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工产业是天津滨海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该行业废水是滨海污染物控制的主要威胁。针对常规单一方法存在的问题,试验选取滨海某化工区实际废水从内电解-Fenton、内电解-混凝、内电解-超声及微波强化氧化-光催化4种耦合去毒预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内电解-Fenton法中H2O2的加入增加了污染物的降解途径,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内电解-混凝法对于制药废水的生物毒性有比较好的去除作用,不加PAM或Ca(OH)2的效果更佳;内电解-超声法对制药废水的生物毒性去除率可达92%,其可生化性提高45%;微波强化氧化-光催化法对大多数难降解物质有效,而对酚类物质降解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
电镀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最大。目前.电镀作为配套工艺,涉及电子、机械、汽车等很多行业,而电镀废水的处理还主要是离子交换、铁屑内电解、投药等方法,方法各有缺点且都存在着污泥二次污染的问题.黄原酸酯法处理电镀废水与这些方法相比,具有药剂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的特点,同时产生的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极低且化学性质稳定,不造成二次污染.是处理电镀废水的非常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附电解氧化法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获得适宜工艺参数:电流强度为400mA,废水停留时间为25rain,pH为6.0-7.0。试验表明:吸附电解氧化法能够使印染废水的CODcr 的去除率提高,使活性炭颗粒的再生周期延长。同时,从技术和经济上论证采用电解絮凝一吸附电解氧化法串联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可行性,因此吸附电解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前言 曾在本杂志1978-№.9中,介绍了关于电解法处理废水的研究概要,并且介绍了重金属废水的电解铁盐化处理法的实例。本文将介绍二种间接电解氧化法处理含有可溶性、还原性污染物质的废水。第一种方法用催化剂,第二种采用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5.
铁氧体——磁流体法净化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印染废水尤其是硫化染料废水是难治废水之一。原有治理方法已有多种。但各法均存在共同缺点,即产生二次废渣。且有的投资高,有的运转费用大。为此,用铁氧体——磁流体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铁氧体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用于处理印染废水,其基本原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铁炭微电解法处理黄连素废水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素废水成分复杂,COD高且难降解,废水可生化性差,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沈阳某制药总厂黄连素废水采用深井曝气工艺处理。该方法存在需要大量清水稀释、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不佳等缺点。内电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铁屑中的铁和炭组分构成微小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以充入的废水为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利用内电解预处理黄连素废水,COD除去率高达93.1%,并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废水的的BOD5/CODCr值由处理前的0.08提高到0.41,为后续生化处理和处理后废水达标排放奠定了基础,且运行成本低,易于管理。  相似文献   

7.
丁苯橡胶废水是一种具有强冲击、多组分、高浓度特点的废水,且含有难降解和抑性物质,因此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对其没有理想的去除效果。研究提出选用铁碳微电解-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来对该废水进行处理,以COD为主要指标考察该组合工艺对丁苯橡胶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处理丁苯橡胶废水,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去除一定的色度和COD,铁碳微电解的最佳p H为3,最适温度为30℃,需要曝气,反应时间为60 min,后续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一步处理废水,其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出水COD浓度为95 mg/L,色度为2倍,实现丁苯橡胶废水的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上海嘉定有机化工厂在生产有机玻璃过程中,排出化学需氧量高达1万ppm以上,含氰50—70ppm的废水,我们曾采用混凝、吸附、电解等多种物化手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新颖的电解氧化法—充填活性炭电解,对水量小、难降解的有机废水有显著的处理效果。为此,我们最后确定采用中和沉淀、电解氧化、生物处理的工艺流程,使废水中的氰根达到排放标准,COD去除率达90%左右。在高浓度废水经电解氧化后,将厂内的生活污水与之混合,一并进行生物处理,可达到良好的效果。二、工艺流程的确定1.探索性试验由于有机玻璃生产废水呈酸性,为此,必须进行预处理,调节pH值,沉淀过滤。然后,再采用混凝、吸附等手段进行探索,并与新颖的电解氧化法—充填活性炭电解进行比较。其结果  相似文献   

9.
X791.3 .9703450微电解亚铁盐法处理印染废水及染料废水/陶大钧…(无锡市环科所)//污染防治技术/江苏省镇江市环保局一1997,10(1)一49一51 环信X一n 论述了微电解机理;分析了影响微电解法处理效果的因素;探讨了微电解法对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列举了微电解亚铁盐法处理分散染料印染废水、硫化染料印染废水、水溶性染料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利用铁炭微电解池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时,可溶性染料脱色率约90环,C()De:去除率约70%,处理效果与pH值、温度、微电解时间有关。该法与铁盐混凝法相比,脱色效果好,生成污泥少,而且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10.
铁炭微电解工艺具有处理范围广、以废治废、成本低的优点,但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有限。文章以沥青废水对象,采用不同方法对铁炭微电解进行强化处理,以期提高废水COD去除率。结果表明:单纯使用微电解技术,沥青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0%,使用超声、外加电场、Fe-Al-C微电解及催化剂MnO2进行强化后,废水的COD去除率分别为78.3%、83.3%、82%和76.5%,相比于单独微电解COD去除率均有较大提高,其中,Fe-Al-C是最为简单有效的微电解强化方法,经过处理后废水COD降为835 mg/L。  相似文献   

11.
微电解混凝及生物法处理肠衣加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衣加工废水属于高盐废水,其水质盐浓度高,离子强度大,处理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生物法、生物与物化组合法等。该类废水的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耐盐嗜盐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在对国内外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在实际废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微电解混凝化学法与生物处理法的组合工艺。通过本工程对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生物物理、物化组合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工艺,是高盐废水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微电解--Fenton--SBR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此方法的环保节能特点。  相似文献   

13.
Fenton法处理线路板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毅  周怡  王博 《环境科技》2005,18(4):14-15,18
比较传统Fenton法和电解Fenton法对线路板生产中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根据模拟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健鼎公司电解Fenton法的最佳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多元微电解预处理梭织布印染废水的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元微电解预处理工艺,在p H=3.0,微电解填料填充比为1:1.5,微电解时间1.5 h的情况下,出水COD平均去除率达到76.0%,是预处理该类废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生化-铁碳微电解-生化、生化-铁碳微电解-混凝沉淀、混凝沉淀-铁碳微电解-生化3种工艺降解造纸废水COD的效果,考察了铁碳微电解法对造纸废水生化性能的改善。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后的造纸废水,其生化性能得以增强;相对混凝沉淀出水,铁碳微电解出水采用生化处理作为后续处理工艺更佳,其COD去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电化学法处理含铬废水理论为依据,重点探讨了腐蚀电池法和直接电解还原法,并对得出电化学处理含铬废水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7.
将脉冲电源和直流电源分别作为废水电解处理的电源,试验探明其对废水电解处理的电能消耗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废水脉冲电解处理节能高效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脉冲电流相对直流电流能够更加有效减缓电极的极化,降低电极过电位,使电能消耗降低15%-35%;在脉冲电解处理废水过程中电流效率稳定、Fe^2+能够有效扩散到废水中,使去污效果增强5%-7%。  相似文献   

18.
王菊思  许坤  徐良才 《环境科学》1988,(4):46-52,58
对苯二甲酸(PTA)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其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浓度高,又难于生物降解,是处理难度较大的一种废水,目前尚无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国外处理这种废水是采用在pH 4—5条件下的延时曝气方法,例如美国的Corpef River厂和Decater厂采用了天然生物塘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较好,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国内这种废水的处理尚处于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9.
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处理橙黄G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石墨为阳极,研究了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对橙黄G染料废水的降解效果,考察了NaCl投加量、FeSO4·7H2O投加量、溶液初始pH以及铁碳投加量对废水中橙黄G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对比了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与电化学混凝和内电解单独使用时对橙黄G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对橙黄G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均高于电化学混凝法和内电解法,其中COD去除率高于后两者之和,说明两者的耦合是协同作用。FeSO4·7H2O的加入在提高脱色效果的同时,也改善了混凝沉降的作用,有助于后续泥水分离过程的顺利进行。最佳运行条件下橙黄G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8.3%和66.7%。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利用电解—阳极间接氧化技术处理医药废水的机理,并通过电解反应和兼氧反应的对比试验、处理前后废水水质比较验证了电解—阳极间接氧化方法具有提高难直接生物降解的医药废水可生化性和同时去除部分有机物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