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关于矿床的成因和建造分类问题继续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这是因为不断出现可以从不同的观点来探讨有争议或未解决的问题的新资料。本文试图着手解决鄂霍茨克-楚科奇火山带金属矿床的某些成因和分类问题。 研究者从鄂霍茨克-楚科奇火山带的金属矿床中区分出金-银矿石建造,并将其分为六种矿物类型。属于这种建造的矿床的标志如下: 1.围岩是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沉积、火山和  相似文献   

2.
《矿产研究》 期 页关于层控矿床一些问题的讨论……………(1) (1)大型金矿带的构造位置和岩浆作用的特 点…………………………………………(1) (4)阿富汗的宝石矿床…………………………(1) (10)苏联滨海边区锡矿床………………………(2) (1)土耳其阿尔卑斯花岗岩类及有关的钨钼矿 床…………………………………………(2) (5)鄂霍茨克一楚科奇火Ijj带金一银矿床的分类 和成因……………………………………(2) (9)尼目利亚北部乔斯一布库鲁杂岩体中花岗 岩的含矿性………………………………(3) (1)按建造划分磷灰石矿床类型………………(3…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所研究的矿区分布在昂农-图林带中。该带位于阿金斯克地块西部的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南亚带。该区有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沉积岩,侵入岩和喷出岩的出露范围很广。  相似文献   

4.
在蒙古-鄂霍次克内陆活动带蒙古早中生代岩浆区内发现有斑岩铜矿化。内陆活动带的斑岩铜矿化与碱度较高的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的火山活动带有关,该火山活动带围绕正常碱度的钙碱性岩浆作用的内带分布。矿区内的典型岩浆环境包括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以及构成单独岩浆系的粗玄安山岩-粗安岩组合和斑岩组合。 对蒙古中部巴彦-乌拉含矿岩浆系统进行了勘探,该岩浆系统被认为是一个大的层状火山-侵入型弱侵蚀系统,其矿化形成深度为1.5—2km,延伸距离超过500m。 热液交代岩系由各种青磐岩、黑云母-石英-钠长石交代岩、石英-绢云母交代岩、石英-电气石交代岩、石英-电气石角砾岩、几乎由单一矿物石英形成的交代岩以及泥质岩组成。 含矿岩浆系统伴有指示元素的区域异常(B、Bi、As)和局部异常(Sn、Mo、Cu、Zn、Pb、Ag、Sb等)以及正磁异常和明显的电导异常;指示元素异常在基岩、土壤和河流沉积物中反映出来,正磁异常在隐伏侵入岩钟区显示出来。这些异常和多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的分布图形与矿田内的交代分带和构造断块的分布一致。指示元素的分带顺序是:(Sn、Mo、Cu)—(Ag、Pb、Zn)—(As、Bi、Sb)。 在预测评价阶段,应对古地磁环境(尤其是中心型构造)以及航空磁测、航空放射性测量,构造地质解释和矿化证据进行综?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尔泰地槽内成矿元素 ,自北东向南西分为四个带 ,每个带内分布有元素区和矿床 :①阿尔泰山北缘元素带 (阿克萨拉等区 ) ;②阿尔泰山中脊元素带 (冲呼等五个区和可可托海 3号脉稀有金属矿等矿床 ) ;③阿尔泰山南缘元素带 (阿舍勒等四个区和阿舍勒铜矿等矿床 ) ;④额尔齐斯元素带 (喀拉通克等区和喀拉通克铜镍矿等矿床 )。成矿元素区带是寻找新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对横切鄂霍次克-楚科奇火山带主构造的拗陷范围内的某矿床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找矿模式。据此模式拟定了找矿-预测准则:根据综合的地球化学晕、交代晕和矿物晕,可以确定潜在矿田和矿床的位置;根据区域和局部近矿交代蚀变、细脉-浸染状矿化和非金属矿化的成分,可以确定矿化的建造类型;根据地球化学晕、交代晕和矿物晕的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以确定在横向上接近矿床的程度和矿化的侵蚀切面。  相似文献   

7.
<正> 一、地质概况 东天山在古生代分别属于塔里木板块及其南缘活动带(南天山弧后盆地、中天山岛弧带、阿齐山-雅满苏岛弧带)、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洋壳板块(哈尔里克岛弧带)、西伯利亚板块及其南缘活动带(麦钦乌拉岛弧海沟系)。研究区花岗岩类从北向南分别属于哈尔里克岛  相似文献   

8.
<正> 西坑矿区位于西坑一下柳源伟晶岩带的北端,为一富钽伟晶岩型矿床。一、地质特征(一)伟晶岩带地质特征西坑-下柳源伟晶岩带位于闽西北加里东褶皱带东南缘,隔政和-大埔断裂与闽东燕山断坳带毗邻,南与闽西南海西-印支拗褶带相接,属加里东褶皱隆起区。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庐枞地区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庐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矿集区,已探明的有罗河、龙桥、大鲍庄大型铁矿,大鲍庄、何家小岭大型硫铁矿,沙溪、井边中型铜矿,岳山中型铅锌银矿等。本文根据区内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庐枞地区区域成矿规律。结合以往地质资料和近年来地质找矿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庐枞地区具有较大远景的找矿靶区有:(1)沙溪铜(金)找矿靶区;(2)清水塘—岳山铁、铅锌找矿靶区;(3)井边—巴家滩铜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3):198-206
研究区位于著名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的扎普—多不杂Fe-Cu-Au成矿亚带内,大地构造位于班—怒结合带北侧,成矿地质条件极为有利,但地质工作程度却较低。本文在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论述新发现的阿汝村东剪切带型铜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意义。结果表明,该铜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共9条达工业品位的铜金矿体,伴生有用组份主要为Ag、Pb、Zn,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韧性剪切带中。该铜金矿的发现,对该地区剪切带型铜金矿的研究与找矿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的主要目的旨在考察伴生有金、银、铀和铜-钼矿床的蚀变岩石中铊的行为,并估价利用铊作为矿床潜在指示剂的可能性。 分析方法 取样 本文中所分析的岩石样品均选自1977—1981年间所采集的500多个地表样品和近150个岩心样品。这些样品采自华盛顿州东北部和蒙大拿州中部的六个矿化区和未矿化区(图1)。 将每个样品的1—5千克岩石压碎。在压碎前先去掉所有风化的或生锈的表面。然后分出100—200克研磨到-100目,用作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前寒武纪斜长岩在苏联广大地区都有发现;在阿尔丹-斯坦诺大、阿纳巴尔、乌克兰和波罗的地盾,在俄罗斯地台的某些部分,在蒙古-鄂霍次克褶皱基底以及其他地区,它们形成大小不同的独立岩体,或主要以其他岩石组成的杂岩体的一部分。在最近10—15年内,对前寒武纪斜长岩的研究更为重视,地质学家们不仅从各方面详细地研究了已知的斜长岩体,而且还报导了一些新的斜长岩地区(波罗的海地区,远东等)。  相似文献   

13.
对太平洋胡安·德富卡海岭1560m深处和大西洋TAΓ区4000m深处洋中脊裂谷带硫化物矿石中有机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洋底热液成矿模式:(1)矿层形成于海水与玄武岩的接触带,迁移烃不参与金属矿化、迁移和沉积;(2)矿层形成于滨大陆的、在地质结构中有沉积层加入的裂谷带底部;在沉积层与玄武岩接触带内由沉积层中的有机质形成的烃能够参与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 1.矿物地质背景和基本特征白云鄂博是举世无双的特大型铌稀土铁综合性矿床。矿床的围岩是元古界下部的硅质、泥质和碳酸盐地层。矿床的形成过程包括沉积、变质(1400—1500Ma)和热液交代(230—270Ma)两个阶段,主要与海西期壳幔源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海西期成矿流体活动分四个成矿阶段:矽卡岩化阶段(东接触带镁矽卡  相似文献   

15.
<正> 地核位于地球的中心,其半径为3470公里。地核的体积约占地球的16%,但其质量却占地球总质量的32%。 据(1978)的资料;在A”模型中,地核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带 深度(公里) 压力(兆巴) 密度(克/匣米~3) E(外核) 2898—4980 1.36—3.20 9.98—12.17 F(过渡带) 4980—5120 3.20—3.28 12.17—12.15 G(内核) 5120—6371 3.28—3.61 12.25—12.51 地震观测没有发现穿透外核的横波。据此认为外核是液态的。地球磁场的存在以及一系列其他地球物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 长江下游火山岩铁矿基本特征 长江下游火山岩铁矿地质特征,在《宁芜玢岩铁矿》等有关著作中已有论述,可资参考。此类铁矿的基本特征可归纳如下:(1)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为以安山质为主的 一套火山岩组合,碱质偏高,属钙碱性岩石系列;(2)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主岩浆旋回的晚期,如宁芜地区的大王山旋回,庐枞地区的塔猫尖旋回;(3)大、中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庐枞—宁芜火山岩带内,外侧(繁昌—溧水火山岩带)成矿较差;(4)随含  相似文献   

17.
四村矿化蚀变带是在塔前—赋春矿集区新发现的1处铜多金属矿化蚀变带,通过与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进行地质、矿化蚀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异常等对比,认为二者的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根据四村地区浅表闪长玢岩、煌斑岩和辉长辉绿岩脉地质特征,推测其深部可能存在花岗质岩体。结合晚古生代碳酸盐岩、断裂破碎带和层间破碎带地质特征,推测花岗质岩浆上侵并与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可形成矽卡岩型矿床或热液脉型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下一步找矿重点为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断裂带和层间破碎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东南沿海火山岩区新—轮地质找矿科研工作阶段性成果一基本查明下扬子亚板块和华夏亚板块基底杂岩的差异、基底性质和成因以及地壳生长过程;总结了政和一大埔断裂带变形变质特征及其演化模式;分析并类比了主要构造—成矿区(带)控制区域成矿的地质条件.并以实际资料为依据提出了一批效矿靶区;新编了1:100万东南沿海地质图:建立了适合于储存中、大型矿床以及矿点地质信息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简要地介绍了克孜洛夫斯克带的地质结构,叙述了该带次石墨岩的物质成分和分布规律。该带次石墨岩分为三个主要类型:次石墨、次石墨岩和合次石墨岩。提出了次石墨成矿的地球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172-178
浙江龙游溪口大型硫铁矿田位于江山—绍兴拼合带南东侧,余姚—丽水深大断裂北西侧,由牛角湾、溪口、灵山等数个大中型矿床组成,是浙江省岩浆热液型硫铁矿床的典型代表。矿体赋存在沐尘岩体(石英二长岩)内外接触带中,呈密集脉状产出,受北北东向、北东向及帚状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形成于晚白垩世,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体,部分来自八都岩群堑头岩组变质岩,属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在系统分析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矿床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运用矿床综合模型地质信息预测法圈定最小预测区,并用地质体积法估算溪口地区潜在资源量。定量预测结果表明,矿床外围及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