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们学校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活动中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中学会关心,培养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实践活动中注意活动的“微观性”、“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与课堂结合1998年,有一名学生发现校园花坛里的大叶草叶子变黄了,便去找老师询问原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查阅了书籍等资料,又结合常识课中《空气的污染》一课的学习,知道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污染现象——酸雨造成的。以此为起点,在科技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了一个研究“酸雨…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对加强师生沟通交流、缓解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以及对学生完成学业和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指出图书馆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应合理设置助学岗位,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实现图书馆与学生间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曾记得有所学校在亚洲书画协会举办的书画比赛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有1/3的作品画的是校园、家乡、山村的优美环境。可见,“环境”和“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在环境教育课上,适当地融绘画于环境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画“欣赏”的环境、“污染”的环境和“创造”的环境等,激发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画“欣赏”的环境大自然是美丽的,有蓝蓝的天空、无边的海洋、千姿百态的虫鱼鸟兽……,它对孩子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孩子们只有感受到自然万物的可爱、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就“如何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环境意识”这一课题作初步探讨。一、品折明理环境教育因素总是蕴含在课文字、词、句、段之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这道桥梁,仔细品味其中的思想感情,以达到让学生受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如教学《庄稼的好朋友》、《啄木鸟医生)等课文时,可以抓住题目中“好朋友”、“医生”等关键词让学生仔细体味,为什么把“青蛙”、“猫头鹰”、“七星瓢虫”、和“赤眼蜂”称为庄稼的好朋友呢?为什么把啄木鸟称作“医生”呢?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懂得这些都是有益动物,为人们做…  相似文献   

5.
陈锋 《环境教育》2002,(2):21-22
现行浙江省编初中《自然科学》综合教材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概念,专门在《自然科学》第五册中辟出“能源”、“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等大量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旨在第一课堂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生态观、资源观和人口观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素养。1 教学目标在初中《自然科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初步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帮助他们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和环境道德观念,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从而生成自觉…  相似文献   

6.
城市品质化发展与现代化治理的时代进程,迫切要求政府持续深化“邻避”风险防范化解。对城市“邻避”风险情境要素的考察发现,当前“邻避”风险的环境敏感性、经济相关性同近年来低烈度的区域扩散趋势叠加,政府“邻避”风险决策的地方性特征与治理议题的多元化趋势叠加,媒体在风险扩散中的高动员性与网络社群的分散化趋势叠加,公众“邻避”行动的抗争性与动机的多重性叠加。面对“邻避”风险情境演变所施加的治理压力,政府需从“增长逻辑”向“发展逻辑”转变,重新明确“邻避”风险治理中的政府角色。进而,本文从常态治理机制、提升决策品质、推动“去污名化”的知识生产、全面保障公众利益等方面具体探讨政府的治理应对。  相似文献   

7.
蓝永明 《环境教育》2004,(11):61-61
中山小学创建于1966年,现有28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68位老师.学校一贯追求科学与人文融合、个性与规范并重.基础与特色共存.人文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红领巾示范学校”、“浙江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红领巾助残活动先进单位”“浙江省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一、环境教育的实践我们在职业中学有关赛业开展环境教育试点,指导思想是“启蒙环境意识,灌输环境知识,获得环保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自觉保护环境,使学生走上工作岗值后能够自觉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率先在”幼师”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两个专业进行环境教育试点,修订了教学计划:这两个赛业每日利用自习课时间安排两节《环保》课,这样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有益于环境教育的试点。幼师是下一代的启蒙者,也是提高立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点。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城镇建设是培养城镇建设的规划者和建设者。学生环境意…  相似文献   

9.
为庆祝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成立,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北京大学从11月19日起,举办了为时一周的“北京大学环境文化周”活动。“北京大学环境文化周”以“环境———绿色”为主题,进行立足北大学生包括“健康美食日”、倡导生殖健康、环保系列宣传、“绿色奥运”等内容的“学生文化节”和包括“21世纪地理科学系列学术讲座”、“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全球气候变化学术报告会”、“城市与区域规划”、“绿色奥运”、“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环境战略论坛”等若干专题讲座的两大系列活动。十余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国家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绿色视野》2012,(9):14-16
6月28日,2012年江淮“环保世纪行”正式启动。今年的江淮环保世纪行以“关注饮水安全,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聚焦淮河流域饮水安全,将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有效结合,形成监督合力,促进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本次活动对宿州、蚌埠、淮南、六安四个沿淮城市进行集中“巡查”,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并没有带来人文精神的匹配升华,新生代大学生无法和社会历史融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缺乏。应使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成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实践途径,输送给学生口语交际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双重养分。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较为严重,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人们应该选择绿色、可持续的消费行为。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正在以一种崭新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活。与普通民众相比,大学生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因此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特征的研究尤为必要。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特征问题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探究影响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特征的主要因素,并据此设计问卷对北京市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实证调研,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在进行绿色消费时存在以下典型特征问题:对绿色产品或者绿色消费概念欠了解、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现象突出、具有从众消费和攀比消费心理、社交消费支出逐渐增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特征问题建议大学生从加强自我管理、养成理财习惯、抵制非绿色消费行为、引导绿色消费时尚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但是其存在缺乏科学指导、缺乏持续性和学生及社区居民对其认识不足等问题。为了使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加强引导和管理,提高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政府应该出台激励社区志愿活动政策,切实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新形势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大学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千名在校大学生有关生态文明政策、思想认识、行为规范等内容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政策存在认识缺乏、观念淡漠,行为时有失范,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与我们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强国”的战略任务和大学生将承担的社会责任相距甚远。通过对造成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淡漠的主客观原因分析,提出从重视理论教育入手,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优化生态文明环境、重视社会大环境和不断优化融合校园育人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忽视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等现实问题,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提出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应遵循"以学生需求为根本、以课堂教学质量为基础"的基本原则,坚持走学生路线,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基本教学途径,努力提高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争取更加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朋辈群体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构建朋辈教育体系,通过设立班主任导生、政治导生、心理辅导员等形式,依靠朋辈群体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个独特而有效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加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注定了人生之路,健康的人格是立志成才的大学生应必备的条件。阐述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涵,分析了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加强人格教育、强化自我完善机制、健全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加强美育等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四、六级的改革引导广大师生和学校行政部门合理使用四、六级考试;同时四、六级考试通过所测能力结构和题型的调整,进一步推动各校朝《教学要求》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努力,使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对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自身问题、高校办学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问题、用人单位的误区问题以及现今的社会问题等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广泛疏通就业途径和集聚多方力量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