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鸿 《防灾博览》2006,(5):32-33
提起金三角,很多人会把它和罂粟、大麻、K粉这些让人心惊肉跳的字眼联系在一起,会想起很多禁毒影视剧中描写的那一幕幕血雨腥风的场面,人们想象中的金三角是魔鬼之地……2006年2月,笔者应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禁毒委邀请,前往金三角腹地——缅甸第二特区所辖的佤邦南部  相似文献   

2.
李菁  吴毅杰  何冬燕 《灾害学》2007,22(3):72-76
2006年,对广西间接影响的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正面袭击的第6号台风"派比安",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2亿元,占广西全年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50%。对比分析"碧利斯"与"派比安"的灾害特点与成因,从而可引发对防御措施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03.8"渭河下游特大洪涝灾害的"三情"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渭河流域各气象站及下游重灾区华县水文站的资料,对2003年渭河下游特大洪灾的雨情、水情及灾情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大气环流背景,从降水的时间分布、大降水的落区和分类,总结了特大洪灾的降水特点;从洪水的水位、流量、过程线及与历史洪灾过程的对比分析,得出"03.8"洪水具有"峰次多、水位高、历时长、总量大"之特征;通过洪水前后卫星遥感监测图像的对比分析,清楚地看出渭河主河道明显加宽了3~8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多亿元;经过以上分析,还揭示了本次洪灾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有关治理渭河、减少洪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鲁南一些地方称"下地"为"下湖",位于村南的土地称为"南湖",位于村北的土地称为"北湖",位于村东的土地称为"东湖",位于村西的土地称为"西湖"。历史上,鲁南地区并没有什么湖泊,为何有此称谓?这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于是作了些调查,查阅了些文献,结合1668年郯城地震灾害特点,对这一地区震后移民情况进行了一番分析。认为这种称谓是外来移民承传下来的口语,说明这地区的移民多来自于"湖区"。以下分析供讨论:  相似文献   

5.
无论乘坐火车还是地铁,人们在站台上候车的时候,都习惯于站在一条"安全线"之外,它离站台的边缘有1米的距离(离钢轨外侧3米)。这条用醒目颜色标出的线非同一般,它告诫乘客:在列车通过车站或进出车站尚未停稳时,千万别越过这条"线",否则极有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6.
冬季供暖后室内空气干燥,人们常会出现嘴唇干裂、咽干声嘶、口苦干咳、肌肤干燥、鼻孔出血等"暖气燥"病状。那么,人们应该怎样防燥呢?保湿调节暖气,保持低流量,将室温控制  相似文献   

7.
王雪平  金蓉 《灾害学》2005,20(3):61-64
由于上游超量用水,导致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绿洲无水可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成为我国的第四大沙尘暴策源地.本文提出了建立"数字石羊河"的概念,认为石羊河流域要建立公平的用水机制,在技术上要建立"数字石羊河",最后对"数字石羊河"在沙尘暴防治中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鲍雯 《防灾博览》2007,(5):27-27
2007年5月9日,由《中国食品报》和《中国医药报》主办、帝斯曼承办的"食品安全专家研讨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卫生部食品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陈君石认为,伤寒、霍乱、痢疾、中毒等食源性疾病是目前中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应更  相似文献   

9.
四川凉山州普格县"6·20"泥石流灾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四川凉山州普格县"6·20"泥石流灾害应急调查的初步成果。通过对泥石流成因和动力过程的初步分析,以及泥石流灾情的现场评估,提出了对这类低频率大规模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和我国现行救灾防灾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地球表层概念"的界定与发展和基于新概念的地球表层系统(结构)等进行了综合讨论和阐述;定义了地球表层概念的内涵,提出:地球表层是指地表和近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和渗透的地球部分,是地球上部多态(固、液、气、生物和有机态)物质相互渗透、交融并不断进行物能交换、转化和作用而结合形成的具有内部协同性和一定系统结构的有机整体,是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和地表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基础;进一步确立了地球表层的空间位置和范围(外延),即包括地球表面上下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物理(能量)场及其相关作用在内的地球空间,其下界是软流圈(以软流圈为过渡层),上界为大气圈最外层,至少应包括磁层在内;岩石圈以下的地幔和地核与大气圈以外的宇宙空间均为地球表层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白渝  亓玲 《防灾博览》2004,(2):42-43
自从有了"3·15"消费者权益日,有了全国质量万里行活动,消费者在吃穿用等方面,无论有了什么问题都可以进行投诉.但是,目前反复出现的问题,消费者反复投诉的问题,亦是屡禁不止的问题.这说明法律被搁置或者说根本没有起作用.真正的"绿色"产品仍然蒙着面纱,看不清也难摸倒.那些给消费者带来伤害的商品,依旧处处皆是,堂而皇之的在货架上摆着.消费者提心吊胆而又很无奈.每每道来,还是请消费者多注意,公平吗?我们不能要求消费者成为知识渊博的万能者,而问题在于如何把不合格的产品彻底消灭.现在,媒体经常将厂家或造假的黑窝点暴露出来,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制裁还应加大力度,不给黑商家有喘息翻身的机会.当然,眼下还是把有问题的商品实录下来,让消费者知情、了解,有选择、有对策,做到心中有数,谨防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黑龙江省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了黑龙江省"十五"期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及其3种不同类型地区灾害的特点,提出减灾工作的重点是防御洪涝、干旱、低温冷害等8大灾种。根据40多年来黑龙江省减灾工作的主要经验,对每种灾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3.
鲁实  晓禹 《防灾博览》2008,(1):13-14
何为"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3—15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了由18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会包括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定量地分析断层、节理和岩体结构等各种"致灾因子"在地质灾害产生过程中的权重以及某个地区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本文根据信息熵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地质灾害熵"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地质灾害熵"的地质灾害评价新方法.通过将这种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应用于评价川藏公路然乌-东久段的地质灾害,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温州市区软土含水量高,压缩性大,90%以上的建筑物基础为桩基,由于市区旧城改造的加快,同一地块会多次施工建筑物,相应桩基的重复使用会造成"地基污染"灾害.该项人类诱发的地质灾害目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大地震人员伤亡的时空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场调查、新闻发布会和政府部门报表等相关数据,分析了"5·12"汶川大地震人员伤亡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点,阐述了总人口、总面积、设防烈度和地震实际烈度等因素对死亡人数的影响,定量描述了报道死亡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给出了部分地区因不同原因造成的人员死亡比例.  相似文献   

17.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地质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跃东  向钒  许国娥 《灾害学》2004,19(4):40-45
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及人类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是制约安徽"两山一湖"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调查了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和主要地质灾害,分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及水体污染、环境地质问题的原因及其时、空、强特征,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低纬度高原特殊地形影响下的云和降水与其它地区相比有一些独特的情形,中-y尺度暴雨就是特征鲜明的一类,由此系统引发的降水突发性较强,常造成灾害.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卫星资料、加密乡镇雨量站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7月13日云南昭通小河镇灾害性天气分析发现:短时性、高强度,在降水开始的1 h左右就达到暴雨量级,是此次过程的降水特点;中低层风向辐合、高冷低暖、整层潮湿,低层偏南暖湿气流输送水汽及对流不稳定能量堆积,以及边界层辐合线的触发提供了中尺度天气背景;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此次暴雨形成的云图中尺度特征;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镶嵌在中-β尺度上的中-γ尺度单体为形成强降水的直接影响系统,该类系统以"单体合并型"和"自壮大升尺度型"居多,且"单体合并型"占较大比例;单体组织化合并可能是部分这类暴雨的触发与维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课题确定与实施地处长江金三角腹地的茅山地区,分别于1974和1979年发生了5.5和6.0级地震,这种五年内原地重复发生中强地震的例子在中国东部是绝无仅有的.它所造成的损失又远比边远地区同级地震、甚至强震还要大,仅据6.0级地震震害调查,房屋倒塌六万多间,死伤二千多人,其直接经济损失达二亿多元.溧阳地震发生在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并造成如此严重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中国重大地震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16  
地震灾害曾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地震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提高地震灾害预测预警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和地震应急能力、强化救灾物资储备基本建设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应对重大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