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安治沟造地工程的现状、特点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延安是全国治沟造地的发起地,延安治沟造地工程是土地整治工程和水土保持骨干工程的融合与创新。本文通过介绍延安开展治沟造地的背景、原因及工程现状,总结延安治沟造地工程特点及作用,分析延安治沟造地工程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人们认识到延安治沟造地工程将对黄土高原地区乃至西部高原山区、生态脆弱地区、水资源匮乏地区、二元结构突出地区实施农村土地整治产生现实和长远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2013?—?2017年延安市实施了治沟造地工程,总投资约50亿,新造耕地3.33万hm2,但是研究发现新造耕地土壤贫瘠,改良需要较长时间.因此筛选新造耕地适生农作物及其高产品种,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此,本研究开展延安新造耕地适生农作物筛选实验,发现马铃薯为新造耕地适生农业作物,进而从甘肃等地选择有代...  相似文献   

3.
延安治沟造地是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文简要介绍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艰辛历史,以及近年来延安市治沟造地的进展;认为治沟造地在继承几十年来淤地坝建设的成功模式基础上,改坝库天然淤沙为人工填土,快速造地,变荒沟为良田,大方向是正确的;但要尊重科学,认真重视黄土的湿陷性问题。建议治沟造地不要急于求成,坝库填土湿陷稳定后,方可修建永久性排灌沟渠和硬化田间道路,之前可修建临时性土质沟渠和道路。  相似文献   

4.
金钊 《地球环境学报》2020,11(5):574-582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道密集,长度大于500 m的沟道有666700多条。正是这些纵横交错的沟道,把黄土高原切割得支离破碎。在新中国成立前,黄土高原沟道治理的历史实际上是当地老百姓与洪水泥沙作斗争的苦难史。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黄河的安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纳入到国家议事日程,其中“治沟”一直是重头戏。在黄土高原沟道治理中,淤地坝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经过70年的努力,淤地坝建设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程质量,扩大建设规模,为控制黄河泥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黄土高原沟道治理出现了新的模式——治沟造地工程。实际上,治沟造地是淤地坝建设的继承与发展,包括坝系建设、旧坝修复、盐碱地改造、荒沟闲置土地开发利用、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的沟道治理体系。当前,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驱动下,黄土高原沟道治理已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需要融合自然科学和经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发展问题。因此,未来黄土高原沟道治理,不仅需要与洪水和泥沙的斗争,还需要与贫穷和落后作斗争,将沟道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高黄土高原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近60年生态治理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高原作为黄河中游独特的地理单元,维系黄河的健康运行和中华文明的传承。本文简要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地理背景及水土流失问题,总结分析了近60年生态治理的历史,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根据主要治理措施的差异,黄土高原近60年生态治理历史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1950—1960s中期、1960s中期~1970s末期、1970s末期—1990s末期、2000—2010年、2010年至今。这5个不同时段,淤地坝、梯田等工程治理和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等生物治理交替出现,并逐步走向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全面结合的发展阶段。我们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不能变;科学开展淤地坝建设和治沟造地工程,加快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牟平区在经济建设中始终突出生态保护的战略措施,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牟平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对生态农业建设与保护实施宏观调控;制订《牟平区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生态农业建设管理制度》、《牟平区农业环境保护暂行规定》,使农业生态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牟平区在对大规模生态农业建设优先提供资金、物资的同时,着手实施五大生态建设工程,确保生态农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林木植被工程1998年年平区完成山滩造林3048亩,干杂果开发2.3万亩,新育苗728亩,新建永久性育苗基地3处,全区四旁植树32万株,栽…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莱州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海洋国土”意识,加强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蓝色农业”、建设富饶美丽的“海上莱州”创造良好环境.1975~1980年,莱州市投资1.5亿元,完成土方量500多万立方米,在潮间带筑建40多公里长的防潮大堤,使沿海4乡(镇)15万人口、20万亩粮田免受潮害,保护了年产值高达40亿元的5万亩盐田、5万亩养殖场和10多个大中型企业.莱州市沿海地区未造林前流动或半固定沙地威胁农业生产.从1964年开始,莱州市连年大搞雨季造林,1991年又制订出沿海防护林总体建设方案,于1993年建成总面积8万亩的百公里沿海防护林体系,根本改善了沿海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生产条件,10多万亩农田免受风沙和海风侵袭.莱州市对近岸海域实行分区管理,根据海域环境状况和沿海陆域的排污情况将近岸海域分成养殖区、禁养区和旅游区,实行分类管理.莱州市为全国第三大产金市,沿海有六家金矿、一家黄金冶炼厂.目前,这些企业的废水虽已全部达  相似文献   

8.
我县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总面积802平方公里,人口81万,是一个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和外贸出口基地.全县耕地67.8万亩,其中鱼塘24.7万亩,甘蔗16.4万亩,桑地7.2万亩,水稻和其它作物17万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确,我县的经济得以较快的发展.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13.8亿元,比1976年增长了1.3倍.在工业方面,总产值8.7亿元,比1976年增长了1.2倍.社队工业发展特别快,去年年产值5.15亿元.目前经济产值的比重是:国营企业占19.8%,社队、集体企业占52.7%,农业占27.5%.全县十个公社中有四个公社的工农业年总产值超过一亿元.县境绝大部分是水网平原,河涌交错,池塘密布,历史上形成了四水(池塘)、六基(旱地)的"基塘式"人工生态系统.基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宏伟的生态建设工程,这项工程将用30~40年的时间,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计划新增林地面积3亿亩。第一期工程到2000年,造林1亿亩,第一期工程建成后,将使长江中上游的森林覆盖率由现在19.8%提高到41.7%,水土流失基本控制面积达7.4万km~2,年土壤侵蚀量减少4亿吨,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都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上半年,合肥市新推广新能源汽车548辆,总数达9109辆,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运行总里程超过1.2亿公里,节约燃油约1800万升,减排二氧化碳约4万吨。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合肥市积极采取措施,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