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动;适用范围增加了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标准项目由75项增加至109项,突出了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的保护;基本项目标准限值的变化体现Ⅰ、Ⅱ、Ⅲ类水从严,其余放宽,少数几项指标从严,总体放宽的原则。分析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质评价和水质监测的内容,提出环境监测站应关注该标准中水质监测变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现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实施中有关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多年从事声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经验,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对《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有关标准限值、测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修订建议,以期为今后标准的再修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辽宁绥中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9年10月的调查数据对辽宁绥中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砷、汞、铜、铅、锌和镉)进行了研究。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对海水中的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水中的Zn、Hg含量均超过《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Ⅰ类海水水质标准。采用《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Ⅰ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评价,表层沉积物中的As超标一倍以上。采用瑞典科学家H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生态危害程度As>Hg>Cd>Cu>Zn>Pb。  相似文献   

10.
采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源地中的邻苯二甲酸酯(PAEs)通过饮水途径致人体健康危害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地表饮用水源地的2种PAEs[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四酸二丁酯(DBP)]浓度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特定项目标准限值要求,DEHP总检出率达58.3%~100.0%,DBP总检出率达100%,DEHP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致癌和非致癌总风险数量级达10^(-10)~10^(-8),DBP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非致癌风险数量级达10^(-13)~10^(-11)。乌鲁木齐市地下饮用水源地的DEHP浓度全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Ⅰ类标准限值要求,总检出率达66.7%~100.0%,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总风险数量级分布中,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10^(-10)~10^(-9),县城(区)饮用水源地为10^(-10)~10^(-8)。地表和地下饮用水源地的致癌和非致癌总风险均低于US EPA和国际癌症机构(ICRP)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并低于瑞典环境保护署、荷兰建设和环境署以及英国皇家协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处于Ⅰ级,低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参考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专家咨询法获得判断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水质指标的权重,结合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指标进行层次总排序,根据总排序结果对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特点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系统评估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情况,根据2009—2018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农村地表和地下饮用水达标情况、空间分布和主要超标因子等。监测结果表明:10年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地表饮用水水质整体改善;地下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持续偏低,且略有变差趋势,与城市地区的差距逐年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超标断面和点位在空间上分布较广,主要超标因子相对集中,且表现出与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较强的相关性。建议进一步重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特别是地下饮用水)的保护,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沿海三省主要饮用水源有机物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固相萃取、吹扫捕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江苏、浙江、山东省的21个主要地表饮用水源、126份水样中的25种VOCs、38种SVO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有19种VOCs、10种SVOCs至少在一个水源地多次被检出,其中挥发性氯代烃、苯系物、氯代苯类、酚类、硝基苯类、酞酸酯类、农药为中国或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的"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最高检出量为27.79μg/L。三省主要地表水受到有机物轻度污染,水体中VOCs、SVOCs含量尚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工业废水排放及农田雨水径流是地表水有机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疆某县境内主要河流的水质监测资料,依据水质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了某县境内主要河流的环境质量,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法进行趋势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新疆某县境内河流水质总体优良,水质级别为Ⅰ、Ⅱ类,可以作为饮用水源地、农田灌溉用水、一般工业用水的水源。从趋势分析检验结果看,水质基本稳定,没有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15.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多菌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反应温度、时间等衍生化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环境水样中残留多菌灵的衍生化气相色谱氮磷检测方法。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10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3.2%~90.9%,相对标准偏差为4.6%。利用该方法能较好地满足GB 21523-2008《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该杂环类农药的痕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6.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1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通过萃取条件优化试验,选择正己烷为萃取剂,使目标物在0μg/L~38.5μg/L之间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2μg/L ~0.005μg/L。实际饮用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0.8%~104%,RSD<3%。用该方法测定桂林市4个水厂饮用水,结果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氯苯未检出,其余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虽有检出,但检出值均低于标准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韦伯-费希纳拓广定律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基于韦伯--费希纳(Weber-Fischna)定律并加以拓广,指出空气污染物浓度成等比变化时,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程度成等差变化;应用‘等比赋值,等差分级'的指数标度法,确定出7项空气污染物的日平均浓度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除NO2、CO和TSP在两种标准中各有一个级别的浓度限值差异稍大外,其余空气污染物的两种标准的相同级别浓度限值十分接近,从而为制订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10ml氯仿萃取离子缔合物一次,洗涤一次,不稀释。它与国标方法的线性回归无显著性差异,此方案测定样品的准确度En为0·34,小于1,结果令人满意,测量不确定度是除国标方法外最低的方案。因此它具有低污染、操作简单的特点,并可用于常规检测饮用水中的LAS。  相似文献   

19.
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水温、显色剂的用量及pH对游离性余氯测定的影响,优化选择最佳测定条件为控制水样pH<8,水温25℃,显色剂用量2.5 ml,加入显色剂后立即比色测定游离性余氯。在此条件下,测定3种生活饮用水游离性余氯,回收率为96.7%~99.8%,测定结果与《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 5750-85)中37.3滴定法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