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偏离一份额法分析了广西入境旅游产业结构的竞争优劣势,并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对广西入境旅游业各部门收入与入境旅游外汇总收入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07年相对于全国入境旅游产业而言,广西的游览、娱乐部门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与旅游外汇收入的关联度低,所占比重小;长途交通、商品销售部门与旅游外汇收入的关联度分别排第一、第二位;但缺乏竞争优势,结构效益较差;邮电通讯、餐饮、住宿、市内交通部门的关联度较大,处于竞争劣势或弱势地位;其他服务部门关联度最小,缺乏竞争力。指出了广西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入境旅游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国近10年入境旅游产业系统的各部门因素与旅游外汇收入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如下:在我国入境旅游产业各部门中,对旅游外汇收入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长途交通、商品销售、邮电通讯、市内交通、住宿、游览、娱乐、其它服务、餐饮,并据此指出今后我国入境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的重心.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偏离-份额及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竞争优势以及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收入与国际旅游总收入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安徽省国际旅游产业优化增效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相关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对2002—2007年黑龙江省入境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入境旅游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较好,但总体竞争力不强。在此基础上,针对产业中的优势部门、增长部门和劣势部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疆2001-2010年旅游外汇收入指标,对新疆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和演变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新疆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且存在明显的区域极化现象;新疆旅游外汇收入的“省域差异”、“地带内差异”和“北疆差异”变化趋势高度一致;自然条件的显著差异,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分布以及区位和交通条件的空间差异,是新疆入境旅游空间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旅游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1999-2009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来源,以陕西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为研究对象,选取陕西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的15个典型旅游省市,借助SPSS、Excel等统计软件,从流量变化、流入指数等方面对陕西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进行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入境旅游流主要流向上海、北京、重庆、四川和广西等经济发达地区或具有垄断性旅游资源的省市.研究结果为各省市入境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深入分析了西安市国际旅游竞争态势,从其竞争优势和劣势中总结出西安市国际旅游所处的竞争态势.在此基础上,借鉴波特的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提出了西安市国际旅游竞争力"钻石"模型,包括6个影响要素,它们是旅游资源要素、入境旅游需求、旅游企业竞争力、旅游产业集群、政府行为和机遇.结合西安市国际旅游所处的竞争态势和发展实际,针对每一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8.
唐睿  冯学钢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533-1536
利用灰色预测法对上海市入境旅游11个国家和地区的赴沪旅游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进行了预测,推断出上海市入境旅游市场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潜力;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索不同市场潜力等级的入境旅游国家和地区与上海市旅游外汇收入间的关系.针对亚洲和欧美各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了12个产业指标,运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度了西安市各产业的区位优势及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分析了转型期西安市产业结构的演进.结果显示,西安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组合仍需升级优化;在各行业演进中,科技、金融和房地产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此外,通过对各产业发展的相似性测度得出2003年之前就业人员在第一、二产业之间的2-3个产业部门游移,之后从业人员开始在第三产业的一般性服务业(5-7个部门)游移,这显示出第三产业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SSM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和变异系数,以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为样本数据,从客源市场结构和旅游竞争力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1996—2007年大连、青岛我国北方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滨海城市入境旅游的区域发展差异。结果表明,从客源市场和相对差异都可发现两个城市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经历了"减小—增大"的演变过程,原因在于青岛便利的交通、独特的文化和区位优势,使青岛由落后效仿者变为领先者,充分发挥了厚积薄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增长收敛的视角分析我国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问题,选取1990—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入境旅游人次数据,采用σ收敛方法检验我国入境旅游的收敛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入境旅游不存在全域性收敛,东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中部和西部地区呈发散趋势。旅游资源开发是入境旅游收敛的主要原因,突发事件对经济落后地区的短期入境旅游收敛有很大影响,旅游固定资产、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人力资源供给都不是入境旅游收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对西藏入境旅游影响评估与响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对入境旅游的影响成已为旅游业界和学术界重点关注。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西藏2005—2010年月入境旅游人次统计数据,评估了2008年拉萨"3.14"突发事件对西藏入境旅游的影响。根据突发事件发展经历爆发期、持续期、扩展期和消退期四个阶段,构建突发事件响应机制,为西藏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滨海11个省(市)1995--2011年17年间入境旅游资料为基础,从旅游流流量、旅游流客源地空间结构和旅游流目的地空间结构方面研究入境旅游流空间结构。结果显示,滨海省(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一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滨海省(市)入境旅游外国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指数处于31—34.5之间,总体趋势减小;入境游客密度指数说明滨海地区入境旅游流目的地呈现明显的非均衡态势,整体上是从中心向两翼递减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4.
旅游流和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旅游流量对增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旅游经济强度增强又会带来更多的旅游转移流量。以北京入境旅游流向丝绸之路沿线省区转移为例,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了1998—2007年北京入境旅游流向丝绸之路沿线省区转移规模和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入境旅游流向陕西转移流量最大,其次为新疆,甘肃最小;转移客流量和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存在强相关关系;北京转移入境旅游流对丝绸之路各省旅游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并为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旅游购物却是旅游产业链中的“短腿”,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长期徘徊在20%左右,低于国际平均水平30%,比旅游业发达国家低20%-40%。且我国旅游商品辗转于“零团费”与“纯玩团”的困局,其前景堪忧。从游客对旅游商品需求调查人手,以张家界为样本,分析旅游商品供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症结所在,以探求促进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SPSS16.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均值比较法,从9项内驱力指标和9项吸引力指标入手,对游客性别、年龄、学历水平等人口学特征与旅游动机之间的差异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作为实证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在西安市开展市场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数据为依据,从人口学特征和旅游动机双重视角,细分了西安市的入境客源市场,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客源市场开发方案,旨在为入境旅游市场的开发拓展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以入境客流空间流动为研究对象,构建客流流向偏好指数模型。基于2010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入境旅游数据,分析中国主要客源国对31个省区的流动选择偏好。结果表明,中国主要客源国的流向偏好差异很大,等级鲜明,且表现出很强的距离衰减规律和地域相关性,中国大陆地区各省区应将海外市场进行合理分级,区分自己的核心市场、潜力市场和机会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海外营销。各省区的偏好客源国各不相同,这也为错位竞争与市场细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取不同时间断面的陕西与中国五大典型旅游区入境旅游流相互转移的有关数据和利用空间场效应理论对陕西入境旅游流空间场进行场能、位势及地域结构分析,研究其空间聚集效应、扩散效应和场效应交互作用影响下的旅游流时空转移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入境旅游流空间场集聚效应强于扩散效应,且呈增强趋势;陕西与东部旅游区转移量大,与西部旅游区转移概率大,因此东部地区仍是陕西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点地域,而西部地区则是陕西加强旅游合作与建设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