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电气设备不断涌现,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事故和损失。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生活社区、办公商务区、街区等场所发生较大面积的停电事故,更为严重的由此引发的交通、能源、通讯等一系列的连锁损失,这些都是高低压变配电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维修措施不得法所造成。根据美国电气协会对电气事故统计分析表明:68%的故障事故都发生在变配电设备。为了防止和避免这种损失,必须加强对高低压变配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必须有预防措施,结合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各种演练和安全检查,消除各种隐患,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护》2021,(2):86-87
电气安全工作主要防范触电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从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缺乏用电安全常识或不遵守用电安全规程,触及带电的导线带电部位;或是用电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绝缘损坏发生漏电等。配电线路、高低压开关柜、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动机等电气设备设施,由于使用不当、操作失误、防护不到位等原因均可能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3.
电气安全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勇 《安防科技》2004,(7):35-37
电气设备如果在安装应用、操作管理、使用维修中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电气工作人员若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知识,不仅会造成电能浪费,而且会引起触电、火灾、爆炸等电气事故,造成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的严重危害和损失。因此,我们要掌握和研究各种电气事故的规律及其防范措施,防止触电危险或避免电气灾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4.
安全监督应该是对工作现场,设备运行、维修和保养的过程进行严格监督而不是开开安全会议、发发安全文件、学学事故通报,在设备日常运行维修记录本上做字面上的监督。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现场操作维修人员思想麻痹,违章作业导致的。所以,要想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关键还是要从强化现场监督这个根本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5.
陈庆辉 《安全》2010,31(3):25-27
安全生产事故,包括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安全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损失包括人身伤害损失和设备损失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充分理解设备安全管理的原则和作用,努力减少一切灾害事故。现结合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钻探设备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6.
1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全省林业安全生产工作趋于相对平稳,各类事故都低于控制指标数,特别是杜绝了影响全局的重大、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安全生产形势并不乐观,各类事故居高不下,损失严重,安全生产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不安全因素。有的领导没有从思想认识上、行动上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较低,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不少单位效益不好,设备设施老化,安全投人不足,存在相当多的事故隐患,随时都…  相似文献   

7.
塔式起重机是建设施工中常用的大型设备,多年来塔机发生倒塔事故多数出现在拆装过程中,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如何控制和防止此类事故发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成为安全管理及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安全工作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安全工作,首先应立足现场,要以防范于未然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对生产设备和环境能了如 掌,将整个安全工作过程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来抓,将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来认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故障能进行充分的预想、分析、评估,制定出有力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必须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将事故预防编入操作规程,并对每一位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强化操作水平,对设备、工艺、安装应都能满足生产的安全性能,这样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控制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点。  相似文献   

9.
薛福连 《安全》2007,28(8):51-52
由于煤气无色、无味、有毒的特性,使得煤气监测成为煤气安全管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所谓煤气监测是指对煤气场所、煤气设备等进行煤气浓度的检测、监督,尤其是有害成分的检测.煤气监测的目的,一是对正在运转的煤气设备的监测,及时发现煤气设备泄漏隐患,使隐患得到及时排除和有效控制,避免事故发生;二是为待检修的煤气设备进行监测,提供检修所需的可靠安全依据.煤气监测是煤气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对预防煤气事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军 《安全》2003,24(2):22-23
油料火灾危险性大、事故发生率高、扑救困难,是油料安全管理的重点.任何环节上的管理失误都可能导致燃烧、爆炸等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浅析变电站施工用电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变电站工程的施工离不开用电,工程设备、现场照明、电气安装等都需要电能的支持。因用电设备电容量和负荷变动大,临时用电性强,且又多为露天作业,导致在电气线路的敷设、电器元件、电缆的选配及电路的设置等方面很容易存在短期行为,极易引起漏电、触电及电气火灾事故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临时用电管理,确保用电安全。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变电站工程的项目经理要配备和使用经过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训、了解所用设备一、做好人员组织与选配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工厂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注重提高其本质安全,以防事故的发生。提高化工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程度是化工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船舶设备事故中的人为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设备维修系统设备维修的人为失误环节和船员失误分析模式以及轮机管理人员具有明感知设备的运行状态、隐感知设备的故障趋势等特点,实施有效管控措施。结合航运市场特性,基于设备可靠度,提出风险性和经济性的维修方式策略,可大幅提高航运公司的安全航运水平和经济效益。利用维修系统的信息流,建立了船舶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整合设备运行状态、船员的综合素质状态及组织管理信息,以便于阻断导致事故发生的事件链,提高航运公司的船舶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6月,独山子石化公司拉开了4年一停工检修工作的大幕,炼化单位的检维修作业一直是风险比较高,事故发生几率比较高的一种施工,而且从以往大型炼化企业检维修的安全业绩来对比,确实是比较难于管理的一种形式。本文详细阐述了为了圆满的完成检维修施工,加氢联合车间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确保了整个检维修作业的安全圆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在催化裂化装置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庆石化总厂1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为例,运用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该装置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装置各单元固有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根据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大小给工艺单元划分危险等级,评价其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确定安全补偿系数.通过量化其危险性因素,从生产设备、工艺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该装置的危险性、生产过程存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评价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找出主要危险因素力求从技术、工艺、设备、原材料、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损失.本文为石化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火灾爆炸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损失,保证生产安全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一般是由设备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共同担任。其中,设备管理部门侧重于设备正常运行与损坏方面的管理;安全管理部门侧重于因设备引起的伤害方面的管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贯穿于设备管理的整个过程,一是确保设备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避免或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二是遵守设备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规定,制定和完善本单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和规定等:  相似文献   

17.
李发荣 《安全》2002,23(2):15-1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汽车产量的迅猛增加,汽车加油站也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 汽车加油站内与安全生产有密切相关的重点设备,主要有油罐及其附件、加油机、油汽管路、防爆电气、防雷防静电装置等,这些设备设施是安全检查、安全管理、安全防范的重点,必须切实加强对它们进行安全管理、检查和维护.  相似文献   

18.
<正>上锁挂牌制度对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光解决了设备本质安全问题还不行,还要解决人的行为习惯养成问题,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二要加强换班时的沟通。图为上锁挂牌后的待维修设备。  相似文献   

19.
安全管理评价的基本思想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缺陷,所以通过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评价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大大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评价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安全管理评价,分析了安全管理评价的目的、要求和作用,阐述了安全管理评价的基本思想,并对目前适用于安全管理评价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环形加热炉系统的事故类型研究分类与汇总,以及火灾爆炸事故和CO中毒事故的定性定量分析,使现场操作维修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能够准确地抓住环形加热炉系统事故隐患的关键所在,进而更加科学合理地控制好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