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煤炭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煤炭行业和社会对安全人才的需求 ,提出了立足行业 ,面向社会 ,一专多向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本着强化基础、精练专业、扩大选修的原则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和重组。建立坚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平台 ,形成以一个专业方向为载体 ,向多个专业方向传递的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重点是根据安全学科基本理论和多共性的科目编写统一教材和通用教材。实践教学中通过测试、模拟、演示等实验手段 ,增强学生对安全工作的实践知识。课程设计要密切联系生产实际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毕业论文要体现对安全问题的分析、技术方法的运用、管理措施的制定等内容 ,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工程实践和创新意识的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2.
徐昆伦  王世强 《安全》2015,36(2):35-38
本文结合船舶修造行业密闭舱室作业的特点,分析了船舶密闭舱室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两方面提出了控制密闭舱室作业事故的预防措施,以提高作业人员、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密闭舱室作业事故的发生,降低密闭舱室作业产生的危害,提高船舶修造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于钦建 《安全》2005,26(5):60-61
我国自1958年设立第一个安全工程专业以来,安全工程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不仅是建立、健全安全科学学科体系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安全专业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如何设置力学类课程,使其在安全工程专业各研究分支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安全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深思的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国内若干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力学类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情况,对资料与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对比,认为力学类课程与安全工程技术、职业安全检测技术、劳动保护与器材、安全人机工程等研究方向有紧密关系;提出了力学学科是安全工程和技术科学的重要基础的观点;同时指出力学类课程作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在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有其重要性;还对安全工程专业各具体分支的力学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侧重点提出了建议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船舶修造行业高处坠落事故特点,分析了临边作业、悬空作业、脚手架上作业、攀登作业和洞口作业等5类高处作业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技术对策措施,从而为控制船舶修造行业高处坠落事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何天荣 《安全》1995,16(3):18-20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安全工程》专业和专科《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设置中多种不合理状况和无政府状态,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协调和统一规划的合理建议,以推动安全科学及《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安全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应紧紧围绕安全技术与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展开,各门课程的设置应充分体现劳动保护特点和教育规律。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也要体现大学功能,安全专业应该传承中国传统安全文化。同时根据现场安全工作要求,强调开设事故预测预防技术、安全管理文书写作和事故应急处置等课程的必要性,并结合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阜新矿业学院)是一所拥有工、理、文、管、经、法、农七大学科门类的多学科国家重点大学。学校设有15个学院、系与教学部,下设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点,28个硕士点,58个本、专科专业,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个研究中心,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安全工程专业是1998年在原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基础上调整、发展形成的,是  相似文献   

9.
LNG船舶锚泊安全距离定量计算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液化天然气船舶(LNG船舶)锚泊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船舶漂移运动和船舶碰撞风险的锚泊安全距离计算方法.首先,结合船舶运动数学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LNG船舶走锚漂移运动,得出走锚漂移方向概率密度函数,从而确定船舶走锚漂移横向、纵向距离;同时,结合船舶碰撞概率模型、船舶碰撞损害模型和LNG火灾模型,建立LNG船舶碰撞风险模型,确定满足碰撞概率和风险可接受的安全距离.最后,比较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并取其较大值作为LNG船舶锚泊安全距离.结果表明,LNG船锚泊安全距离不仅与环境水域的风、流情况有关,还与附近水域内船舶大小及速度有关.建议交通管理中需结合水域环境特征和水域船舶特点确定LNG船舶的锚泊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通航隧洞的安全高效运营,提出了一种船舶跟驰安全间距计算方法.在分析通航隧洞船舶间距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应用交通流及跟驰理论建立通航隧洞船舶跟驰安全间距模型,研究通航隧洞内船舶不同状态下安全间距计算方法;然后,对通航隧洞不同位置船舶安全间距进行分区研究,提出通航隧洞船舶安全间距控制模式;最后,结合乌江二线思林枢纽通航隧洞的具体资料和数据开展案例研究,并将结果与现有乌江一线构皮滩通航隧洞船舶安全间距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航隧洞内船舶安全距离与船舶所处位置有关,并存在较大差异.在隧洞运营管理和调度中需考虑位置特点进行分区来控制前后船舶间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1.
在双语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抛锚式教学策略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进行双语教学体系设计,分解若干教学单元,通过回答“三W”来实现教学目标。以安全管理双语教学为例,运用抛锚式教学策略,具体实施包括教学准备、创设情境、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等主要环节,建立了有效地双语教学系统模型。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策略较好的解决了双语教学目标中满足专业知识增强和语言能力提高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张树川  彭伟  胡祖祥  李重情 《安全》2021,42(3):47-50
为做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本文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基于“六步网课教学法”理论,为《消防工程学》在线教学课堂设计了一种将课前准备和预习、课中学习和互动以及课后复习和督导融为一体的“三位一体”式教学方法,同时为在线教学构建科学的课程考评体系、配置丰富的资源、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以及制定有力的课程保障措施。教学实践显示,《消防工程学》在线教学课堂的建设效果显著,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同质等效。  相似文献   

13.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研究性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现况,阐述对本科专业实验课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论述研究性教学的特征及其在实验教学中优越性基础上,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安全检测技术》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从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探讨专业实验课研究性教学中实验设计、实施过程以及对实验环境的要求与改革,提出大力加强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创新性实验,并将专业实验课教学与教师科研课题进行有效结合。教改实践表明,在专业实验课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相融、人才培养链相接,对培养安全工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因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首先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当前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了人因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设计了层次化教学内容、动态化教学模块和多样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立体教学体系。最后,设计并尝试采用实验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后所从事的工作至关重要。因而该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选择值得深思。笔者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中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用learning-by-doing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提出"通过授课得到答案——学会一个解,通过案例讨论得到方法——学会一个方法,通过实践模拟学会学习——学会找到个方法,通过总结学会融会贯通"的安全系统工程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创新安全教育教学思路增强安全教育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安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新安全教育教学思路,采用互动式教育法、正反例证教育法、安全文化教育法、格言警句教育法等职工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对于增强安全教育效果有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方法上要有所侧重。同时安全教师应选择新近、及时的安全教育内容,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7.
《安全科技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安全科技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要求,探讨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考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传统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了该课程在不同专业体系中应该讲授的重点内容。结论表明:得出的结论对提高《安全科技概论》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安全管理学》是我国安全学科教学方案中的一门重点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没有专业和工作背景的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理论和内容。在综述案例教学法内涵及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全管理学》课程的实践特性及课程内容设置问题,提出安全管理学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基础,提出了安全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并结合教学实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激发学生学习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兴趣,强化学生对学科专业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文化导入教学方式。基于课程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从词汇、语法、语篇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导入的内容,导入过程要抓住民族文化和安全专业文化两大特性,实现专业文化导入,丰富和拓宽课程内涵;从教学内容、课堂训练和语言应用角度探索文化导入的方法,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引导的方式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采用文化导入教学方式,可实现语言教学与专业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安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教学改革是培养满足新工科人才能力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关键环节。以安全工程专业《工业通风》课程为例,分析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3个方面进行改革:绘制基于课程内容体系的思维导图,采用多种授课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设计能力训练项目以进行教学改革,同时,提出了课程考核改革的基本方法。分析显示,以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本要求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改革项目,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